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镜成像原理体验器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uxiaoshen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背景
  万花镜是学生喜欢玩的一种玩具,如何才能让学生在亲身探究中理解它的成像原理?为此,笔者设想将平面镜制成屏风式,通过改变屏风的形状,让学生深刻直观体验镜子中的奇妙景象。科学原理
  利用了“扩一扩”“改一改”的发明技法,将平面镜制作成屏风,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万花镜成像”的奇妙景象。
  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使物体在屏风式的平面镜中多次成像,产生变幻效果。
  
  制作方法
  用不锈钢管焊接6个长1.5米、宽0.7米的镜框;
  划6块长1.2米,宽0.6米的平面镜,并将镜子用玻璃胶胶合在镜框中;
  在每个镜框底端各焊接一个万向轮,并将三个镜框用铰链连接在一起;
  在一个镜面上粘一根灯带即成。
  
  使用方法
  将两组镜框对面站立,并将一侧用可拆卸的铰链连接起来;
  接通灯带电源,人进入屏风之中,观察镜中的成像情况;
  改变屏风组成的形状,观察影像变幻;
  不断拉动屏风,使屏风移动起来,体验幻影移形的效果。
  
  改进点
  将万花镜的原理移植到屏风上;
  将电子灯带与屏风相结合;
  将固定式的万花镜改变为可活动式的、能变形的屏风,可以产生奇妙的镜像;
  可变幻的、无限延伸的“时光隧道”,身在其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使用情况
  很多学生和老师在进入“体验器”后,都惊奇地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发现镜子里出现了神奇的景象——镜子里出现无数个自己,当屏风移动变换位置时自己的像也出现了无穷的变幻,当带灯带的镜子与对面的镜面平行时镜子中出现了一条无限延伸的“时光隧道”,让学生惊叹不已。
其他文献
校外科技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实践和体验,它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形式灵活多样,并且一般都是由学生自愿参加,自主活动,所以校外科技活动能更好地因材施教,能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  策划和组织青少年科技活动是校外教育场所的主要职责。如何以兴趣为导向,吸引学生参加校外科技活动,努力办学生喜欢的校外科技活动,这是校外科技教育场所在开展科技活动时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也是校外科技活动是否有生命力,能否
项目背景    “区时计算”和“经纬网的判断”是初中地理初步学习、高中地理进一步要求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这一内容既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运用直观教具分层次、有条理实施教学,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果,是师生共同的愿望。为了解决这两个地理难题,笔者设计了多功能地理学习尺,破解了以上两个教学难题。构造及应用  多功能地理学习尺由主体尺、上转盘及定位结构组成。左侧为区时计算器。面板内添加了
真相追踪  地球温度升高0.74℃,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那么,0.74℃的升温是一种正常现象吗?地球气候变化规律是什么呢?0.74℃的升温,在气候变化规律中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它是否脱离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地球的温暖,来自于太阳。然而,地球在接受太阳辐射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向太空放射热量。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当辐射达到平衡时,地球的平均温度应该是-19℃,同时,昼夜温差巨大。但地球的大气层,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或听到“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的时候,都以为跟“中学”有关系。其实,这是一个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进行科學教育实验的项目,其意是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习。这个面向幼儿和小学生的项目,参与的机构和专家却很“大”:发起和参与的机构是中国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机构是法国科学院;参与的专家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有法国科学院的院士。2D01年,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