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的用处和数字编码教学案例与反思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ter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常有幸,我在同一学期分别上了《数字的用处》和《数字编码》。《数字的用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生活中的数”中的一节课,《数字编码》则是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节课。通过这两节课教学,让我深刻领悟到解读教材的重要性,只有深刻研读教材,才会领会教材的深刻内涵,将教材的精髓呈现给学生。
  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车牌号、身份证号等等。但这些数字所表达和传递的信息又有多少人去关心呢?在我没教这一课时,我也只对它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不十分关注。当我仔细研读《数字的用处》(先上这一课)时,才发现这些数字中原来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之所以这么说,缘于我对身份证编码有疑问,去问派出所户籍科的警察,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这些秘密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心想,在我弄明白之后,才能告诉学生。经过长达一个多星期的准备之后,我终于如愿以偿。
  教师:同学们,刚开学时,老师给大家都编了号,还记得自己是几号吗?
  学生:记得。
  教师:如果全校学生在一起老师叫10号,你知道是叫你的吗?
  学生:不知道,因为每个班都有10号。
  教师:那么你能设计你的学号和别人不一样吗?
  课件出示提示内容,在小组内交流合作完成后,学生汇报本组根据设计的规则解释自己的学号。然后进行对比、分析、讨论,让学生理解编制号码的规则与希望传达的信息有关,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字对于表达和交流信息的作用。
  在我简短的小结后追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数字来表达信息的”?学生通过预习和准备,很快能说出如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汽车牌照、电话号码、门牌号等等。于是接下来,我很有成就感地给学生介绍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秘密,使学生了解了这两个“编号”中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教师:你们还想了解其他编码吗?打开书看73页┅┅
  课后,我对本课的教学还比较满意,因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觉到可以体现北师大版教材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让学生在经历设计编码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
  但经过集体研讨和反思,发现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如,在讲到身份证号码时,对“顺序号”还是讲得不够透彻;没有让学生质疑?如:如果是双胞胎、三胞胎,如何区分他们的身份证号;在让学生了解其他编码时,应及时补充长途电话的区号,车牌号的设计,(体现人性化管理)手机号如135打头,130打头各是哪个公司的号码等;在总结全课时应该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数字编码会怎样?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字编码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有了《数字的用处》这一课的教学经历,在教学《数字编码》一课时,我反复对比两课的教材,教参,看似要讲的是相同内容,其实两课的侧重点则完全不同。《数字的用处》重在“用处”两字,目的是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具体意义。如手机号码135开头的是移动公司的号码,以130开头的是联通公司的号码等,从而体现数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而《数字编码》重在“编”,教参中提到“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不一样的指导思想,让原本觉得轻松的我有了重新修改教案的动力,我是这样引人的。
  教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我很想认识咱班的某些同学,现在开始点名┅┅如果不叫姓名,还能怎样来区分班上的同学呢?
  (设计意图:学生对新任课教师不很熟悉,但都想在新教师面前有一个好的表现,这样引人可以接近师生之间距离,为学生大胆讨论发言提供轻松的氛围)。
  学生:我们都有自己的编号。
  教师:好,7号,15号,32号等。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表达和传递一定的信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数字编码的方法。(板书课题)
  例1.我改用了我团的邮政编码来讲解其结构和含义,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的方法,同时通过示意图展示邮政编码在信息传递中的功能,来体会编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讲身份证号码的含义(例2)时,让学生又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的方法和数字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起学生尝试编码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这两课的对比教学,让我又一次深刻体会到教师研读教材、领悟教材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7团学校 新疆】
其他文献
对防雷技术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着重阐述在建设消防指挥中心时防雷系统设计的思路、依据、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解热带橡胶园土壤活性有机碳状况,采集了海南全岛13个不同胶园土壤,用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质量分数,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南橡胶园土壤易氧化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为2.70 g.kg-1(以C计),变化在0.92~6.82 g.kg-1之间,变幅达到641%。易氧化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和全氮显著正相关,同时受成土母质的强烈影响,玄武岩发育的土壤最有利于易氧化
1993年全省“水利振兴杯”竞赛揭晓,两个地区、18个县(市)被评为夺杯先进单位。省政府为此发出通报,希望夺杯单位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通过沉积物磷释放动力学实验,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3个沉积物的磷释放动力学特征,并分析了沉积物组成特征对磷释放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1)指数动力学
从广东省西江流域三个饮用水源地采集三个样品,分别分析其中两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的含量以及来源,从这两类污染物对水环境污染的角度初步判断饮用水源的
口语交际一般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面对面(或通过通信工具)进行交流思想和感情,或者传递信息的活动。但口语交际并不是简单的听话加上说话。听话、说话往往是单方面的活动,而口语交际则是双向互动的。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尽快培养学生清楚、准确地运用语言,培养表达能力,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不容忽视的任务。 由于受教材编排、教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每学期仅利用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进行口语训练,显然是
利用一株分离自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研究其对放射性核素铯的耐性、富集,并在水培籽粒苋(Amaranthus cruentus L)并接种伯克氏菌,研究接种伯克氏菌对籽粒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备受关注。在菜单式培训中我们兼顾教师群体需要及个别需求,将培训内容、组织形式做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加强培训活动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使每一个教师在培训活动中获得适宜性的发展。  一、“点餐”——了解培训所需  “点餐”的过程是教师对自我发展提出问题,思考发展需求的过程,更
从教英语快八年了,回想这几年的教学生涯,我发现有的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积极,很好学,但一旦回家做英语家庭作业就很马虎,甚至不完成,和上课的表现是判若两人。于是最近,我对现任两个班级的学生的英语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乐于完成作业的学生只占了30%,而把作业视为沉重负担的学生占60%;另有10%的学生不能完成作业,双休日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比例更高。为什么会这样?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想想平时我
采用GC—ECD联用检测技术分析了太湖北部贡湖大贡山(1号点)、小贡山(2号点)与梅梁湖马山(3号点)、拖山(4号点)不同季节10种PCB同系物(PCB28、52、101、112、118、138、153、15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