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两岸书封设计大赏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11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选说明:
  作品以2014年(以版权页信息为准)出版的图书书封设计为评选对象;图书类型不限。
  请提供电子书封(立体书封为佳)、书封设计者姓名,发至hchiwai@gmail.com
  评选过程:
  ①两岸作品每月通过杂志官方微博投票系统进行初选。每月大陆和台湾部分各自初选15件作品,作为年度初选TOP100。每月在杂志刊载公布推介。
  ②若有遗漏作品,读者、书店、编辑可以陆续在12月前推荐补入;也可自行指定已入初选作品进行一对一PK。
  ③年终评选,交由两岸编辑、设计师、书评人、书店人互相评选,以专题形式呈现。
  其他评选说明信息及时更新补充
其他文献
毛边书自1909年由周氏兄弟引入中国,在二三十年代成为一时风尚,郁达夫、胡也频、郭沫若、林语堂、叶灵凤等文人雅士,北新书局、光华书局、开明书店等出版社机构也曾是当时的“毛边党”。“毛边党”是当时鲁迅的自称,后来的秋禾先生还做过一个“毛边党人排行榜”,将鲁迅推举为党魁,唐弢、周煦良、钟叔河、黄俊东为“四大金刚”,钱伯城、董桥、陈子善诸君为“护法使者”。  毛边党人自然是爱毛边的,像唐弢、陈子善、谢其
期刊
2006年,由朱赢椿设计的《不裁》获“中国最美的书”和德国莱比锡书展“世界最美的书”奖项,一时好评如潮。有评价说此书“成了一本需要边裁边看的书,让阅读有延迟、有期待、有节奏、有小憩,最后得到一本朴而雅的毛边书”。我印象当中,这是新世纪以来毛边书风潮进入大众视野的一个代表性事件。  其时,我初涉出版,对这种过于“形式感”的设计并无特别的感受和触动。对毛边本除了可怜的一点模糊印象外,知之甚少。也许是我
期刊
少如牛毛?懂这句话的人都会莞尔一笑,知道说的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说的是普及出版部总编辑林道群先生,说的是他制作的毛边书。这些年,以董桥系列作品为代表的OXFORD中文书籍装帧与内容俱美,深得读者激赏,极少量的毛边本更是爱书人梦寐以求的奢侈品,每每现身江湖,只闻其名未见其面,端的是凤毛麟角。  与林道群先生结缘于微博,他做书我说书,千山万水隔不断相投的志趣。蒙先生垂爱,时有新出版的毛边书见赠。20
期刊
前年我与出版人邓占平先生到中央编译出版社拜访编审邢艳琦女史,适逢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董炳月先生,与之谈及出一种鲁迅作品单行本的计划。他认为时下鲁迅作品的版本极多,堪称纷繁复杂,若再出一种版本,无论是从市场考虑还是对读者的增益似乎都无所裨,不如将鲁迅著作的初版本影印一版。  鲁迅著作的初版本在新文学圈子里历来受重视,被奉为“新文学善本”,迄今为止没有完整地影印过。鲁迅从1923年8月在新潮社初
期刊
量化投资——策略与技术  作者:丁鹏  页数:561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定价:人民币118.00元  本书是国内少有的有关量化投资策略的著作。用60多个案例介绍了量化投资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分为策略篇与理论篇两部分。最后介绍了作者开发的D-Alpha量化对冲交易系统,该系统全球市场验证显示具有长期稳健的收益率。附录是作者开创性的理论“策略组合模型”,探讨了策略的定义、组合、杠杆、资金
期刊
三十岁那年,在《天下杂志》当记者的范钦慧,在做乡土教育采访时,忽然感受到内心涌动的对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的热爱。“我从小在一个升学至上的环境中长大,很小的时候就被割裂了与自然的联系,从来没有关心过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那次采访唤起了范钦慧内心的渴望,她听到心里有一个声音在说:我好想成为那样的人,在森林当中,光用耳朵听,就知道鸟的名字;知道某个季节自然的氛围,什么时候会与什么样的动物相遇,什么季节该去
期刊
大抵三五年前,第一次读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我一动不动地坐了整整一个下午,桌上的热咖啡完全凉透,一口也没喝。我完全沉浸在这本书里,跟随着季羡林先生忠实的记录,去了一趟那个离我很远的年代,我一会儿一阵冷汗,一会儿一阵痛苦,我愤怒、流泪,因为书中的描写太过真实过于狼狈,我竟然还笑了两次,立刻我就为自己的笑感到惭愧和不忍。但这是我作为一个读者真实的感受,实事求是地记下来。由于职业的关系,平时也算是个
期刊
到过台湾的朋友,或惊叹于刀斧神功的自然风貌,或感慨于宾至如归的人文风情,但也一定会对繁华地段上的诚品书店24小时不打烊的文化坚守留下深刻印象。而随着4月8日起北京三联书店正式启动夜间模式(4月8日至17日为试营业),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书店终于登场亮相北京这座历史古都和文化中心。  作为书店,三联书店虽然没有走上连锁之路,但凭借三联出版品牌的影响和号召力,仍然奠定了其在大陆读者心中的地位,也一跃
期刊
从一粒种子,到一朵花的开放,复杂的生命现象,同时也是一个简单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描述为潜能的绽放,其结构正如一朵蒲公英:存在着丰富的主题,标示出不同的领域,而这些主题又彼此缠绕着,分享共同的源头。于是思想的图景表现为一个错综的球面,语言与历史、眼睛与声音、记忆与遗忘、神魔与弥赛亚,所有无关都是相对的,它们构成球体本身,并且最终以张力的形式展现出什么是哲学。  乔吉奥·阿甘本在《潜能》一书中写道
期刊
谈毛边书得先谈它的定义。由于现代的铅印平装书对于我们来说是舶来品,而线装书才是我们的专利,所以谈起“毛边”的定义,还是得遵从西方的说法。法俄英德称毛边书为“未切本”,定义是“书籍出版后,有经装订而书页尚未切开的,称为‘未切本’,在法文书中甚为流行。”我们叫习惯了的“毛边书”之“毛”,实际就是西方定义的“未切边”——“书或杂志常有折页尚未切口的,此边称之为‘未切边’。”  说起来,毛边书实属图书装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