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22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由视网膜裂孔引起的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属于眼科急症的一种,如果不及时治疗,致盲率接近100%。手术是治疗RRD的重要方式。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及视网膜复位技术的提高,RRD复位术获得了较高的解剖学成功率,但在临床中,患者视觉体验仍不理想。本文主要对RRD视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总结归纳,以期为临床维护患者视功能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disease,CK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对临床决策、住院时间、院内死亡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的年龄≥18岁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CKD组和非CKD组,对两组患者的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指标、心脏超声指标、并发症、临床用药、住院时间、院内病死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共分析了1599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其中CKD患者441例(27.6%)]。与非CKD组患者比较,CKD组患者年龄更大,男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也是工作年龄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视网膜内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均受累及,导致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和“神经-胶质网络”破坏及功能障碍。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研究发现EPO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神经保护、神经营养、抗炎、抗凋亡及抗氧化等作用。本文主要就EPO维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状态下视网膜的功能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葡萄膜炎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棘手、易反复发作的临床常见难治性致盲性眼病,目前认为与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葡萄膜炎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促炎因子作用,阿达木单抗(ADA)是针对TNF-α的全人源化重组免疫γ球蛋白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TNF-α并阻断其与受体(TNFR-1、TNFR-2)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本文就ADA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作用机制、有效性及安全性等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视力和继发青光眼的相关分析。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观察我院2006-05/2018-01期间收治的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患儿48例86眼,均行白内障吸除、后囊膜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术后随访最长13a。对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继发性青光眼进行临床观察。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继发青光眼13眼(15%),BCVA 0.63±0.20;无继发青光眼73眼
随着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发展,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在合并角膜规则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中逐渐广泛应用,提高其旋转稳定性对于术后屈光矫正效果极为重要。本文总结评估Toric IOL旋转稳定性的方法,并分析影响其旋转稳定性的各种因素。
目的:探究斜视性弱视伴偏中心注视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特征性变化。方法:收集2018-01/2020-12在我院就诊的斜视性弱视伴偏中心注视患者20例作为研究组(4例为外斜视,16例为内斜视),同时收集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散瞳状态下检查mfERG,记录P1波的振幅密度和潜伏期。结果:斜视组弱视眼多焦视网膜电图P1波振幅密度与対侧眼相比第一环(P=0.001),第二环(P<0.001),第三环(P=0.001),第四环(P=0.009),第五环(P=0.026)明显降低;与对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DOX)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s)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波形蛋白(Vimentin)和角蛋白(CK)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原代培养的HPFs。分别设置对照组、DOX低、中、高浓度(50、100、200mg/L)组,应用CCK-8法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HPFs活力及迁移能力,利用细胞三维培养及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各组细胞VM生成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
目的:探讨异体巩膜移植联合任意皮瓣成形术治疗中重度眼睑深层和全层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20-06于我院行异体巩膜移植联合任意皮瓣成形术治疗的中重度眼睑深层和全层缺损患者103例103眼。术后随访1~6mo,观察异体巩膜吸收融合状态、皮瓣成活状态、眼睑形态、眼睑开合功能、眼睑瘢痕等情况,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期间,异体巩膜逐渐被受体组织代替,所有患者眼睑内层异体巩膜均为结膜细胞覆盖,眼睑外层异体巩膜与皮肤黏连紧密,无明显排异反应,皮瓣成活良好,眼睑形态良好,闭合自然,瘢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是一种严重损害视力及视功能的进行性眼底疾病,是老年人口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ARMD现已成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全球性致盲性眼病。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也称慢性开角型青光眼,其发生和发展的早期阶段往往不容易被察觉从而耽误了治疗。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助于降低其致盲率。近年来POAG的诊断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深度学习算法和生物标记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