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的作文教学心得三则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阅读教学一起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相对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更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作文或是缺乏个性,千篇一律,或是脱离生活,空洞无文,作文不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载体,而成了蒙蔽自己、覆盖自己的一层帷幕,这实在是作文教学的悲哀。学生怕写,老师难教,作文教学长期呈低效状态。以新课改中的教学理念审视传统的作文教学,其主要问题是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文教学中必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用赏识的眼光评价学生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应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通过赏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励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信水平。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老师总是以批评的眼光、挑错的眼光审视学生的作文,除少数作文精英常受老师的赞扬让学生羡慕外,大多数学生感受到的是失败。一次次辛辛苦苦写成的作文,一次次在老师挑错的眼光下被否定,在写作中感受不到进步的喜悦和成功的乐趣,久而久之,以写作失去了兴趣,从而产生厌恶和畏惧写作的心理,而评价作文最关键的是要做到让学生愿意写。教师不妨改挑错的眼光为欣赏的眼光,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有一段文字写得精彩,或是有一句话写得生动,甚至一个词、一个字用得准确、恰当,老师都应给予呵护、赞扬、嘉许、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取得的成绩,让学生在“老师欣赏我”,“老师期待我”的氛围中获取信心和力量。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后,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变了,由怕写作文变得盼写作了,爱写作文了,并且会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显露自己的才华了。
  当然,强调赏识教育并不是不给学生作文指出缺点,而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适当地有分寸地指出其问题。同时,要让学生从指出的问题中领悟到教师的爱才之心,惜才之意、盼才早日成功之情。
  
  二、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激活素材。
  
  学生怕写作文,视写作文为畏途,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感到无东西可写。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培养学生具有积累素材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懂得积累素材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生活,一是阅读。一方面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另一方面在学生中形成阅读的氛围,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帮助学生改变只热衷于武打小说、言情小说和娱乐新闻的阅读倾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真正发挥积累
  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
  其次,要调动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让学生参与命题,并提前公布作文题,尽量让作文训练与学生一段时间内素材积累同步,把过去空泛的积累变成细致的积累,让观察、阅读的成果转化为写作的能力,学以致用,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自然会高涨起来,会自觉的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广泛阅读。胸中有墨,泼洒成文就有了基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积累少,固然是学生感到无东西可写的主要原因,积累与写作之间的思维脱节,使平时积累的素材时常处于休眠状态,也是学生感到无东西可写的重要原因。因此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分析素材,激活已有的素材,这就需要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刘心武曾对文学青年说:“倘若仅仅是生活,而不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形成对生活的某一方面的独到的深刻的见解,那么,写出的作品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深度”。中学生作文也是如此,若缺少了思考,写出的文章就会缺少个性,缺少创意。
  
  三、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
  
  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步骤,修改的能力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往往是改出来的。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改’与‘作’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
  学生修改作文的方式,可以是自改,可以是两人互改,还可以是四至六人一组的互相修改。笔者认为四至六人的小组形式更好,因为小组的形式更有利于形成交流的氛围、合作的氛围、竞争的氛围。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不能缺少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修改的意义,明确修改的内容和每次修改作文的侧重点,教给修改的方法,还要反复作示范,或者直接提供修改的范例。在学生修改的时候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同时还要搞好组织工作。
  引导学生修改作文,让学生一改当学生的常态为捉笔批改的“先生”,本身就迎合了青少年的好奇天性,可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兴奋点,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互相修改,可取长补短,以盈济缺,逐渐悟出文章应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对写作技法会有更深的体会。并且在文章改好后,学生会体验到一种成就感,满足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与兴趣,使作文教学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同时,互相修改也可以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师永远的追求。让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学生真正做到我口言我心、我手写我心。
  事实上,文体训练和能力训练是可以互补的。前苏联传统写作教学只偏重“双基”的训练,而根本忽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作文课往往成为巩固语文知识的工具,完全依附于文学课和语法课,没有自己独立的体系。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他们也开始提出,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智力和培养各种独立的写作能力,并在总结经验和开展教学试验的基础上,确立一个把能力培养和文体训练结合起来的、由浅入深、全面安排的中年级(4-8)年级作文教学体系。
  总体看来,当前国外写作教学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趋势:
  1. 小学出现了写作教学提前的趋势。
  以美、日、俄等国为代表的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小学一年级就开设写作课。他们认为,写作能力是语文水平的杠杆,有利于把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与阅读教学同时进行,能相得益彰。这种趋势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也有体现。
  2. 注重实用,与现代社会交际相适应。
  根据现代社会交际的特点安排写作教学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的重视。他们认为,能力源于活动,通过结合实际活动进行写作,这样培养的写作能力才能真正适应社会。语文新课标突出强调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注重语文的实用性和生活化,特别是提倡写作教学与口语教学相结合,以促进学生书面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
  3. 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
  各国的实践证明,单纯的写作单项训练和没有分解的综合训练都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大家日益重视单项写作训练与综合训练的统一。这也是当前语文写作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总之,新的世纪新的教学实践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变化,必须进行改革。我国现在正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改革目标,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以及口语教学方面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也基本上反映了当今世界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注释:
  刘彦文.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特征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6).
  
