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学模块教学 推进职校教材改革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x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破数学知识的传统体系,开发具有适合职教特色的数学教材,是近年来职业学校数学教材改革与建设的重要课题.要培养具有数学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合格人才,就必须构建数学教学的模块结构,从学生的能力本位出发,实施有区别化的智能教学和特长培养,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一、数学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功能及制约其功能发挥的主要矛盾
  数学兼有科学与技术两种性质,具有解决多种问题的潜在功能.特别是对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具有以下功能:
  1.为各专业服务的功能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其应构建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知能结构.学生必须具有与其专业相适应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如企业管理的《统计学原理》课的教学,就需要学生掌握数学概率与统计方面的知识与应用等.
  2.培养学生素质的功能
  职校数学教学不只是给予必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知识的手段,还要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同时要使他们形成一种思想品质,像善于抓住本质,灵活变通迁移,主动创新开拓,能动克服负迁移等,以此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要发挥数学课在职业教育中的两大功能,在教材改革中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矛盾:
  基础性与专业性的矛盾.鉴于数学课能为学生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继续受教育奠定知识与智力基础,因此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符合职业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要求.但职业教育又是一种专业教育,其专业课、实训课应占主要地位,而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训更强调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这样留给数学的教学时间就不多.只注重能力本位的培养而忽视了基础知识教学,学生在校期间数学课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更不用说增加一些与其专业有关的内容而发展学生的本位能力了.
  公共性与差异性的矛盾.鉴于数学课的服务功能,数学教学应该面向职业学校的所有专业,体现其公共性.但不同的专业对数学课的要求有所不同,特别是文科类专业与工科类专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而同一所学校各专业往往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诸多困难.
  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矛盾.职业教育的层次和培养目标决定了数学教学应对全体学生有一个统一的基本要求,以体现素质教育的整体性,但学生的个体情况千差万别,特别是数学能力差异更大.教育层次的固定性和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必然成为束缚学生发展的桎梏.
  如何根据不同个体,实施有区别化的智能教学和特长培养,是职校数学教学和教材改革必须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构建职校数学教材的“2×3”模块结构
  为解决上述三个矛盾,必须打破传统教材的单一模式,构建职校数学教材的“2×3”模块结构.为此,我们根据教学实际,实行以模块教学为课题,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新的教改实验.
  1.“2×3”模块结构的涵义“2×3”模块结构是指对数学教材进行二维横向设置和三维纵向构建,形成两个横向和三个纵向模块.两个横向模块指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其中前者的内容涵盖职校各专业都必需的基础知识,体现基础性和理念性,后者供不同专业使用,其内容可根据专业需要来设置,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三个纵向模块就是层次有高到低的基础模块、扩展模块和研究模块,是对横向模块的三层产供销设置.其中,基础模块面向全体学生,为必修模块;扩展模块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模块面向那些很有潜力或对该课程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后两个模块均为选修模块,其考查成绩可作为学生数学成绩的加分因素.
  2.“2×3”模块的功能意义上述通用模块的教学主要体现对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功能,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功能.专用模块在教学中的主要功能是专业课提供学科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作为“职业人”的初期塑造.横向模块的这种二元设置,有力于解决“基础性与专业性”和“公共性与差异性”的矛盾.在通用模块保证相对稳定的基础性和公共性的同时,专用模块采用“小而灵”的形式,满足不同专业的需要.三个纵向模块的构建,则是为了解决“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矛盾,以便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构建基础、扩展、研究三个模块,正是为了改变传统数学教材的单一模式.在基础模块保证“整体性”的同时,扩展模块和研究模块,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适其所,各获其益.
  经过几年来的改革探索,笔者认为在职业学校实行数学的“2×3”,“2×3”模块教学是一种比较符合职校实际的课程结构.通过构建“2×3”模块结构教学,利于学校根据不同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选择课程,较好地解决不同学制、不同专业、不同个体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
  (责任编辑 邓国勋 特约编辑 韦克兰)
其他文献
一、选择“三情”主题教学的意义    1 “三情”主题教学  苏轼诗词,从情感分类,理想之情、兄弟之情和爱情这“三情”在其中体现得非常鲜明,每一类都有大量的经典之作。而且,针对这三种感情,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都有生动的小故事。因此,以此为切人点教学,能够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苏轼的人生并学会鉴赏苏轼作品。首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特征,然后再按照每首诗词的特点选择重点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储量达2600多亿吨,褐煤储量位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六大煤电基地之一。然而,由于锡林郭勒盟地处干旱缺水的内陆地区,资源性缺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十里加汗区带上古生界高产气层与低产气层、(含气)水层共存分布,目前对其气水分布的特征、规律及影响因素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为此,统计分
人文作文是立体开放的一个系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作多样不同的观照和把握。    一、作文教学人文化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改提出新的要求是“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人有人文。我们认为,人文作文至少应该包含人本观念、个性观念和发展观念等基本内涵。  内涵之一:人本观念。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
自高中进入新课程以来,吉林省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这套教材为了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照本宣科,知识不再是以单一的文字方式呈现,而是由文字、读图思考、案例、活动等多种方式共同构成
作为一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传承的百年老校,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立足自身优势,整合各方资源,优化办学结构,强化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升格成福建商学院
为指导四川盆地安岳古老碳酸盐岩特大型气田有利储集相带的展布预测,从构造和岩相古地理分析入手,结合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和地震资料,重建了该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岩相古地理及
生:云雀!生:我喜欢云雀!……在教师打开ppt显示云雀图片之后。同学们手指着屏幕,一片快活的叽叽喳喳声此起彼伏。
新的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实施带给中学教育一个新的变化,中学音乐作为中学基础教育课程之一,在这次课程改革实践中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
英国国家平衡点(NBP)开创了以虚拟交易枢纽为核心的市场运行和定价机制,并为欧盟构建一体化的自由天然气市场提供了区域市场的范本,研究英国天然气市场的运行机制,有可能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