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不可透支“信任”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ny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览群书》编辑部:
  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许,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一时间,天津牵动着千万人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种救援力量陆续奔赴现场,驰援天津。与此同时,有关爆炸事故的信息满天飞,不由分说地冲进人们的视野,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更是异常活跃,祈愿者有,问责者有,披露消息者有,朋友圈几乎天天被天津爆炸事故刷屏,人们接受着海量的信息。
  诚然,自媒体在爆炸事故一发生时,就为我们提供了爆炸时的视频信息,让我们了解到了事故的严重性,自媒体广发传播的“世界上最帅的逆行”让人感动不已,“总理不到,没人指挥”也让人反思良久。
  然而,在自媒体时代,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每一个人都在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简言之,有事实,也有谣言。
  爆炸发生后不久,很多自媒体就开始传前两批消防队员全部牺牲的消息,让人心中一紧。随后又看到另一条消息:“方圆一公里之内已无活人”,悲伤不已。但,仔细想想又觉不对——1945年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也不敢如此妄言。渐渐地,当各种关于遇难人数的谣言充斥网络时,笔者已经见怪不怪了,“内部消息”也总是层出不穷,反倒不那么让人相信了。13日上午,天津市某官员殴打CNN记者的消息传出,固然让人气愤,我们不禁要问,各个媒体的记者挖空心思都进不到现场,这些“内部消息”提供者,你们的消息是怎么来的?
  除了“假”新闻,还有些消息实在是毁三观:华强北商城官方发出“相信大家都被天津爆炸事件惊吓到了,快来买台手机压压惊吧”营销微博;“您的快递已被炸飞”、“您的车已被炸完”等低俗笑话层出不穷;更有甚者,谎称自己父亲在爆炸中身亡,骗取3700多网友打赏,等等。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着实使得消息鱼龙混杂,让人真假难辨,透支着人们的信任。
  自媒体如此,专业媒体机构如报纸、电视台,又如何?主流媒体可以提供真实的信息,但是流程复杂,审核严苛,致使天津“无新闻”。事实上,爆炸发生后,天津传统媒体的记者第一时间就奔赴了现场,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播发,引发公众的强烈质疑,自媒体也借机炒作,让当地传统媒体形象一落千丈。与此同时,对于这次爆炸事故,获取权威信息的新闻发布会问题层出,“不清楚”、“不知道”、“待了解”等含糊不清的回答,为自媒体传播谣言提供了机会。“权威发布一旦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16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天津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强调。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应在灾难报道时,简化流程,形成灾难报道应急机制,在保证真实性的同时,加快速度,加大深度,在谣言之前告知受众,勿让谣言领着跑。及时传播真实的信息,不让“谣言满天飞”,是传统媒体职责所在。
  同样,不造谣,不传谣,也是自媒体在灾难发生后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自媒体如果只是求快,传播一些未经证实、主管臆测的消息,会不会让受众一想到自媒体,就与谣言联系起来?如果任其公信力大打折扣,到公众都不相信了,再快再吸引人又有什么用?所以,重大事件报道不仅是自媒体发展的机遇,也是对自媒体诚信意识和科学素质的挑战。自媒体要提升公信力,也需树立“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理念。在真实性这个问题上,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拥有一字不差的“共同语言”。
  以下列举我国和世界不同时期有关新闻真实性的表述,以资借鉴:
  民国时期制订的《中国新闻记者准则》第四条规定:“新闻记述,正确第一。凡一字不真,一语失实,不问为有意之造谣夸大,或无意之失检致误,均无可恕。”《报业道德规范》第二项第一条:“新闻报道以确实、客观、公正为第一要义。在未明真相前,暂缓报道。”
  1925年,毛泽东在写《〈政治周报〉发刊理由》时明确提出:“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政治周报》的体裁,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之叙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对于反革命派宣传的辩论。”
  刘少奇1948年10月2日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提出:“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加油加醋,不要戴有色眼镜”。
  陆定一1943年9月1日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全面地论述了事实与新闻的关系:“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
  1984年6月26日至7月1日,中宣部召开了全国新闻真实性问题座谈会,会议纪要提出“要在新闻界开展维护新闻真实性的活动,把杜绝失实,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问题,作为新闻单位整党的主要内容之一”。
  1991年1月19日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要求新闻工作者“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强调“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实情,讲真话,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
