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家常课学生高参与的有效策略之思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ps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是一位农村中心小学的数学教师,从大量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中剖析发现,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在参与层面上存在着一些不良现状,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农村小学数学家常课学生高参与的有效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数学家常课; 高参与; 原因分析; 对策; 变化与成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53-001
  一、问题与现象
  现象1:纵观平常的数学家常课,课堂上有些很简单的提问也总是那些少数几个活跃分子举手发言。现象2: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年级升得越高,举手回答问题的人越少。很多课堂上老师津津乐道,学生就是不举手,不爱回答问题。课堂比较沉闷,课堂就成为教师的“一言堂”。
  二、原因分析
  细细品味课堂上的提问和答问,我们不难发现,它更多关注的还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体验成功与快乐变成了反应敏捷、成绩优异学生的专利,思考不成熟和反应迟缓者得到的永远是“你再好好想想!”
  其实并不是他们不愿“再好好想想”,也不是他们真的“连这个问题都不会”。笔者针对此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个人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如下:
  1.在问与答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判断的时间和空间,教学预设与实际脱节。
  2.部分教师教学思想不够开放,教学方式方法过于陈旧。农村小学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普遍不高,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或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表现不予以评价和表扬,长此以往,扼杀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不够。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话语过多,充分展示了自己,从而忽略了学生,学生只顾听老师说,自然就失去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与想法。在平常的课堂中,教师可能都扮演了传道者和授惑者的角色,使学生习惯了教师的解答,从而虽然认真听讲,却不习惯表现自我的思想。
  4.学生心理的分析与思考。如果说以上都是从教师自身寻找的问题,那下面就是针对学生心理寻找的原因。进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自尊心也日趋强烈,这些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不自信类的学生:怕回答出错同学和老师笑话。(2)追求完美型的学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所以犹豫、观望。(3)害怕心理类的学生:怕回答错误会挨老师批评。(4)有个性的学生:少数学生觉得没必要。(5)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少数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未听清所提问题。
  三、思考与对策
  针对以上几点,个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策略解决。
  1.采用“提问——答写”策略,即让所有的学生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快速写下自己的答案
  答写为所有学生提供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同时促使所有学生都去认真地思考。当大多数学生写完答案,老师问“有谁愿意朗读自己所写的答案”时,由于前面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各自的“产品”,举手自然也就踊跃了。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将答写的重点由激活学生思维偏向检查答案的正确与否,避免给反应迟钝的学生过大的压力,造成关注老师脸色比思考问题多的局面,这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2.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不要为回答而回答
  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当发现学生领会错了或做错了,应给予足够的重新思考、改正机会,让他们想一想,做一做或提出疑问。
  3.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不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其次,教师适时点拨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进行点拨,要“点”在学生不懂或者似懂非懂之处,“拨”在学生容易忽视又与教学重点、难点密切相关之处。再次,教师要善于引入争议问题,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有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一些有争议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进行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设计有效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曾调查发现,有23%的学生常常不理解老师所提问题的具体含义。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提问,怎能让学生回答?老师所提问题要明确具体,范围要小,要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减少那些大而空或无价值的问题。如“你们明不明白啊?”“好不好啊?”学生往往机械的回答“明白”,“好”。究竟明白了吗?看来课堂上热热闹闹,有多少是有价值的问题?又有多少是有价值的思维活动?
  5.扫除学生心理障碍,沟通交流达成共识
  调查反映38%的学生不愿举手发言是因为怕答错了被同学嘲笑。学生对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意义还不胜了解。可利用合适的机会告诉学生,通过提问老师不仅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水平、思维能力,还能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理解和接受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提问做出回答,必将锻炼、培养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回答一个问题的实效(即使答错)远大于解答一个习题的作用,使全体学生明白课堂提问、质疑的重要性。
  四、变化与成效
  经过本人和学校同事们两年多的实践,通过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实施的研究,现在我校的数学家常课发生了悄然的变化,每每走进数学课堂,我们欣喜地发现课堂上争着举手发言的人多了,当听众的人少了,打破了一潭死水的僵局。在老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下,学生上课精神百倍,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竖起小耳朵,上课可专心了,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自然,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明显提升了。
  通过多种途径和策略的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的变化,学生的变化。然而,对于课题的研究,我们还只是处在探索与尝试的阶段,我们将在追求高效课堂的路上不断摸索前行,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其他文献
作为我们党所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群众路线的具体表述与表现形式不是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而丰富与发展的。究其实质,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就是契合历史使命、贴近时代主题的群众路线。鉴于人民群众生存所需物质生活资料得以基本保障的现实,以人为本将群众路线的主体从人民群众拓展至全人类,并将终极价值目标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出于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不科
当前农村初中的现状是优质生源留不住,不断外流,留下的是学困生,留守学生。农村初中物理老师付出了努力学生的成绩却不理想,针对这种局面,我作了些走访、座谈和调查,并通过讨论分析
据2009年8月12日(t-海科技报》消息,2009年8月期《发育》杂志发表了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刘明耀教授和罗剑博士等研究人员的这一重要成果。消息介绍,研究人员利用生化分析
传统的支付结算服务一般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近年来,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内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支付结算体系更加完善,同时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第三
词例是几个词语共有的相同的词义组合关系和演变轨迹,词例求义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诂方法,特别是在词语考释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它有助于发现和求证未知词义;可以为"孤证立说"
固始县史河湾产业集聚区位于陈琳子镇区西北部,北临沪陕高速,南至九华山脚下,东与安徽叶集一桥相接,包含陈琳子镇区现有的两个竹木加工园,规划面积4.39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0.
摘 要:教学情境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鲜明可感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思维,开发智力,提升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创设丰富形象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形成阅读教学的有效“气场”,从而提升阅读的实效。关键词:教学情境; 对话; 效率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
18世纪末,欧洲小说家开始了小说技巧方面的种种实验,19世纪小说艺术达到高峰。出版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安妮·勃朗特的小说《女房客》在叙事技巧上也进行了革新。小说通
站在政治生态建设角度审视国家公务队伍道德建设现状,透视伦理道德缺失给社会政治生活带来的严重后果,结合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和从严治党,提出综合治理措施,积极探索国家公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其结构转换,就业机会不平等的问题日益突出,它不仅成为一个社会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法律问题。本文从就业机会平等的定义入手,思考探讨我国既有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