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鼻祖”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_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档讨论度颇高的真人秀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个题目取得很妙,很抓人,抓人的点不在于“姐姐”,而在于闪烁着古汉语质感的“乘风破浪”四字。在娱乐化的语境中,它营造出一种光明浪漫的英雄主义氛围,令人见之难忘。
  一个振奋人心的词汇,背后一定有着不同凡响的典故。对喜读文史的朋友来说,“乘风破浪”的出处倒也不算生僻——它来自南北朝时期的名将宗悫(音雀)。
  宗悫的名字不好读,名声却真不小。其身后两百多年的某个秋日,天才少年王勃登上滕王高阁,以“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的朗吟寄托一介书生的青云之志。另一位天才李白在人生至暗时刻,本能地祝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理想再飞一会儿。
  都说诗人有灵感之“缪斯”,作为锐意进取的唐才子们的“缪斯”,宗悫着实是他所处时代里的异类。首先,他是个叛逆的种子。尽管出身儒学世家,且从小就跟在叔父——东晋名士宗炳身边,也没能受到半点儿文化熏陶。“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在讲究门阀的南朝初年,和文质彬彬的族兄族弟们一比,宗悫活像白鹤堆儿里的一只山鸡——既不读书,也不修德,一天到晚总是短打装扮,只是弄枪耍棒,好勇斗狠,年纪轻轻就成为乡亲们口中不成器的典型。
  终于,叔父无奈,想问问这个莽儿到底有什么志向。宗悫此时大约是衔着一根草,或是提着一杆剑,轻飘飘又重万钧地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这真是一句非常精彩的回答,像诗,像梦话,像侠义小说里的台词,像燕雀听了只会笑的理想。一个终日厮混练武场的粗野少年,居然能说出如此有文学意味的金句来,真叫人拍案叫绝。只能说,英雄就是英雄,腹无诗书,气亦自华尔。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个“乘风破浪”的梦想,却把宗悫的叔父吓了一大跳。熟读史书的宗炳感叹道:“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这样的孩子,说好听点儿是有雄心壮志,但往反面想就是不安分之徒,将来要么建功立业大富大贵,要么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幸好,事实证明叔父多虑了,宗悫的命运是前者。
  元嘉九年(432),宗悫告别家乡,投宋文帝之弟、江夏王刘义恭麾下,开启了“乘风破浪”的行伍生涯。在江夏军府的十五年间,他从新兵蛋子成长为“一剑能当百万师”的将帅之才,拜上将军。曾经奚落宗悫的乡里人此时成了他的下属,宗悫“待之甚厚,不以前事为嫌”,丘八老粗难道还和秀才计较不成?
  元嘉二十三年(446),宗悫迎来了令自己名垂中华冷兵器战争史的高光时刻。彼时,已归顺刘宋王朝的林邑国(今越南南部地区)发生叛乱,宗悫请缨南征。林邑国王以举国之力迎战,并发动了“黑科技”兵种——身披铠甲的大象方阵,让刘宋军队吃了苦头。
  天时地利一项不占,如何对付这群雨林中的庞然大物?史书中只记载了宗悫的一句话:“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一个军事天才,在作战时也不走寻常路。宗悫想到了用百兽之王狮子来对付大象,听起来是个好点子,可两军对垒,上哪儿找狮子呢?宗悫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自己做!他让士兵们赶制出一批狮子模型摆在阵前,这下好了,任凭林邑国的“象骑士”们如何挥鞭喝进,大象们一见假狮子,都吓得掉头就跑。就这样,刘宋军队长驱直入,一举拿下敌国都城。
  在来之不易的胜利面前,宗悫再次展现出了一代名将的风范。《宋书》中记载:“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望着洞开的敌国国库,宗悫内心毫无波澜。金满箱银满箱,谁爱抢谁去抢吧,他的荣耀与兴致只来自胜利本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英雄的心像那浪峰上的光芒一样勇敢而皎洁。
  最后,再让时钟回到宗悫十四岁那年的一個夜晚。那时,他还是让众人一看就叹气的问题少年。在哥哥嫂子的新婚之夜,家中忽然闯入一群盗贼,打破了欢声浮动的良宵。宾客们没有一个能上前应敌的,历史的聚光灯第一次对准了未来的大英雄宗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谁说耍枪弄棒没出息呢?谁说“乘风破浪”是个不着调儿的理想呢?早在无数个中宵舞剑无人观赏的深夜,时代的风已经吹到了宗悫脸上。
  摘自《北京晚报》
其他文献
