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学校在个人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纵观个人的发展过程,家庭与学校在其成长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与学校自然就成为担负这一使命的主阵地。家庭固本,父母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家庭和睦稳固,学校谋术,积极探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从而实现优秀家教家风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谋求新时代社会进步的顶点与高潮。
  关键词 家庭 学校 家教家风
  作者简介:周璇,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1.08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毋庸置疑,家庭可谓是进行家庭教育和传承家风的主要阵地,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承优秀家教家风思想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学校也应该与家长、学生一起承担起这份重任,为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家教家风思想共同努力,携手谋求传统家教家风思想传承的新路径。
  一、家庭固本
  (一)分形同气:发挥父母作用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父母因忙于工作而将孩子托付给第三人或者教育机构,从而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难以有效沟通,对子女的教育逐渐缺失,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更难获得全面的家庭教育,致使众多社会问题产生。这些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单纯地认为只要给予子女充足的物质生活条件即可,教育任务则是学校的责任,这显然是错误的观点。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序致》中便开明宗义,阐明了自己书写这本《家训》的目的,“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已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教育目标的正确树立在家庭教育中显得至关重要,父母要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子女确立远大志向,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父母在子女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幼儿时期父母起主导作用,作为孩子最佳的启蒙教师,通过教子女识字、给子女讲故事等方式合理开发幼儿的智力并培养子女的兴趣爱好,同时还要注重品德修养的启蒙以及体质锻炼。青少年时期,父母的定位应当由主导向引导转变,着重培养子女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提升学习效率,开拓孩子的视野并重视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培养,尊重子女的想法,要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子女成人以后,父母与子女之间更多的是双向互动,这一阶段反而是年轻人对父母的反馈增多、影响力增强。
  在教育方法上要注重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既要在口头上劝导、训诫子女,还应该以实际行动去熏陶、感染子女,在子女达到自己的要求之前,要反思自己是否给子女树立了榜样。此外,还要重视家庭环境对子女成长的影响,要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合理地为子女提供物质生活条件,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为子女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严慈相济:注重子女反馈
  不称职的父母不外乎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强权父母,他们丝毫不在意孩子的感受和看法,仅从自身角度和人生经验出发,甚至采用强迫、打骂的方式让孩子去完成自己制定的不切实际的目标。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需要规划但并不等于规划一切,仅仅将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一味地填鸭式教育,急功近利地单向灌输只会适得其反,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同样不可取。父母不能忽视子女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揠苗助长或者过分地约束他们的天性只会令其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教育效果以及家庭关系。因此父母必须尊重子女,了解子女的身心特点,给予子女充分的自由和空间,在掌握子女反馈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地给子女布置任务,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现子女的全面进步。
  第二种是过分溺爱子女的父母,疼爱的关键在于是否把握了适度原则,假若是千般呵护、万般宠爱,事事代劳、时时迁就,只会助长孩子的任性与骄纵。《袁氏世范》中写道,“子幼必待以严,子壮无薄其爱” ,爱护子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是非问题上必须坚持立场,如果孩子犯错时却不帮他纠正错误,最终受到伤害的只会是孩子。如果孩子表现良好,父母要适度恰当地表达爱子之情,子女在年幼时期自我认知能力尚且不足,一味地表扬和赞美很可能就会助长他们妄自尊大的心理,反而不利于子女的再次进步。当然,在子女犯错之时不要过于严厉地批评,这样会打击他们的信心,令其意志消沉,同样很难取得进步。因此,父母要做到严慈相济,赏罚分明,善于发现子女的长处并且还能帮助他们改正失误过错,根据子女的反应随时调整教育方式。
  第三种类型为“佛系放养”型父母,这类父母对子女放任不管,无论孩子是好是坏,是对是错都敷衍了事。要明白如今良好的家教家风需要父母与子女共同建立并维护,无论是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这些父母都没有关注子女的反馈,父母应该主动反思并探尋与子女交流的最佳方式,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
  二、学校谋术
  (一)观今鉴古:充实教育内容
  优秀传统的家教家风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并行不悖,将家教家风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范畴中,将优秀传统资源整合进学校教学的系统课程中,是当前学校刻不容缓的任务。通过传统家教家风思想的阐发,发挥优秀家教家风思想中具备的独特德育功能,依托教学形式充分展现出来,既充实了学校教育的内容,又丰富了校园文化,同时还有利于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师生互动中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吸收。
  这就要求学校首先要对涉及家训、家书、家规等传统文化典籍进行挖掘,整理其中具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性的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传统经典中的名句编写出教材式的文本供学生学习,让优秀传统家教家风文化走进课堂。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传统家教家风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出发对其进行诠释,实事求是地对其做出科学评价,在正确的立场与科学的方法指导下提高传统家教家风思想文化的教育质量。其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学校应当立足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传统家教家风思想文化以新的内涵,优秀传统家教家风思想文化中内含的厚重底蕴与道德基因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学生才能更好地认识、接受传统家教家风思想文化并且将其进行创造性转换,使优秀传统植根于学生内心。教师应当加强家教家风思想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度和贴合性,结合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品质教育,避免纯粹化的理论说教。最后,学校还应该将家长列为家教家风思想文化的教育对象,通过家长学校培训课程向家长讲解家庭文化的内涵与构成,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如何形成家风等内容,让家长从学校获取有效知识并且运用到家庭生活中去,从而促进优秀家教家风的形成。   (二)别出机杼:重视方法创新
