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剩菜事件”不应泛道德化 等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mtd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剩菜事件”不应泛道德化
  
  欧木华
  在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工作4年的洗碗工将客人留下的剩菜打包,打算带回家给正读大三的儿子补营养。酒店发现此事后以盗窃财物为由将其开除,称扔掉食物是正常耗材,员工不得带剩饭菜回家。
  企业眼中的废品、废物,很多时候确实是另外一些人迫切需要的,但并不能因此认为企业的规定就是错的。据说在美国,麦当劳的汉堡做出来超过10分钟没有卖掉,是要被扔掉的,我们能因为这样的规定,就指责麦当劳不道德吗?企业家张瑞敏当年对有瑕疵的冰箱宁可砸掉也不分发给员工,能说这是不人性化吗?
  五星级酒店与生活处境不佳的洗碗工,这两者之间形成的对比,很容易让人在判断上陷入泛道德化的泥沼。
  能不能带剩菜回家,不是一个道德命题,剩菜事件的关键不在于这个规定是否人性化,也不在于处理员工是否过严。如果相关规章制度已经规定了员工带剩菜就应该被开除,那么有什么理由去指责这个规定严不严呢?
  (摘自《燕赵晚报》)
  
  
  “丢马”和“丢自行车”的异与同
  
  刘昌海
  美国人龙安志在度假村养的两匹马跑丢后到北京雁栖派出所报案,两名警察当天就将其马匹找回。警察称,有村民看见马匹向一处旅游区跑去,因为去往该方向的全是山路、土路,不能开车,于是两名警察叫上几名村民一路小跑20余公里寻找走失的马匹。
  同样是外国人,同样是在中国丢了东西,同样是空前地调动起了中国警察的办案热情。从日本人在武汉丢的那辆自行车,到美国人在北京丢的这两匹马,切切实实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VIP待遇。
  当然,对国际友人热情服务,这是应该的,也是警方素质的体现。网友之所以觉不出自豪反而感到忿忿不平,是因为同样的事情,如果换成自己人却难以受到同样的礼遇。我们不希望外国人到咱这儿就得受欺负,但我们也看不惯警察对外国人和自己人是截然相反的两副面孔。我们不是希望把外国人的待遇降下来,而是希望把国人的待遇提上去。在警察的眼里,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应该是VIP,因为这是警察的责任。
  (摘自四川在线)
  
  
  总统曾是光脚的孩子
  
  薛涌
  最近,美国发生了一次颇具历史意义的争论。国际知名建筑师FrankGehry应邀设计在首都华盛顿的艾森豪威尔纪念公园。他提出了耳目一新的方案:公园的核心是艾森豪威尔的雕像,这个雕像是一个光着脚的农村孩子,面对着一幅有八层楼之高的金属壁画。这壁画上展现了艾森豪威尔一生的业绩:盟军统帅,美国总统,创建宇航局,废止种族隔离……这个光脚孩子望着自己未来一生的业绩,眼中充满了惊异。
  然而,艾森豪威尔的后人认为,FrankGehry把艾森豪威尔的形象表现得过于低微,没有突出他一生的伟大业绩。
  这场争议,反映着美国深刻的文化和社会变迁。艾森豪威尔时代无疑是美国的黄金岁月。当时美国不仅贫富分化甚低,而且是主宰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工人的天堂,所谓“美国梦”,正是来源于这样的社会。
  如今,美国的社会流动性已经大大低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穷孩子越来越难摆脱贫困,富孩子越来越容易待在父母的阶层中养尊处优。
  评论家们指出,FrankGehry的设计无疑是在重申一种正在消失的“美国价值”:一个社会不管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其核心理念永远应该建筑于给每一个人(不管他出身贵贱)以平等的机会之上。
  (摘自《新闻晨报》)
  
  
  教育的“刀刃“在哪里
  
  冯雪梅
  前不久,江苏江阴农村的一个中学,让参观的人傻眼了。教室里不光有电子显示屏,还有温度、湿度等显示,各种硬件设施,令很多城市中学羡慕。宁夏的一个乡村学校,也让前去采访的记者吃惊。撤点并校,一个乡的孩子们集中住校,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屋里,睡大通铺。他们从家里带的馍,只够吃三天。每个星期,父母都要走三个小时,给孩子们送一次馍……
  所有这些,都从一个个侧面描画出中国教育的现状。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样的口号喊了很久之后,终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4%的目标,今年有望实现。
  “追4”目标从开始行动到最终实现,20年的艰难不易,大家看得到。而每每谈到“分蛋糕”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钱要花在刀刃上”。但究竟哪儿是“刀刃”,却让人困惑。
  大学教授要求科研经费更多一些,为孩子入托发愁的父母希望公立幼儿园更多一些,走几个小时山路上学的孩子们期盼免费安全的校车……这些迫切需求,对他们而言,都是应该花钱的“刀刃”。
  只有当纷繁复杂、差异明显的诉求得到充分的商讨、论争、博弈时,才可能找到真正的“刀刃”。教育投入如此,财政支出的每一分钱,亦如此。
  (摘自《中国青年报》)
  
  
  “反对”的力量
  
  李纲
  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好皇帝,有着魏征这样的反对力量,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反对”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科学家们对“反对”的真正作用进行了实验。
  他们找来一些人,让这些被试者就一个有着明确答案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那些看似一团和气、全体一致的讨论,得出的结果距离答案差得很远;而那些各有各的意见、表面上很喧嚣的讨论,居然距离正确答案越来越近。于是,科学家们恍然大悟,所谓“反对”其实并不是一种冲突,而更多的是一种防止偏执和错误的有力保证。
  放至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意见纷呈,众说纷纭。但是当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更好地解决一个问题时,即使各自水平参差不齐,而最终的主流答案,也往往是能够带来更好结果的选项。这,就是互联的精髓所在。
  相反,如果没有制约,那么拥有强大话语权的人物,只有一件事可以做了,那就是滥权!
  (摘自《广州日报》)
  
