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花”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enhua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教育要先于时代的发展,社会才能进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信息技术频频走入课堂,并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等特征服务于数学教学,为数学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无可比拟的教学效益。这种技术将我们难以呈现的教学情境、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练习等,用声音或静态、动态的图像任意地结合在一起,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了起来。
  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小学数学课程,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有效教学,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练习 ,实现信息化教学的资源共享与教学优化,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只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出“花”来。
  信息化教学是近几十年来才随着科技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其历史虽然不长,却魅力无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给教育事业带来质的变化。而如何让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出“花”,成了当前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下面本人浅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小学数学课程
  在我国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究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培训学生创新意识、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有许多的奥妙。
  由于小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加之形象思维占主导,传统的书本信息不能使孩子长时间专注听课,因此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作用尤其大。信息化教学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可反复性,可以人机互动,弥补小学生思维的不足,更好地适应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以前孩子的学习方式单一,没有主动性,缺乏自主探究能力,学习效果较差。网络环境给教学内容带来了开放性、全球化,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多样性、立体化的特点,如果能对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加以整合,课堂教学才能不断与信息环境下的学习相吻合。
  二、要注重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促进有效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上,将书本内容与信息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再加之图片、音乐的烘托,达到吸引学生目光、活跃学生思维的效果,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数学氛围。如《什么是周长》这节课我出示生动、有趣带有动漫的并有音乐声,让蚂蚁在树叶上跑一周的多媒體课件,理解树叶的周长。学生从开课就对这节课很有兴趣。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从观察中发现什么是周长,从而理解图形的周长。正是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声音、动态的影像等多种媒体相结合构建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数学变得生活化、趣味化。学生才能始终保持兴奋、愉悦,对知识保持高度渴求的状态,在无意识间吸收了大量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变听课为主人,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产生了优化的效果。
  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有效教学和教学信息化?专家认为,主要凭借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如: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恰当地采用愉快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特别强调的是多采用赞赏、激励的办法。
  三、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练习
  小学数学作业就是一种非常简单非常直接的学习效果的反馈,它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常抓性的活动。但目前依然沿袭着巩固、掌握知识这一传统的学习途径,使我们觉得作业设计的形式过于单调与应付考试的色彩,经常能看到一线教师还是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积累巩固”“技能的强化”上,老师们走不出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同时,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上不够全面,依然能看到单一、程序化,缺乏教育与激励的一面。这样,长久下去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甚至会产生了厌烦或反感,使作业效率低下。
  四、实现信息化教学的资源共享与教学优化
  我认为大部分教师都感受到信息化教学所带来的便利。我们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成果心得,发到网站与他人共享;也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反思发到网站,让他们可以聆听自己这节课的优点和缺点,给老师们一个好的建议,让他们参与评价,及时补差补缺,大家共同进步;还可以从网上寻找相关的资料,可以观看教育专家的教学视频,说课,让教育专家走近我们的身边,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可以从众多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到最适合我们用的资料,整合成我们最有用的资料。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增添了新的血液。它能打破时空的局限,使得数学的学习与生活连接起来,更突出了数学学科的实用性。当然,凡事都有个度,信息技术再好,但在教学中也不可过度使用,那样课堂学生思考的空间就被压缩掉了,同时还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只有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为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锦上添花。
  【作者单位:六安市叶集区洪集镇中心小学 安徽】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纷纷出现,课堂教学异彩纷呈,极具观赏性。但是,认真审视一下当前的课堂教学,我们感到,许多教师常常由于认识的不清晰和理解的不深入,盲目跟风,追求时髦,致使课堂教学出现了虚假的繁荣——有形无实、喧宾夺主、以繁代简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位哲人说,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想喊出自己的声音——语文,怎一个简单了得!  一、简单的语文应该是扎扎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语文素养培养不可缺少的条件。提升阅读水平,不仅可以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还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帮助学生产生崇高的道德情操。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逐步渗入教学中,并对阅读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入互联网技术,并注意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促进语文教学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在激烈的竞争时代,人们心理上承受了巨大
一、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可以这样说,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角”。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教学教学,有“教”才有“学”,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十余年的执教生涯使我发现,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完全可以从一些独特的角度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祖国语
多年来,我园一直秉持“亲近自然,融入生活,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办园理念,努力让本土的资源成为鲜活的课程,使每一个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走出了一条“本土化草根式课程建设”之路。下面是我园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科学活动的做法和体会。  一、亲近自然 ,走进生活  1.让孩子在农田里体验“农”趣  农村广袤的田地是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最好舞台。我们创设各种条件和机会,让幼儿走进田野,走进大自然。孩子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微”时代。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感动……一系列以“微”为标识的社会现象,或让我们被动陷入,或让我们主动投怀,痴迷其中。和着“微”时代的脚步,“微”教育也款款而至。微课、微课程、微型课题或微研究……一系列以“微”为标识的教育创新,或让我们卷入其中,或让我们主动跟进,欲罢不能。  “微研究”何以感染、打动我们?释义“微”字,或许可见一斑。  “微”,“微乎其微”也。每个人的心
<正>客户需求经过多年I T建设,SOHO中国公司内部已经初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实现了线上协同办公的工作流程模式。但由于多个系统在建设时相对独立,对于非结构化文档(如Word、E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