  参考文献:
  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2003.
  朱小曼.国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动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袁振国.教育改革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潘纪平、邹元湘.近二十年语文教改理论与新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必然是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材中,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不同文体,无不蕴含着美的因素,无处不闪烁着美的光芒,因而“语文美育渗透”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同时,有机地渗透美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美的熏
期刊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在外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词汇教学不应是单纯的用法讲解和枯燥的记忆,而应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具体语境:记忆词汇的方法应在传统记忆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词汇教学才能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激发。  关键词:词汇;文化背景;语境;同构;异构    1 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音和语法的载体。对一门语言词汇数量与质量的掌握
期刊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必将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为此,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应具备以下特征: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期刊
摘 要:关于《起信论》真伪问题,一直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悬案。近代以来争辩也较为激烈。内学院欧阳竟无及王恩洋是用玄奘唯识学来否定《起信论》,而太虚及其门人则极力消解《起信论》与唯识学的矛盾。王恩洋与太虚就《起信论》的争辩是较为激烈的。主要有如下几点:1、立论之依据;2、等无间缘可否作缘生义?3、真如与无明可否互熏?4、真如可否摄正智?  关键词:心境; 等无间缘; 真如; 无明; 正智    一
期刊
摘 要:历史是人类社会发生、发慌的历史,恩格斯曾指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可见历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慌具有重要作用。历史教育是用历史学知识培养人的过程。通过历史教育,每一代人在继承前人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前进,从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历史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近年来历史教育也面临着一些严峻形势。  关键词:历史教育;成就;问题;策略。  我
期刊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式下,要收到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就要用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工作中要抓细节,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好,要以身示范,与学生们“同甘苦共患难”,管理班级想事半功倍就必须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让其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关键词:大拇指:以身示范;班委会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渐入高潮,学生的学习在发生很大变化的同时,他们的思想也变的复杂起来,很多老师越来越感
期刊
在研究力对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方面的效果时,牛顿第二定律已作了明确的回答.但是,牛顿定律所要解决的是力的瞬时作用效果,并不直接给出力的持续作用效果.动量定理解决了力的时间积累效果,它不涉及作用的过程,只须知道作用前后的运动量的变化,从而使一些不易处理的较复杂的问题,如:打击、碰撞等问题的解决变得简便.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比牛顿定律更为广泛,大至星系的宏观系统,小至基本粒子的微观系统,在一定条件下,
期刊
摘要:当前世界语文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和调整的时期,各国语文教育改革在教学观念、培养方向、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方面面临相同的趋势,这种趋势也是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改革; 趋势    当代世界各国语文课程和教学发展的成果是令人瞩目的。随着各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语文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人们的认识还远未一致,但是当前世界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面
期刊
我在十多年的音乐教育中对童声合唱总结了一些理论与实践训练经验,现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童声训练中高、中、低三个声区的音色必须统一。    声区统一历来是声乐教学和演唱的关键问题,童声训练更是如此。初学唱歌的孩子没有“声区”和“统一”的概念,他们的发声是随意、即兴的,怎么能唱出声音就怎么唱。因此,未经训练的童声,高音区挤或喊,中音区扁和白,低音区压或撑,三个声区的音色极不统一,如不纠正,
期刊
摘要:本文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践为案例,揭示了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建立,并着重介绍了课程整合的实践体系、信息体系、模块体系。  关键词:教学质量,课程整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以大专层次为主体的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下降比较明显,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职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新问题,几年来,我院并没有放松对毕业生质量的要求,而是坚持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在实行过程中不断加以规范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