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方面的缺失问题分析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同时各领域中也加强了环境理念的积极引入,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的基础学科,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理念的引入也至关重要,其能够使教育内容进一步丰富的同时,更有利于化学教学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就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加强环保教育理念渗透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环保教育;环保理念缺失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0-0092
  一、环保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
  1.教学内容层面
  化学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其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主要根据教材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极少对环保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同时,教师也只是从自身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出发,未将教学内容与环保知识有效结合,忽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由于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导致学生环保教育理念的缺失,使环保教育形同虚设。
  2.教学过程层面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以及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養加强了重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环保意识的养成。但在现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中更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全面发展等方面缺乏全面的考虑。环保教育需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渗透,其具有长期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使学生环保意识逐渐形成。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环保教育切实融入实际教学中。
  3.教学方式层面
  作为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重要基础学科,化学中存在的污染问题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因此教师应从教学方式上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首先能够从理论层面对化学给环境带来的破坏进行了解,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也主要以教师演练的形式开展,环保教育也更多地采用理论知识讲授的方式,这样促使学生无法对其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
  二、加强环保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1.环保教育理论加强融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首先需要通过化学理论知识教学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行培养。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与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相结合,以促进环保教育的有效融入,同时需要保证环保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从而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如在进行“水资源”内容的教学时,教师需要对水的形态、构成进行讲解之外,还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污染严重等问题进行介绍,以促进学生节约用水等良好习惯的养成。另外,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借用视频的方式向学生更直观地呈现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从而能够更系统、有意识地将水资源保护方面的相关知识有效传递,使学生能够逐步树立环保意识,对水资源更加珍惜。因此,教师需要从化学理论知识入手,融入环保教育,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对环境保护工作更加关注和重视。
  2.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和规律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环保理念的渗透。结合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实施,化学教育通过与实验操作的有效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予以积极转变。由于化学实验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实验用品,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教师需要适时引入环保教育理念,尽可能设计微型化实验方案,使化学药品使用量尽可能减少,同时指导学生结合正确实验、资源节约的实验原则,加强和规范自身操作行为,使化学资源得以有效节约,最后引导学生整理化学药品,对所产生的垃圾采取分类处理。通过将整个实验过程与环保教育的融合,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进行有效推动。
  3.提高化学环保教育的效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材中涉及环保教育的内容加强利用,适当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使环保教育得以落实,有效地提升化学环保教育的效率。
  如在“水资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融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目前水资源污染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水中的化学成分,使学生对水资源污染体验进一步加深,使环保理念得以落到实处。另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化学知识与环保理念的有效融合,避免环保教育活动脱离化学学科范围,因实践活动脱离实际需求,对环保教育成效造成不利影响。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建设和时代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环保意识的培养成为目前教育人才培养及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化学教师应提高对环保意识融合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在初中化学中融入环保教育,使化学改革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得以有效满足。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化学所具备的融合优势,对与环保教育有效融合的教学模式加强研究,并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对教学的内容、过程等不断探索和实践,从而使学生环保意识提升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祖大鸿.初中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缺失性问题分析[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9(2):63-63.
  [2]李悦萍.谈环保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神州,2018(2).
  [3]胡俊祥.环保教育在初中化学中的有效渗透[J].小品文选刊:下,2019(5):1-1.
  [4]卓玲.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的策略探讨[J].教师,2019(22):90-91.
  (作者单位:四川省邛崃市平乐中学校611539)
其他文献
英语教学需要涉及听说读写四个层面,缺一不可.其中,听力虽然不是高考的直接考查部分,它却能够直接地影响学生其他几个方面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需要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让我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林的根本,美术作为文化的重要输出途径,其中包含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中职美术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中职美术教育进行改革与优化,将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育中,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美术;传承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越来越偏向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还需要着重提高学生的情感、知识、语感、表达等,通过将多种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期间,让学引思这一教学思想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它在促进学生知识把握的同时也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要想真正实现让学引思,自然需要让学生产生学习与思考的欲望。本文则对基于让学引思下的小学数学直观教学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让学引思;小学数学;直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2-0102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必
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的正向作用可让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班级管理一定是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的完美统一.情感教育的基础一定是真诚和信任.带着真
中职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为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采用创新的教学技术显得比较重要,要能和新的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提升.本文主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高中化学的核心知识模块之一,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在对学生进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部分内容的日常教学以及备考指导时,应当遵循一定的策略,在各个阶段严
课程标准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围绕学生展开,所以决定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依托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
摘要: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形势,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从创新的角度出发进行优化设计教学方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提升,需要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融入新的方法,所以积极心理暗示对学生学习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就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积极心理暗示的应用措施详细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与质量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纽.班主任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头戏,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艺术.当好班主任不容易,特别是当高三的班主任.由于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正处在独立心理、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