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sil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的被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学中,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中学语文教师实现知识可视化、知识多元扩展等各项功能。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将信息技术合理的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也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良好教学气氛的养成。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语文教学;应用]
  一、应用多媒体,加强学生的情感认同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极大的帮助了教师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采用图文并茂,视频画面等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往往多媒体能够构造多种画面,画面能够营造气氛和情感。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能够将画面生动的展示,能够更好的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
  比如说: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之中,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诗在意向描写和情感描写中都是值得学生所探究的。苏轼没有因为自己与家人的离别而产生狭隘的思念之情,而是顾己及人,希望所有在外的人都能够与家人团聚,这是一种大格局,大情怀,这也是目前我们初中学生所缺少的眼界,这也是作文中所或缺的气势和思想。所以说,目前对于创作的教学依旧还是处于一种狭隘的思想和眼前的描写。同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诗也流露出了苏轼流浪在外的无奈之情。如果在这个时候教师能够播放一些中秋离别的视频或者是《水调歌头》的音乐,让学生跟在后面进行热情的朗诵,学生的情感怎能不被激发呢?学生的审美怎能不被提高呢?
  二、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式
  在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多的依赖于文本教学。中学生由于其自身经验的匮乏,很有可能对于词语或者成语产生误解或者是遗忘,但是,利用画面构造出词语的意境,学生能够在脑海之中产生一种深刻印象,这种印象远远比文字传递或者是文字解释的印象强烈的多。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将静态的文化传播转换为动态的文化传播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能够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另外,教师一定要能够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利用他们感兴趣的动漫人物或者是偶像进行画面诠释,这样学生的印象构造就会更加深刻,注意力也更为集中。
  新课改后,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要求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很多时候,教师要能够第一时间适应新型的教学方式,敢于探索,不要止步不前,即使是经验特别丰富的教师,也需要紧随潮流,过度的依赖老本只会使得学生注意力低下,兴趣不高,不利于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三、微课录制,便捷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视频教学软件也随之诞生。根据可靠调查研究,学生在课堂之中是无法实现四十五分钟完全注意力集中的,只有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宝贵时间。那么应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平台进行微课的录制,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或者是查漏补缺。教师还可以开设微课交流版块,在这个交流平台之中与学生保持即时通讯,那么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老师所布置的任务,教师也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困惑所在,并且以此制定合适的方案教学,这样能够极大的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微课平台之上观察一些“名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核心点,不断的去开拓自己的教学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样在课堂之中才能够应用自如,甚至,教师认为某一个老师有部分讲解特别好,十分精彩,可以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课堂巩固,这样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教学资源也是及其丰富的。并且,在微课平台之上教师可以就某一个学生的某一个错误进行私信交流,这样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四、结合文本,将知识可视化
  将中学语文知识可视化依旧离不开各个教育部门的重视,因为中学语文知识的可视化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画面构造,更多的是能够结合语文文本知识点进行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这不同小学语文教学,单单凭借一个或者几个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能完成素材可视化知识点的构造的,网络上可视化教案也大多数为收费文档或者是参杂广告的图画文案,不利于学生的透彻理解。建议学校配备专业的可视化知识教学器材,可以是便捷式投影仪或者是便捷式电脑,教师直接进行调用,并且需要对此进行定期的维修检测,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我认为,有关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可视化知识体系的构建,这种可视化知识教材不仅仅是语文教学需要,其余学科也可以参考构建。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很多时候教师由于自身信息技术的缺乏无法构建出精美的可视化场景,因此,建设一个共享可视化知识库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集中建设,能有效的减少资源浪费,并且优秀教师的可视化知识教学教案也能被大家所学习和利用,能够更大力度的促进语文教学可视化知识的进行,探讨更为深入的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源可以被利用,教师一定要及时的扩展自己的信息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把握好每一節课的重点难点所在,充分利用好信息资源将知识进行可视化,简单化,方便学生理解并且记忆,我相信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之中一定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
  参考文献
  [1]马婷婷.“知人论世”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6.
  [2]徐筱茹.中学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研究[D].温州大学,2016.
  [3]王冬.积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
其他文献
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质划分为"道德人""经济人"和"生态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质的演变的内在逻辑,指出"生态人"是对"道
摘 要:结合当前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分别从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等两方面分析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如何充分发挥好家庭环境的优势,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环境;行为习惯;习惯养成  在小学生的教育中,培养其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则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这需要小学生进行必要的大量练习而具备一定的稳定行为。习惯可以看作为条件反射,在重复且有规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的教育环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教学的方式、环境和工具也随着互联网的进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互联网在给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高中的政治老师在创新政治教学方式的同时要避免互聯网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目标的突破。  关键词:互联网视域;高中政治;教学目标]  1前言  新课改
摘 要: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肢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体育;自觉参与意识  自觉参与意识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自觉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总结诊治经验。结果23例术后均证实为输尿管癌。术前经B超、静脉尿路
[摘 要:信息技术发展到现在,形成了它独特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合作教学越来越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为此,作为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挖掘学生潜力,增强学生互动和合作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有效构建合作课堂创造条件,为学生更快更好地进步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指导。为此,本文针对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有效性;方法探
摘 要:新的教学理念提倡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导师的作用,在课堂中组织、引导、点拨学生的活动。因此,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潜在的能力,对学生的探索活动要有信心,相信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只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允许他们有自己合理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满足学生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物理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表现在它在高考理科综合中所占的分值,而且它的应用无比的广泛,在高科技领域一定有它的身影,本文就如何学好物理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物理学科;学习方法]  物理学科的应用广度超乎了人们的想象,无论是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还是在运用滑轮、斜面抬升物体的日常生活中,都在运用着物理知识,因此学好物理是极其重要的。  1物理学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