·夜雨·  夜浓如醇酒,白天暄沸的音乐都安静了,很多人早早在舒适的时空酣然入梦。就在远方,细密绵长、如噬桑叶的声音隐隐飘来。  夜雨的脚步轻缓低沉,有时,她不喜欢喧嚣的节奏与鼓点,从而失去庄重与古雅的真实。她从容淡定,就像蚕吐出纤细的丝缕,从天到地,慢慢编织清新的锦缎。细雨从树的绿冠到脚下的草叶,从屋檐的黑瓦到门前的凹凸不平的石阶,从没有睡眠人的心底一直流向睡梦中的游子心灵深处。  我喜欢听夜雨,
湘菜,以马王堆汉墓中竹简“菜谱”为证,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它包括湘江流域、洞庭湖区、湘西山区3三个地方风味特色,以酸辣、焦麻、鲜香、脆嫩为主,主味突出,浓淡分明,风味独特,造型美观。  湘菜烹调讲究的是:一是选料认真——植物性原料要鲜细嫩艳,气味清香;动物性原料要鲜活肥壮,分档取料。二是切配精细——条片丁丝,整齐划一;主辅搭配得当,色彩鲜艳美观。三是烹制讲究——不仅炸炒熘烩,烹法细腻,而且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话,但我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倒是至少能给我以某种安慰——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  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从何写起。  八年时间里,我总是怀有这样一
所谓科学饮食观,就是以人为本,以健康为目的,根据人体的需要和客观条件而形成的合理的饮食观念。其基本要求可概括为多样、适量、协调、均衡、规律、卫生、节俭。针对目前大众饮食存在的不科学现象,坚持科学饮食观应重点搞好“调整、维持、控制、增加”。  所谓“调整”,就是调整3餐进食比例。  我国居民曾有过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经验总结。“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有一定道理。但现代生活打乱了这一规律,形成了早
“喃咪”是傣族语,“咪”的意思是搅拌或拌合。傣族的“喃咪”都是用多种材料拌合而成的像酱一样的糊状食物。傣族的“喃咪”也和酱一样起佐餐、调味的作用。将“喃咪”称为傣族的酱食,主要取《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第三个意思,即“像酱的糊料食品”。  傣族生活在亚热带地区,受自然环境影响,喜食酸食生。“喃咪”是傣族佐餐之物,也就充分适应了这种口味特点的要求。“喃咪”的制作也都表现出食生、食酸的特点
冬季是一个万物凋零、阳气渐衰的季节,此时人体末梢小血管收缩,血液微循环阻力增大,气血凝滞。往往会出现一些诸如头痛、全身酸痛、痰白等症候。因此,这一时期的滋补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求精气内储,健体强身。  肾是人体活动的源泉,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冬季当以补肾,它可以滋养五脏之阴,生发五脏之阳。以温补肾阳、培本固元、强身健体为原则。现代营养学认为冬季保健膳食一般应含有高于平时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
多暖的光  自那明亮的海灣  桅樯,像云杉  缆索的静息,在晨霭中  那儿,溪水潺潺,入海  在小桥边,一管长笛  远处,在古代废墟的拱门下  你看见一些走动的细小身影  一个戴着红巾  有树,城壁以及山峦  在清晨时
我的童年梦想是长大了做一个大画家,生活的潮流却把我引向另一个行业,成为一名厨师,这可是我从小没有想到的,我是那种随遇而安的人,但我不是一个自甘平庸的人,只要一有时间,我就看书,画画。当然,这些从生活的角度而言,它只是我的副业,人生不能主次不分,那样可能什么事也做不好,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有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因素,我也一样。在我从学徒到成为一名特级厨师,受到多位南京烹饪界前辈的帮助和引导:罗照顺先生、叶
婴孩还感觉不到自己的灵魂,因为他们还没有经历过在成人身上常常发生的那种体验,即在内心同时有两个不和谐的声音在讲话。  一个说:自己吃;而另一个说:送给讨要的人。  一个说:要报答;而另一个说:要索取。  一個说:相信别人的话;而另一个说:要自己思考。  人的年龄越大,就越常听到这两种不和谐的声音:一个是肉体的声音,而另一个是灵魂的声音。习惯于倾听灵魂的声音,而非肉体的声音的人,将过上好日子。
唐砚青  重庆工商大学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90后文艺青年一枚。闲时爱游山玩水,用文字与图片记录世界上的美好瞬间。青春短暂,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我选择以文字来留住那些珍贵的画面、记忆,和心中时常涌起的、五味杂陈的思绪。  “滴滴滴滴——”刺耳的闹钟声响彻房间,我熟练地按下关闭键。起床、更衣、洗漱……揉揉惺忪的眼,我呆呆地望着镜子里的自己,眉毛稀疏而杂乱,嘴角习惯性向下挂着。  今天的城市依旧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