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上健康之路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_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提出了全面素质的概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其他各种素质的质量水平,甚至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心理健康教育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途径、一种教育技术,同时也作为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有生力量之一,正在走进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做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在新课改中我是这样践行心理健康教育的。
  一、营造育人氛围,让心理健康教育健康上路
  1、优化校园文化,改善学生心理环境。充分利用校园的楼梯、墙壁、空地、花园等空间,配上文字、图片、颜色、和优美的线条,尽量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人文化,教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到身心舒畅,心情愉悦。
  2、开展文化活动,构建宜人心理环境。再好的校园文化,它也只是静止的。这就要求学校还要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更好地开展心里健康教育,学校要因地制宜地办好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充分利用“专栏”、“红领巾广播站”和“班级黑板报”向全体师生经常性地进行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
  3、构建心理平台,打开学生心灵之窗。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黄金时期,他们在自我调控、适应环境、承受挫折方面的能力与成人相比明显较差,在学习、生活、交往和自我意识方面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学校构建心理健康平台,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帮助,健康成长。在这方面,我校“馨语”心理咨询室发挥的巨大的作用。咨询室门口悬挂“馨语信箱”,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苦闷和不如意,用书信的形式写出来,投到“馨语信箱”里,再由心理健康老师归纳整理提炼出普遍性问题对症解决。针对心理问题较重的学生,由学校心理咨询师利用心理咨询室及时个别疏导。打开学生心灵之窗。
  4、优化家庭环境,构建家校联系通道。为了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更好的成长,学校除了努力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外,还要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构建家校心育的良好氛围,实施学校、家庭同步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和学校要及时沟通,互相及时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情况,互相配合,满足学生心理需要,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保证学生每天的良好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构建家校联系通道,更多的是让每个家长以良好的行为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影响自己的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提高教师水平,让心理健康教育健壮发展
  1、构建教师健康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要注重从三方面进行提高。一是教师的人格特点: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二是对待学生的態度:真诚、宽容、理解、尊重。三是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会、业务学习、政治学习、各种培训,培养教师的心理素质,构建教师的健康心理。
  2、认清教师多重角色。教师的角色,特别是小学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小学教师常常承担这样几种角色:家长代理人的角色,知识的引领者角色,优秀公民角色,心理保健医生角色,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角色,学生行为的执行者和监督者角色。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自己要能够认清这些角色,更要能够胜任这些角色,教师没有健康的心理水平,是很难胜任的。学校要能够抓住一切契机,培养教师的的多重角色身份。
  因此,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只有先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每一个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让每个教师用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格品格去影响学生,关爱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壮发展。
  三、学科广泛渗透,让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花
  一个学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只凭几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做不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须利用学科间的联系,挖掘各个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实施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每个学科的教学中,让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花。
  1、年级渗透。深入了解每个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对各年级的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教师要选择适合每个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心理健康内容对学生加以培养:低年级学生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中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克服自卑感的教育;高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自强心。同时,教学中还低、中、高年级的衔接,使学生的心态逐步平稳地、循序渐进地向健康的方面发展。
  2、学科渗透。学校仅仅重视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各科教师都要挖掘本学科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每门学科的教材中多多少少都含有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内容,让心理健康教育在每节课上呈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在学校教育中全面开花,学生的心理素质一定会得到全面的锻炼。
  目前,在新课标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的前提下,心理健康教育已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不仅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更需要各科教师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同时倾注一片爱心,针对具体的个性区别对待,灵活运用,标本兼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升华和完善。
  【作者单位:泗洪县董沟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为了解热带橡胶园土壤活性有机碳状况,采集了海南全岛13个不同胶园土壤,用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质量分数,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南橡胶园土壤易氧化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为2.70 g.kg-1(以C计),变化在0.92~6.82 g.kg-1之间,变幅达到641%。易氧化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和全氮显著正相关,同时受成土母质的强烈影响,玄武岩发育的土壤最有利于易氧化
1993年全省“水利振兴杯”竞赛揭晓,两个地区、18个县(市)被评为夺杯先进单位。省政府为此发出通报,希望夺杯单位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通过沉积物磷释放动力学实验,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3个沉积物的磷释放动力学特征,并分析了沉积物组成特征对磷释放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1)指数动力学
从广东省西江流域三个饮用水源地采集三个样品,分别分析其中两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的含量以及来源,从这两类污染物对水环境污染的角度初步判断饮用水源的
口语交际一般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面对面(或通过通信工具)进行交流思想和感情,或者传递信息的活动。但口语交际并不是简单的听话加上说话。听话、说话往往是单方面的活动,而口语交际则是双向互动的。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尽快培养学生清楚、准确地运用语言,培养表达能力,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不容忽视的任务。 由于受教材编排、教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每学期仅利用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进行口语训练,显然是
利用一株分离自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研究其对放射性核素铯的耐性、富集,并在水培籽粒苋(Amaranthus cruentus L)并接种伯克氏菌,研究接种伯克氏菌对籽粒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备受关注。在菜单式培训中我们兼顾教师群体需要及个别需求,将培训内容、组织形式做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加强培训活动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使每一个教师在培训活动中获得适宜性的发展。  一、“点餐”——了解培训所需  “点餐”的过程是教师对自我发展提出问题,思考发展需求的过程,更
从教英语快八年了,回想这几年的教学生涯,我发现有的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积极,很好学,但一旦回家做英语家庭作业就很马虎,甚至不完成,和上课的表现是判若两人。于是最近,我对现任两个班级的学生的英语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乐于完成作业的学生只占了30%,而把作业视为沉重负担的学生占60%;另有10%的学生不能完成作业,双休日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比例更高。为什么会这样?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想想平时我
采用GC—ECD联用检测技术分析了太湖北部贡湖大贡山(1号点)、小贡山(2号点)与梅梁湖马山(3号点)、拖山(4号点)不同季节10种PCB同系物(PCB28、52、101、112、118、138、153、155、180、
非常有幸,我在同一学期分别上了《数字的用处》和《数字编码》。《数字的用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生活中的数”中的一节课,《数字编码》则是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节课。通过这两节课教学,让我深刻领悟到解读教材的重要性,只有深刻研读教材,才会领会教材的深刻内涵,将教材的精髓呈现给学生。  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车牌号、身份证号等等。但这些数字所表达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