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放式课堂教学是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的。实施开放式教学,不仅是教育思想的更新,更是课堂教学的变革和发展。应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从开放教学目标、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方法、开放教学评价以及开放教育观念、开放教育时空、开放教学环境、开放师生角色、开放学习方式、开放课堂练习、开放作业形式等方面入手,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开放式 教学 探究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教育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与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整合,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激发其学习兴趣,自主建构其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当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个性张扬、和谐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应用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赋予教学内容以新的活力。
  一、开放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人的基本特征,包括独立自主性、积极创造性、自觉能动性。学生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开放式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探究者,而不是被灌输者、被动接受者,因此开放式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合作性原则。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开放式教学顺利实施的途径之一。开放式教学注重集思广益,提倡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彼此尊重、学会表达,通过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3.开放性原则。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运用过程是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为学生张扬个性,发挥学生主体性提供充足的施展空间,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提倡学生多渠道、多方法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性、批判性、求异性思维,不用标准性答案禁锢学生思维。
  4.生活化原则。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灵活地运用这一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可以通过组织各项开放陛教学活动,巧妙地捕捉现实生活中数学教学素材,从而让学生从所熟知的生活中发现数学规律,探寻问题结论,增强主动探索的学习欲望。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习的能力
  数学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利用教师提问题,学生寻找解题方法的方式进行教学互动。教师可以依据教学课程的内容,提出适当的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利用合理的方法得出结论。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参考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逐渐形成r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了主动对知识进行研究的态度,町以适时的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生活中鱼数学有关的问题很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问题的实质性,选取有价值的开放性的问题。如数学教学中有关线段长度的知识点,可以提问学生“用一根尺子,可不可以量出教学楼的高度?如果可以,用什么方法”,这个问题就在学生的身边,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创造力的潜能.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 活中的价值。还可以将这个问题延伸一下,让学生用别的方法计算教学楼的高度,有的学生说,从搂顶放下一根绳子到地面,量绳子的长度,还有的学生说先量一个台阶的高度,再乘以台阶的数量等.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创造性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提出的问题还应考虑让学牛通过探索得到答案,如讲解长正方体、圆锥柱等知识内容后提出问题:对于非方非圆的物体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学生对这个问题一时没有了方法,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爱迪生量玻璃灯泡的故事,学生受到故事的启发,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排水法等方法,学生在探索的同时激发钻研的精神,很多学生在研究问题方法时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和巩固,如学完百分数的应用,将百分数的应用设置成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自己拟题,通过实践证明百分数的作用和应用的途径,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查找,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
  三、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实施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应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应灵活运用多样化的开放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创设开放教学隋境。经过大量教学实践证实,教师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其次,运用探究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探究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契合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探究教学活动,着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在探究学习中发现数学规律,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再次,实行变式教学。变式教学是指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角度、不同情形的分析,从而揭示不同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通过采取一题多解、多题重组等方式,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新鲜感,保持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最佳学习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加强了对基础知识的深化,注重了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通过开放式教学法转变了传统教学单纯灌输的局面,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烈巧.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开放性教学[J].现代教学.2008(05)
  [2]李可新.小学数学教学设境激趣浅见[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9(09)
  [3]张利.充满智慧的数学课堂导入举隅[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3)
  [4]次仁措姆.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主体性浅析[J].才智.2010(23)
其他文献
目的: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病理特征,其病因较为复杂,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癌变颇高.导师姜惠中教授通过长期的妇科临床实践,以祖国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药学研
【摘要】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无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而非智力因素中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学习兴趣 实验 学
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时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或者是综合试题,不少考生遇到此问题时,很难找出正确答案或答案不完整,经本人总结归纳,有以下几种形式,仅供参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期刊
[摘要]从培养“说”的能力、培养“听”的能力、培养“评价”能力三方面,提出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农村孩子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制约,信息闭塞,交往相对受到限制,普遍表现比城镇孩子羞涩怯懦,面对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表现出面碘不安的神情,有的羞红的脸直烧耳根,不敢正视对方,不敢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有的不知道
期刊
摘要: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而有效提问的关键是在于课堂问题的优化合理的设计。但是在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政治课堂 有效问题设计 趣 巧 悬 精  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为了上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几年来,我们深入学习现代教学论思想,钻研各种教学方法,结合我们自己 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试验。在此过程中,我们力求博采众长,广泛汲取营养,坚持实践第一
期刊
目的:  通过观察夹脊电针对炎性痛大鼠脊髓P物质的影响,初步揭示夹脊电针的抗痛敏机制.  方法:  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单发关节炎(MA)大鼠动物模型.选用雄性Wistar大
[摘要]:思想政治创新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关系着全民的道德水准,因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在思想政治创新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符合时代与国家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 思想政治 创新教育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其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辩证唯物土义世
该实验采用"套枷锁"法制造肝气郁结证大鼠模型,对其免疫器官重量、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Ⅱ、血浆皮质酮等免疫、内分泌指标进行检测,并应用保神开郁冲剂对其进行调节.实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