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f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通报》2012年第2期,王志成老师的《再论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文章,通过分析金属棒静止和运动时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得出安培力就是所有运动电荷的洛伦兹力的矢量和,运动电荷包括自由电子和金属正离子.笔者认为这样阐述是不正确的.1 反对的论据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浮力一直是初中科学中的一个难点,而学生对浮力产生的原因就更加难以理解.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的P74页用如图1的装置来加以说明,把一个两端蒙有橡皮膜的圆筒放入水中,图1(a)水中橡皮膜凹凸情况相同和图1(b)水中橡皮膜的下表面凹陷的程度比上表面要大,从而说明液体作用在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然而这样的装置最大的缺陷就是实验现象不明显、可视性差,橡皮膜凹陷程度在
2012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第14题是一道关于在实际情景中考查动能定理和能的转化与守恒的应用试题.由于轻杆这个物理理想模型的存在,再加上小车对弹簧做功这个隐含条件,给试题增加了难度,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还原出物理模型应用物理规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道情境新颖、有很好区分度的试题.  题目 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1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
春节后的一天,吃过午饭,我和妹妹、大伯还有爷爷一起去耕地.到了地里,爷爷把两头大牛套上犁就开始耕地了,我和妹妹则在地边逗小牛.rn小牛长着一身黄白相间的圆点花纹,头顶上
在201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的新课程版和大纲版中各有一道题目涉及到“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这一问题,原题如下:  新课程版第21题: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1-dR B.1 dR C.(R-dR)2 D.(RR-d)2  大纲版第25题:一单摆在地面处的摆动
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了这样一类题目:它们涉及到大学物理中的内容,在高中没有学习,无法利用高中的解题方法求出结果,是“超纲题”.考生初次接触到这种题目,感到无从下手,有考生会想这些东西只有参加竞赛培训的才能做,有的则只能胡乱猜想一个.下面通过对这些题目的赏析,探索应对此类问题的方法.  高考真题1 (2008年北京卷第20题)  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
2012年10月22日至10月24日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东洲中学举办了江苏省初中物理优课评比暨观摩活动,两天内全省13市27位优秀教师代表展示了《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电能表 电功》、《磁体与磁场》四课的精彩课堂教学.笔者深深地被他们富有创新的精彩设计所震撼,在此选择部分教学片段与读者分享.  片段一:《光的折射》中折射概念的引人  师:物理离不开实验,实验离不开观察,请看视频——播放参赛者课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情景创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为了趣味性而忽视情景创设的真实性,刻板运用教材内容而不符合真实情景的需要等。教师应针对以上问题创设相对完整、恰当、真实的
《物理教学》2012年第5期刊登了“看得见的地球自转”一文,文中首先介绍了傅科摆实验,然后写到:  现在,我们做两个类似于傅科摆的实验.  实验一 取直径为50 cm的白色搪瓷面盆1只.用特种铅笔,在面盆边缘沿顺时针方向每隔30°做一标记,将其12等分,分别为0°、30°、60°、90°……  为了防止外界振动和干扰,将盛满清水的面盆置于底楼的水泥地面上.  取一张吹塑纸,用刀片剪裁成宽0.1 c
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这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讲授法进行变革,深入开展“讨论法”更有利于实现“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然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