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霍耐特与弗斯特的正义批判理论之争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ei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耐特与弗斯特围绕正义批判理论发生了一场关于"承认还是辩护"的争论,这场争论在三个方面展开.在规范问题的理论传统方面,霍耐特延续了黑格尔传统,弗斯特赓续了康德传统;在不正义的内容解释方面,霍耐特认为不正义问题主要是指人们遭遇错误承认,弗斯特认为不正义问题首先是权力问题;在解放目标的指向方面,霍耐特追求一种伦理生活方式,弗斯特提倡获得辩护的社会基本结构.这场争论涉及霍耐特与弗斯特对西方社会不正义问题的理论回应,是霍耐特与弗雷泽正义批判理论之争的延续,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传统内部之争的当代形态.
其他文献
按照马克思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价值可以被区分为存在论意义上的价值和认识论意义上的价值.现代社会中出现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颠倒,也就是生存意义上的价值被忽视和遗忘,用认识论意义上的价值来代替生存意义上的价值,用可计算的价值来取代肉体体验上的价值.而这种取代是在人类文明史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了顶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文化的根源,它集中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危机.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苗头.对于人类文明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的反思,是我们哲学研究所面临的重
人与环境的匹配程度是影响员工态度和行为的主要因素,人与环境匹配问题在企业管理、心理和职业咨询等领域备受重视.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数字技术带来了人机交互、远程办公、数据监控以及虚拟雇佣等新工作情境,并引起了人与环境匹配的新变化.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需要通过提升组织韧性和数据意义挖掘能力,树立重视数据安全、企业与员工协同共生的管理理念,以及建立人机协同共生的认知,应对数字经济背景下人与环境匹配的新变化.
百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发展历经四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与我国革命实践发展紧密结合,呈现鲜明的革命导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紧密结合,既取得了一定成果,也遭受了严重挫折,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注重政治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相结合;新时代以来,党的政治建设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紧密结合,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呈现出创新性与实践性.新时代增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
建设健全乡村,需要政府之手、市场之手与社会之手共同发力.缺了任何一只手,乡村社会都可能患上"乡村病".近百年来,我国城市—乡村竞争事实上并不公平,城市凭借其有利地位持续汲取乡村资源,直接造成乡村社会与产业的空心化.健全乡村建设的目的是要建设自在自为的乡村社会,可分功能修复和功能维持两个阶段进行.政府之手是乡村功能修复的关键力量.第一阶段的任务当重在修复乡村功能,搭建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建设乡村快行系统,实现乡村社会结构再造和治理结构的优化,推动"城乡等值化".进入功能维持阶段,政府之手的作用在于相机抑
普遍直观和范畴直观建立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之上,本质直观才是纯粹形式范畴的真正体现,向本质直观的突进体现了现象学从描述心理学向超越论现象学的突破.借用胡塞尔在内时间研究中得出的新的意向结构,本文将表明,本质直观建立在多维的意向流形之中,相合推叠和本质类型是纵意向性构造横意向性的结果,本质直观中的本质概念只能被理解为横意向性上的同一性,而具体当下构造纵意向性以及活的当下的被构造维度则表明存在习性直观和本心直观的可能.从现象学运动的角度看,本质直观不仅激发了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循环的方法,其内含的习性直观和本心直观
农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甘肃省陇中地区B合作社产业发展进行考察,发现合作社产业发展是策略行动的过程.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合作社采取了“跑项目”“拉关系”“面子压迫”“利益诱导”等策略,获得合作社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之所以如此,与农村资源行政化配置、村庄的社会关系结构和村民的价值观念有密切的关系.农村合作社的产业发展,不完全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政治逻辑、社会逻辑和经济逻辑的统一.
村级形式主义与乡村治理体制变化有关.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随着行政对自治的消解,乡村关系从过去的二元结构走向了乡村一体化,行政体制产生的形式主义向下传导,在非科层官僚的村级领域发生形式主义问题.破解村级形式主义,需重建"乡政"与"村治"边界,回归村民自治的主体性与实体性.在操作层面,要调整乡村关系、构建行政力量下乡通道,避免村级组织被行政化,立足村庄特性,采取分类治理原则,建立与村庄治理目标匹配的村级组织.从体制层面寻求村级形式主义解决办法,在化解村级形式主义问题的同时,还会倒逼县乡两级减少形式化工作,
发展农村老年协会是生产老年福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举措.以浙江H村老年协会为个案,展现其从由政府约束到村庄建构的制度逻辑转化过程,构建出"制度逻辑集—组织特质"这一老年协会行动策略的解释框架.为了获取合法性和生存资源以走出逆境,老年协会的行动策略展现出韧性生存特征:退让性——默守社会稳定的限制型制度逻辑要求,保留生存空间;适应性——迎合村庄当家人的赋能型制度逻辑,只帮忙不添乱;策略性——操作乡土团结互助逻辑,吸纳社会支持.个案分析能从学理层面认识农村社会组织的韧性生存策略,理解多重
以理论分析为先导,并在测度制造业行业层面生产性服务业实际开放度基础上,计量检验了其对制造业GVC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GVC参与度提升有积极促进作用,从而表现出"固链"作用;第二,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度对制造业GVC不同参与方式具有异质性影响,具体而言,对前向参与度提升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对后者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强链"功能;第三,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GVC参与的影响,从具体作用机制看,主要通过分工深化等作用.因此,面临国内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形势下中国面临产业链外迁巨大
在传统比较优势逐渐式微的背景下,制度环境等新型比较优势对出口增加值的作用逐步显现,文章从制度环境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入手,利用2002—2014年间40个经济体双边——行业层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制度环境的提升有助于约束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贸易成本,对契约密集度较高行业的出口增加值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制度环境对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正向作用依次减弱;在选择历史时期人口死亡率的倒数作为制度环境的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