  
  明德与格物
  
  闾丘露薇
  2006年,在接受了李嘉诚10亿港元的捐款之后,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决定,把港大医学院改名为李嘉诚医学院。医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887年的香港西医书院。孙中山就是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这个决定遭到了很多医学院毕业生的反对。他们拿出港大的校训“明德格物”来质问校方,一个勉励学生进德修业的学校,这样做,难道不是在告诉学生们:钱才是成功的标准?
  让港大一直骄傲的是孙中山。1923年,他在陆佑堂,也就是这次港大举行百年庆典的地方发表过演讲。当年,孙中山的演讲由港大学生会主办。在演讲结束之后,孙中山被学生们抬出了讲堂,要求他和场外的师生们合影。对比当年的历史,再看这次百年庆典中的陆佑堂,同样的地方,会发现达官贵人高朋满座,学生却寥寥无几。因为这样,一个讨论展开:港大曾经引以为荣的价值还在吗?
  质疑、反思和讨论,或许才是成就一所大学最根本的精神和气质。
  (摘自《知识窗》)
其他文献
“小巷总理”,这既是居民对社区干部的美称,也是社区干部工作繁复的真实写照。  随着大量下岗失业人员、企业离退休人员步入社会,随着流动人口的猛增,城市社区居民身份日益复杂,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治安、低保审批、就业与再就业、生活垃圾处理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难题直接摆在了社区居委会面前。小小的社区,日益成为社会矛盾的聚焦点。  中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很多工作需要社区落实;创新社会管理,各项
期刊
也许很少人会关注到每年的10月26日是环卫工人节。1959年10月26日,国家主席刘少奇亲切接见全国劳动模范、掏粪工人时传祥时说:“我当国家主席,你当掏粪工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人民的公仆。”  尊重是给予环卫工人最好的礼物。  有一种尊重是物质上的保障。从早晨5:30开始到下午18:00结束,这么长时间简单重复地工作,如曾大姐所说环卫工人的工作大多数都是固定模式,但就这么一段2
期刊
从1999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共同开展了六次有关中国农民土地权利的抽样调查。调查范围集中在17个农业大省和自治区(包括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和陕西)。这17个省和自治区拥有中国农业总人口的四分之三。最新一次调查访谈于2011年夏完成,覆盖了这17个省和自治区的299个县和662个乡镇,
期刊
没逛过荷花池的人不是真正的成都人。在这里你不用非要买什么东西,只要去逛逛,去感受一下那里的人气就足够了。    老成都人对于城北的怀念以及记忆是深厚的。昭觉寺、驷马桥、三洞古桥、天回镇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成都传统地标就如故人般烙印在成都人的心坎上。  2012年,爆竹声息,春来到时,“北改”如破竹般发力新年。  城北的改变指日可待。  从人文的角度来看,城北历来是成都历史文化的一大富集区,昭觉寺、驷
期刊
这是一段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历程——穿越灾难,重建家园,我们携手走过安置群众的“百日攻坚”、灾后重建的“千日奋战”、发展振兴的“万米长跑”,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的奇迹,走出了一条“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跨越路径。  这是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奇迹——从2007年GDP突破1万亿元起步,到2011年跨入“2万亿元俱乐部”,只用了四年时间。2万亿,改变了我们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位置;2万亿
期刊
2011年四川GDP总量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1026.7亿元,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这充分显示出四川经济发展的跃升性跨越和巨大潜能,意味着四川经济抗风险和内在发展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四川经济跨上了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新台阶。    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  2万亿,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数字,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  2万亿,4年翻番。2007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
期刊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财政的历史极其悠久,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从“国用”到“国计”,从“度支”到“理财”,从“积极”到“稳健”,从“自动稳定”到“相机抉择”……而今天,四川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  2008年,四川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2010年,迈上1500亿元台阶;2011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稳居全国第8名、中西部第1名,财政支出总量居全国第4位。
期刊
全国“两会”圆满落幕了。“7.5%”“4%”“700万套”“房价合理回归”……一个个凝聚“政治风向标”、“经济晴雨表”、“民生暖心剂”的数字和话语给我们明确了奋斗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部署的2012年主要任务承载了亿万民众的嘱托与期盼。    【关键词一】GDP增长7.5%  《报告》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这是增速8年来首次下调至低于8%的目标
期刊
当真正面对死亡时,多数人会变得情绪失常,低落、抑郁、烦躁、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抑让他们痛苦不堪。  让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病人能够有尊严地面对死亡,是姑息关怀科自始至终坚守的信条。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姑息医学: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包括躯体的、社会心理和宗教的困扰,来预防和缓解身心痛苦,从而改善面临威胁生命疾病的病人和他们的亲人的生命质量。    很少有人知
期刊
近日,FT中文网刊登了爱德华·卢斯撰写的《美国衰落的真相》,主要是反驳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代表罗伯特·卡根在《新共和》上的一篇《美国衰落的迷思》文章。卢斯在文中提到,中国的GDP现在已经达到美国的41%,而十年前仅仅是10%多一点儿。这句话被许多中国媒体直接作为美国衰落的根源。  其实,唱衰美国的不仅仅是外国人,主角正是美国人自己。客观而言,美国人唱衰美国时调门更高,而且更具杀伤力。比如,美国政治学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