  联合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制订的《国际报业道德规则》第一条规定:“不得歪曲或隐瞒事实”,第二条是“不得以谣言当作事实。”
  美国记者协会制订的《新闻道德准则》中规定:“凡报道不正确,不完整者,非任何借口所能辞其咎。”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制订的《报业准则》第四条规定:“凡一切新闻事业,当以对读者之诚信为其基础,故必须诚挚、忠实与正确。报纸为争取读者之信任,不论任何情形,都要力求正确。”
  日本新闻协会制订的《日本报业准则》第二条规定:“报道新闻之基本守则,对于所叙述之事,必须正确与信实。”
  读者 秦浩
其他文献
大约在七八年前,我还没有退休,在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任主任,在新闻中心内部的一次评奖会上,第一次看到了柴静的现场报道。超乎年龄之外的成熟与镇定,超乎一般女性的持重与深刻,令评委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她是“小敬一丹”,也有人说她像《焦点访谈》栏目的女记者赵微。当时我说了一句话,被几位评委指责为“心术不正”。我说,这个女孩在新闻现场的眼神,五分认真像记者,五分纯真像“情人”。  来到央视十年间,柴静在《新闻调
张中行先生临终前不久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想到老年期这么快就过去了。”我觉得,这真正体现了哲人的深刻。  人老,只说明年纪的多少,并不说明他就没有年轻时的雄心、作为、欲念和追求。只要他身体健康、思维活跃就足够。“没想到老年期这么快就过去了,”就是把老年、中年、壮年、青年、少年等同排列为人生的不同阶段,每一个阶段,人们都可以身体力行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并不因为阶段的不同,就有了可以做或不该做之分。但现
多年以来,在社科类图书中,政治学著作的出版一直不尽人意。一方面是引进的乏力;另一方面则是原创的不足。而2014年,至少因为两本书的面世,使得2014年的政治学著作的出版一改颓废之气,显得生气勃勃。这就是引进版中的《独裁者手册》,以及国内学者原创的《民主崩溃的政治学》。  《独裁者手册》的作者提出,对于掌权者而言,掌握自己的权力才是他们考虑问题的第一要素,政治领袖和商业精英都是如此。在国家与公司治理
知识分子究竟该如何统一好安身与立命的问题?知识分子的“命”究竟何在?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塞的说法,“知识分子是为理念而生的人,不是靠理念吃饭的人”。他是想强调知识分子作为“理念人”的独特品质:“批判精神和不受束缚”。(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页)在科塞眼里“知识分子只有保持批判能力,与日常事务保持距离,并养成对终极价值而不是眼前价值的关注,才能够最充分地尽职于社会”,正因为此
童年在每个作家的书写记忆中都占据了很大的份量,它是作家笔下最生动的描述,也是作家书写过程中挥之不去的灵感来源。杜拉斯曾经说过:“一切都源自童年,我之后看到的毫无用处。”童年的记忆和经历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作家出版社本着“一切都源自童年”的理念创立了“作家小书房”品牌书系,希望那些曾在世界儿童文学发展史和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史上看到过的闪光瞬间,也能在我们身边,再次发生。  “最有魅力的后现代主义大师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波士顿马拉松比赛属于世界六大马拉松赛事之一,也是最古老的马拉松比赛,近年来报名参赛的选手都在2万5千人以上,同时也会吸引大约50万观众为之摇旗呐喊。2013年4月15日,第1 17届波士顿马拉松比赛遭受恐怖袭击。  由于美国媒体透明度高、跟进速度快,加之当代自媒体的极度发达,此次爆炸所造成的恶果很快就见诸网络。  从4月18日晚上9点多以后,我在家中就能听到远处的警笛声不断,但那
近日阅读了封杰新出版的《京剧名宿访谈·续编》,不禁感叹:“封杰真是个有心人。”  说他“有心”,因为他身为《中国京剧》杂志编辑部主任,每月一刊,繁忙程度,可想而知。但他在完成第一本42位艺术家的采访之后,很快又采访到43位老艺术家,出版了《续编》。因为他有志于此,他就可以见缝插针,忙里偷闲。借助组稿和戏曲活动,广泛接触老艺术家。这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大艺术家,也有鲜为人知,甚至是被遗忘的角落,他能发隐
关于地域文化与唐代文学的研究在学界一直是研究热点,李浩、戴伟华、胡可先、王志清、李德辉等学者均发表过极有分量的著述,这些著述本身不仅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上不断创新,而且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李娜所著《唐代关中生态与文学》则是将特定地域的山川风物与文学活动结合起来,沿着地域文化研究之理路不断开拓的新成果。  研究视角:复原本土特有的唐代生态文学图景  《唐代关中生态与文学》以文学视野对唐代的生态文明
初识杨立新是从他的《看启功大师兄柴德赓先生的书法》这篇博文开始的,阅后感到他于书法有甚深的研究。杨立新是新闻学博士,现供职于人民日报社,整日与文字为伴,有多部学术著作面世;同时他还是书法博士,写一手漂亮的大字,对文字学、书法以及文史等都有过系统研学。  我时常浏览杨立新的新浪博客,喜好他的用词,既有古典文学的底蕴流露,又有当代流行词汇的巧用。单看书名就可深思片刻,“尖叫”——惊叹而忘乎失声。看到错
2021年1月八省联考语文学科文学类文本阅读较以往考试有较大调整,首次出现双文本阅读,第9题出现一道全新题型,即结合两则文本写评论要点。此题省均分极低,考生不知如何下笔,老师看到试题也很茫然。下面笔者就此题如何思考拟出答题要点作简要探究。   一、新题型是新课改理念的贯彻落实   1.新题型符合国家新课改标准要求。2021年高考是《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标准(2017年版)》实施的第一年,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