论司马迁的美学思想与文艺批评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7896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司马迁在传记文学方面的创作实践及其高度成就,对我国的诗文、小说、戏曲的发展,都有极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被奉为百代文章之祖。而必须指出的是,他的杰出的成就与贡献,还应当包括他在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上的建树,而这就必然涉及他的美学思想。司马迁虽无这些方面的专门著作,但在《史记》中,已充分反映或直接表述他的美学观点与艺术哲学,从不同方式显示他的审美观与审美意识,并且包括不少属于文艺批评的篇章,如《报任少卿书》,内蕴深广而具有开拓性。本文试图在这个领域内,拾掇梳理,有所探讨。
其他文献
幼儿时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和引导,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习惯,对幼儿以后
高中数学已不再是简单的算数及公式的套用了,它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泛,其中包括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等方面的内容。由于知识点的增加,学习起来也相对较难,单凭教师的教授是很
<正> 唐诗的高度成就任谁也不会怀疑的,千百年来,对她的赞赏、推崇之声从来也没有中断过。在无数名篇佳作中,究竟哪些诗歌有着更为隽永的艺术魅力,若以题材而论,似应数那些写人,写人的心灵世界,写人类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之情的诗歌。没有哪一类诗能象它们这样,千载之后仍然拨动着人的心弦,激起深深的共鸣。描写送友赠别题材的送别诗便是其中的一颗明珠,一朵奇葩。宋顾乐说:“唐人多送别妙作。”
<正>“五四”以来,我国现代文艺的河床里,汇合了西方主要文艺思潮流派。但到“1926—1934年期间,对西方文学著作的翻译需求明显地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苏联文学降低了欧洲文学传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而作为十月革命后执苏联文坛牛耳的无产阶级文学团体“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
课堂提问作为目前教育发展中的有效课堂教学手段,其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探究性。以初中历史课为例,课堂提问更好地提高了整体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部分世界一流大学校长对我国高校建设中关注的问题献计献策:
<正>唐代传奇小说中,描写青年男女爱情婚姻题材的作品,占有突出的地位,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情文并茂,脍炙人口的名作佳
中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汉字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达,人们疏于
<正>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齐人卢蒲癸曰:“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所谓“赋诗断章”,就是在一些宴会上,主宾双方各选一首诗歌叫乐工演唱,借以表达自己的某种意思,而这种意思往往是和诗歌原意风马牛不相及的,只不过是借用原诗中的一两句话罢了,所以又称断章取义。赋诗断章是当时相当普遍的现象,《左传》一书记载很多,《国语》也有记载。从那时到现在,断章取义成了文学批评史上一股绵绵不绝的浊流;
在幼儿园小班幼儿韵律感的培养中,音乐具有节奏重复、对比度较强、内容有趣的特点。选择一首好的音乐,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情,如果选择的乐曲不能吸引幼儿的兴趣,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