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标语文课堂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83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镇中学条件有限,口语训练的机会也不太多,这就导致如下的情况:有些学生用方言跟熟人聊天时,可以做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是一要他站起来用普通话回答问题,或到讲台前面讲几句话,他就变得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当众说话时心情过于紧张。要消除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锻炼,多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多发言讲话,这样讲得多了,经验也就丰富了,腼腆紧张的心理就会得到克服,态度自然大方也就不难做到了。
  关键是教师要充分用好语文课,为学生练习口语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师要秉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让每个同学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还应该特别关注那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把机会的天平向他们倾斜。几年来,我一直坚持以上做法,很好地避免了回答问题成为少数同学“专利”的现象出现,效果非常明显。假如持之以恒地这样做,单就这一形式,便可以为提高学生口语水平提供不小的帮助。
  一
  能够使每一位同学都态度大方地回答问题,只是口语能力训练的一个最基本要求。我们要采取许多别的形式,真正使口语教学方法多样化。
  (一)复述能力的训练。
  对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这一点受到不少老师的重视。例如,要求学生在熟读《桃花源记》的基础上,根据适当的提示,用自己的话复述全文内容。这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同时又可以提高其概括能力,效果是很好的。还必须进一步引导他们用简洁的语言提炼文章的主旨。除了复述课文之外,还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由学生轮流上台复述前一天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时事新闻。这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看和听的能力,另一方面可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现在,很多学生不关心国内外大事,只关心一些娱乐八卦新闻,这对学习语文是很不利的。通过语文课引导学生复述时事新闻,有助于改变以上状况,一举多得。
  (二)口头小作文。
  复述课文内容或时事新闻是有规律可循的,有时候需要讲清一件事,不一定有模子可套。所以,平时还多口头小作文。对口头小作文的要求不一定真正与写书面作文的要求一样,但基本程序可以参照。一是确定题目,可以跟踪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可以是别的问题;二是结构、顺序等,跟书面作文一致。口头作文一开始比较难,可能不像书面作文,但只要坚持下去,久而久之,自然就会有明显的进步。有时候,可以组织学生配合读书,读完后用自己的话评价这本书,要求有理有据;有时候,还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举行故事会。形式尽可能多样,目标就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举行小型辩论会。
  这一方式的主要作用是同步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口语能力。前面提到有些学生当众说话时语无伦次,与思维比较混乱有关。学习辩论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辩论时要求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而缜密,既要善于抓住对方语言中的漏洞,又要防止自己的话出现问题,这就需要用合适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将辩论会搞得正规一些,像社会上通行的那样,也可以随便一点,搞成自由辩论,这更有利于调动全班同学共同参与。有一次,我曾经在初三的学生中组织过关于“学生玩电脑游戏”的自由辩论会,结果是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同学也忍不住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四)演讲比赛
  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碰上需要向人介绍自己的主张、意见,或是需要说服、打动人家的场合。例如,班干部竞选,需要发表演讲。比较简单的演讲,初中生是能够做好的。我们只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演讲的目的,想办法“打动”人,并适当介绍一些简单的演讲技巧。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可以将这类语文课与班级工作适当有机结合,这样,两方面工作都会更主动。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都非常有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明确训练重点,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甚至形成系列。
  二
  除了以上教学方法之外,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一)说话要有中心,有条理。
  首先,在事前应明确自己要讲清什么问题,中心是什么,说话要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不要无的放矢,不着边际。说完了,要让人明白你究竟说什么,如果毫无头绪,摸不着头脑,那就等于没说,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其次要有条理,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应有一个合理的顺序,若是东拉西扯、颠三倒四,也会使人听了不得要领,很难达到交际目的。
  (二)说话要清楚、简洁。
  有的同学讲了一大通,但就像一团乱麻,该讲清楚的不清楚。这就要求讲话者事先多思考,弄清楚讲的目的、对象、重点、方法、顺序和详略,只有先想清楚才能讲得清楚。另外,还要讲究简洁,不罗嗦。重复的话不要讲,该去掉的要舍得去掉,去掉那些与中心关系不大的话,去掉那些口头禅或不必要的叹词。
  (三)说话要连贯、严密。
  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能够连接得上,严密是指说话有逻辑性。这都要求讲话者的思维应当连贯、严密。要力戒说话不经思考,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平时就要多注意这一点。
  (四)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的积累。
  许多名人讲起话来旁征博引,牢牢地吸引着听众,就是因为他们学识丰富,信手拈来。假如一个人肚子里“没货”,那就很难想象他能够有很好的口语表达水平。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二要加强练习,三要讲究方法。语文教师坚持这三条,在语文课上多为学生创造条件,学生的口语水平就一定能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南宋都城临安的饮食业繁荣兴旺,竞争也日趋激烈。饮食业经营者为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十分注重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其中许多服务方式甚至沿袭至今。临安饮食业对服务的注重,恰恰也是当前饮食业从业者所应借鉴学习的。   关键词: 临安 饮食业 服务特点    “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饮食作为人的首要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
摘 要: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互相转换,它对传播一个民族的文化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可译性只是相对的,而不可译性却是绝对的。本文从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两方面论述了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以及语言的杂化与不可译性的关系和影响。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源语信息的流失。我们不能把翻译的功能看得过高,同时也要不断加强文字能力去努力呈现原文的风貌。  关键词: 汉英互译 不可译性 语言杂化    一、引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看着学生每天乐此不疲地念诵着《三字经》,沉浸在经典诵读的氛围之中,我觉得我之前的决定是正确的。2011年,我执教一年级,从下学期就让学生接触《三字经》,并循序渐进地背诵《三字经》。其实当时是带着极大的困惑去做这件事的。因为新课程一年级语文已经面临识字量、阅读量过大,很多学生难以将课本中内容消化的困境,如果再让他们读《三字经》,会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到最后捡了芝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腹泻、脱水为主要特征,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
如果纯粹地“为考试而学”,会扼制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学生厌学语文、不学语文,予致语文能力下降,导致“母语危机”.这事关国家民族尊严与存亡.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保卫母语:教
4月7日下午,我预订了晚上8点钟的卫星传送,准备向国内发回现场报道“告别贝尔格莱德”。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晚上8点钟到8点IO分,是最后的“安全时间”,北约一般都是在晚上8点10分以
新闻采写无诀窍,练就本领最重要。苦、严、快、细、实、活、短,学、记、思、问、听、写、跑。典例范文熟心记,凿壁囊萤是高招。好稿不厌千回改,标题导语细推敲。新闻写作“七字经
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们愿意写、喜欢写、乐于写是新课标的重点,无疑这也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道难题。如何从小学低年级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通过多年低年级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我注重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浅化入门,培养自信心  什么是作文,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及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这些都是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理解、体会、造就的。如果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
小学升初中,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作者对小学生的作文现状和初中生的作文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记叙文写作方面作了探讨,以使学生对写该类文章有所启发.
CVD和VCD、DVD均为数字视频技术产品,三者之间究竟存在哪些不同之处呢?技术标准:CVD和DVD采用的均是国际最新MPEG—2编解码标准,图象清晰变较高,可达350~400线;而VCD则采用的是MPEZG—1编解码标准,图象质量一般,分辨率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