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观察 排难激趣 知识迁移 坚持积累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yh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无论着眼于课程标准规定和教材设置,还是着眼于作文的渐进特征和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布局,这个起步阶段都是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那么,如何进行三年级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呢?结合自己今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积淀就没有写作素材的积累。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阅历、感悟等方面的欠缺,即使有了生活,也很难捕捉到写作素材。为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作文教学第一必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而同时想象又能使观察到的素材得以扩展、丰富,故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想象力的培养。例如我教学三年级上册园地二的习作,习作要求学生写下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在习作之前,我先让学生确定自己想观察什么事物,把要观察的事物带到班级进行认真观察,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和同学交流,老师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多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有了观察的第一手材料,写作时,学生就有内容可写,而且也可以写得真实动人了。
  二、排难激趣
  大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那样平常,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
  兴趣是提高學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花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学首次肖像描写时,我首先出现一个描写班上有显著外貌特征的同学的片断,如:“他1.20的个子,足足有60公斤重。胖胖的脸,眼睛显得格外的小,似乎整天眯成一条缝。人家胖,下巴肉有两层,可他足有三层。因为太胖了,所以肚子凸出老远,走路也慢得多。笑起来下巴也随着笑声抖动着。”让学生猜是谁,然后现场素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显现这个人的外貌,趁学生目瞪口呆之际相机问:谁能再写这么好的片断让我画出来呢?堂下顿时举手。
  三、利用知识的迁移,从会想、会读到会写
  读写结合。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在指导作文训练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利用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已经形成、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影响和解决写作问题。阅读能力的提高必定有助于作文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轻声读和默读领会理解课文内容,或者通过教材中的“读写例话”“基本训练”等内容,学习其中的写作知识,在学习的基础上将教材中零散的、片断的写作知识系统化成整体知识,这样有利于在作文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鼓励学生多看优秀范文,总结写作技巧。万事开头难,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来说,开好头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四、积累好词佳句,丰富习作语言
  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如果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积累优美的词句,就会造成词汇量少、语言贫乏,等到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不知道用什么词句表达更清楚、更生动,这就需要平时勤于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言的储备量,丰富自己的语言。
  首先,课文内容是学生积累优美词句的最好资源。
  语文课本上的每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中好词佳句相当丰富。我们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积累语言材料。平时每讲完一篇课文,我都会让学生把好词佳句抄在本上,每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厚厚的一本积累材料,也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哪怕是平时作文特别不好的学生,也有话说了。
  其次,课外阅读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好资源。在我班我要求学生每天中午到校后阅读课外书。当然在选择课外读物时,要求必须是健康向上的,适合小学生的课外书。相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好还是选一些让学生读起来通俗易懂,而且感兴趣的书籍,如可以是一些成语故事、儿歌、童话、寓言;还可以是谚语集、歇后语集、名言警句集等。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要做好笔记,摘抄好词佳句,并且要熟读成诵。班里有计划地每月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习作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由此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和积极积累语言积极性,并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运用的印象;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咨询老师长辈,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来积累语言材料。只要坚持下来,经过长期慢慢的积累和内化,这样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会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孩子们在写作时就会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了。
  五、重视评改
  培养习作批改与讲评,是习作指导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习作学习新的加油站。但是传统习作评改中,多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甚至教师全权代理,学生写完作文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习作评改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提倡学生间的交流与评改。叶圣陶先生曾总结自己一生给学生改作文所得到的深刻体会:教师给学生改作文完全是“徒劳无功”。叶老再三强调“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而教师,则研究怎样去引导和点拨。把握习作评改要点:一是要教给学生自评自改的“法宝”。要让学生明确修改的内容,即修改什么;让学生明白评改的方法,即如何规范使用删、添、改、调、换等修改符号。做到“三读三改”。二是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己独立修改后,接着在小组中互评互改,学生阅读同学提的修改意见,自己适当修改,然后上交老师评改。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生活带来了便利,其与教育领域的结合更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入现代科技,可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上的固有缺点,扩大知识传授范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出了立体的音乐感官,带给学生听觉、视觉上的享受,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力度,也活跃着沉闷的课堂。  一、小学音乐课堂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意义  (一)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础施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就目前来看,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桩基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这种情况,就对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技术和需要注
学校教育的一些陈旧的教学法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虽然一部分学校围绕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急剧进步,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仍存在很大不符,甚至仍有严重的脱节现象。基于以上认识,努力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本着一个目标、沿着一种趋势去培养新一代,我们要让孩子们的思想及行为及早地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准备,为此不仅要教
夜景观的营造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夜生活环境空间,也丰富了人们日渐苍白的感官世界。从城市公共园林夜景观的营造要素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为更好地满足人们夜生活环境增添色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成有效的治疗充血性心衰(CHF)的药物,ACEI能减少CHF病人频繁的心律失常。然而,治疗心律失常的机理还不清楚。下面记叙的是比较利西诺普利和依那
<正> 在目前CT技术的广泛应用下,使许多无肢体瘫痪型脑梗塞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进一步加深认识本病,现结合我科近年来收治的497例脑梗塞中66例表现为无肢体瘫痪型脑梗塞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的水平,观察高血压病及血压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发病24h以
建筑能耗日益渐增,且校园建筑所占比重较大。通过对南方地区学生宿舍冬季日用电量的调查,分析气候条件变化、宿舍有无空调及宿舍位置等对日用电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冬季用电量与
一、以多媒体导入游戏,激发幼儿兴趣,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   在集体教学中,导入方式的合理运用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质量,区域游戏也不例外。每次区域游戏前我们都会导入本次活动的新内容,孩子们不仅要知道新内容的玩法,还要了解每个区域中要遵守的规则。   传统的区域游戏导入方式经常用这些模式来开场,即:展示新材料、示范玩法、问题讨论、讲解活动规则……,我们发现在讲解活动规则上,单纯通过语言上的
作为一个农村老师,在不能改变学习条件的现状下,就不能安于现状,不能停止思考。在我上科学课的过程中,我就可以感觉到,只要你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思考,去发现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去探索,是可以提高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兴趣,那么,在农村,也可以上出精彩的科学课堂,也可以看到孩子们兴趣高涨的学习态度。现在就如何培养当今农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方法。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推动学生学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