  传统意义上的说教很难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接受并学习传统家教家风思想文化,因此在教育方法上应探寻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学校应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力求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小学生年纪尚小,精力集中难度大,学校必须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教育,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征文比赛,通过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并且阐述自己家中的家教、家风、家规等内容,讲述发生在自己家庭中的有关家教家风的小故事,深化学生对家教家风思想文化的认知程度,可以采用演讲、手抄报、绘画、照片、制作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评比,在评比展览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认识到优秀家教家风思想的重要性。《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节目,该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展现真实情感,学校同样可以借助这种形式,选取一些家教经典典型,通过让学生介绍人物生平、历史背景并有感情地诵读经典的方式,让优秀的家教家风思想深入学生内心。传统节日总是凝结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体现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学校可以利用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在讲述并回顾历史的过程中学习祖先的优秀品行,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促使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想效果。此外,学校还可举办以传统家教家风主题的情景剧演出,在上台表演之前学生必然需要做足功课,通过自身的親自出演,能够更为深刻地了解其中的角色,消化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所演角色的优秀品质。多种多样的活动必然不能缺少家长的参与,学校可以举办“一封家书”的活动,要求家长为子女写一封家书,将平时一些难以言表的话语记录在纸上;还可以举办讲座,在此过程中让各学生家长进行讨论,讲述自己教育子女的心得,交流教育子女的方法,促进家教家风思想文化教育教育工作的推进。
  虽然大学生身心已经较为成熟,对社会事物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与评价能力,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同样需要进行优秀传统家教家风思想文化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一些名人家族故居或者革命先烈纪念馆,了解这些人物的事迹,学习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感受他们的精神境界,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达到对其素质修养的高度认同,并且引导其逐渐转化为自身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准则。
  三、结语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在倡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新时代,家庭和学校作为传承优秀家教家风思想的重要阵地,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致力于实现传统家教家风思想文化发展的新境界,父母和学校倘若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想必优秀家教家风思想定会融入社会每个角落,家庭教育定有改进,家庭风气定会好转,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美好。
  注释: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12-16.
  檀作文.檀作文译注颜氏家训.北京:中华书局.2011.
  刘云军.刘云军校注袁氏世范.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10-28.
  赵安军.易经译注.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
  [3]齐峰.家风家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6-13(008).
  [4]吕文涓.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探析.甘肃理论学刊.2017(6).
  [5]吴潜涛、刘函池.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主要表征及其当代转换与发展.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1).
其他文献
关键词 警察 110漳州 110 承诺 神坛   作者简介:罗长斌,湖北警官学院法律系,研究方向:刑事法、警察法。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312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不少国人热衷于“造神运动”,很多人物被神化,成为
摘 要 《刑法》规定了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但《刑法》及现行司法解释中,无明文规定“法轮功”等即为邪教,且破坏法律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后果较为抽象,由此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宗教信仰与邪教界限不明,导致传播“法轮功”的人员和行为屡禁不绝、屡禁不止。本文试图谈几点个人的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 “法轮功” 邪教 法律实施  作者简介:崔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助理审判员。  中
摘要调查令制度是律师证据调查权的一种新尝试和新动态,2017年7月11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民事审判、执行阶段适用调查令的办法(试行)》的通知。至此,全国先后已经有上海市、山东省、重庆市、山西等省市均颁布并试行律师调查令相关的文件,各地方法院对调查令制度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同时,也暴露出部分问题,律师证据调查制度和规范也可能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发生变化。本文认为我国需要进一步对律师调
摘 要 目前我国各地均积极推进送法下乡活动,但基层法官所面临的审判难题依旧颇多。鉴于此,部分学者提出了在基层审判中融入能动司法,这种赋予法官裁量自由权的制度有一定可行性,但能动司法的实践也存在许多问题,其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需要得到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 送法下乡 农村基层 能动司法  作者简介:姚书怡,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DOI:1
关键词 非典 新型冠状病毒 突发公共事件 政府 公众  作者简介:何涛,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府际关系、公共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3.057一、引言  北京时间2020年1月31日凌晨,世界卫
关键词 公力救济 私力救济 和解协议  作者简介:张彤,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279  当事人对自己的民事权利可以依法进行处分早已成为共识,这种处分既可以发生在诉讼外,也可以发生在诉讼
摘 要 “三变”改革使农村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单一的治理主体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治理需要。进一步培育新的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并通过协商机制参与决策,能提高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民主性与合法性程度;优化农村社會多元主体的治理结构,构建“耦合——协商”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有助于增强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 农村社会治理结构 “三变”改革 优化  基金项目:贵州省六盘水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资助课题
关键词 德国 《专业人才移民法》 制度变迁 历史制度主义  作者简介:赵国伟,吉林外国语大学西方语学院德语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德语教学法、翻译、国别研究。  中图分类号:D95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102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专业
摘 要 惩罚性赔偿责任作为一项舶来品,在我国历经二十余载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本文从惩罚性赔偿责任在中国确立之原因、制度之内容、适用之情况这三个角度出发,以阐述我国的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 惩罚性赔偿 激励功能  作者简介:张茜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
在新型城镇化意境下发展  摘 要 面对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需要,户籍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城乡身份的“二元”结构,“农民”已经不是身份的定义成为了一种职业。在不断减少农村劳动力的状况下,发展现代化农业就必须走“农民职业化”的道路。本文从“农民”的身份转变、土地流转、专业化市场、职业教育和持续的法律及政策等五个方面对农民职业化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人口 土地 城镇化 职业农民  基金项目:安顺市新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