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膀胱灌注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影响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提升TUR-BT术后膀胱灌注患者依从性中延续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120例TUR-BT术后患者,均于我院接受膀胱灌注治疗,随机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依从性9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结论: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明显提升TUR-BT术后灌注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灌注;依从性;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膀胱癌为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当前临床针对该疾病主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术后易复发。在术后开展膀胱灌注治疗,能够控制疾病复发。然而因为术后需要长时间治疗,很多患者在半途放弃,并且灌注后会有尿痛、血尿、尿不尽等不良反应,大幅增加生理和心理压力[1]。膀胱关注费用较高,很多家庭难以完成治疗,进而增加疾病复发病率。延续护理将护理措施进一步应用在患者出院后,引导患者积极治疗,提升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降低复发。本研究选择收治120例TUR-BT术后患者,均于我院接受膀胱灌注,对其中部分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收获了良好效果,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120例TUR-BT术后患者,均于我院接受膀胱灌注治疗,随机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常规组包括女12例、男48例,年龄范围35~73岁,平均(53.4±8.7)岁。实验组包括女13例、男47例,年龄范围33~75岁,平均(53.2±8.3)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后膀胱灌注治疗。常规组接受传统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延续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构建持续性护理小组。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和护理人员成立护理干预小组,执行膀胱灌注患者后期护理和治疗工作,记录患者护理和治疗信息,关注患者术后依从性。第二,建立膀胱灌注档案,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和治疗信息。为方便患者和医生记忆膀胱灌注时间,制作膀胱灌注治疗卡,上面分别写明灌注时间,治疗注意事项,提升患者依从性,保证治疗安全性和疗效。第三,告知患者定期复查。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告知患者及时进行灌注治疗和定期复查,保证疾病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概率。第四,电话随访。灌注后3天开展电话随访,掌握患者症状和不良反应情况,制定解决方案。耐心解答患者问题,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缩短康复时间。指导患者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减轻身心压力。第五,建立联络群。建立术后膀胱灌注微信群,患者通过微信进行交流,使之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护理人员定时推送疾病相关知识,满足患者的信息需求。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具体包括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健康、总体健康。对比两组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依从率=1-不依从/60×100.0%。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 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两组依从性对比
  实验组依从性9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见表2。
  3讨论
  灌注治疗应用于膀胱癌手术患者,能够明显减少疾病复发,但需针对患者实施延续护理,保证术后灌注效果[2-3]。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将传统护理服務延伸到患者出院以后,通过相关措施指导患者进行灌注治疗,在了解患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教育[4-5]。同时还通过说明坚持灌注治疗的重要性,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疗效[6-7]。
  本研究针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中小组对膀胱灌注患者进行周到和细致的护理,告知患者定期复查、并建立微信群、电话随访等,及时帮助患者解决困难和问题,提升依从性,患者认可度高。结果显示,实验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依从性9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可见,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明显提升TUR-BT术后灌注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瑞霞,韩瑞敏,陈立坤. 苦参注射液联合延续护理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疗效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4):1601-1603.
  [2] 刘倩. 对35例术后接受膀胱灌注化疗的膀胱癌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2):246-248.
  [3] 陈林芝.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肿瘤术后卡介苗膀胱内灌注预防复发中的应用探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4):607-608.
  [4] 姜小琴,谢轶,赵绮雲,等. IKAP理论延续护理模式对膀胱灌注病人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9,17(4):495-497.
  [5] 李晓. IKAP理论延续护理模式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中的应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9):3320-3323.
  [6] 史文红. 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西南军医,2017,19(5):470-472.
  [7] 吴璇,郭巍,宋瑶,等. 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7,7(16):188-191.
其他文献
摘要:总结了1例回肠造口术后切口感染及造口旁毛霉菌感染重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对创面局部抗感染治疗,有效管理造口周围创腔的渗出液,应用自制半密闭性的造口袋收集造口排泄物,利用防漏材料有效隔离造口与伤口,避免大便污染创面,保证创面负压吸引的密闭性,加强心理护理。通过多学科会诊,配合全身应用两性霉素B抗真菌、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有效控制感染,创面情况好转。  关键词:回肠造口;毛霉菌感染;创
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的规范化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总结了我科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58例,对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实施规范化护理配合。 结果:手术配合有序,无感染病例发生。结论:规范化的手术配合是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 玻璃体腔注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治疗效果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160例PSD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对照组(C组)和循证护理组(EBN组)。C组采用神经内科一般护理,EBN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治疗效果和心理健康。结果:EBN组有效率为92.50%,高于C组的75.00%(P<0.05);EBN组误吸发生率为12.50%,低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在接受CT增强扫描的高血压患者中预防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相关措施,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本院接受CT增强扫描检查的高血压患者,共计入选48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发生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总结相应的预防以及护理措施。结果 本研究入选的患者中共有5例发生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占总人数的10.42%,其中轻度患者共有4例(80.00%),中度患者1
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护理的干预的要点与价值。方法 于2016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选取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病例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NBNA评分、生命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的N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立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肝胆管结石为临床常见胆道系统疾病,据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1],肝胆管结石于亚洲地区较为常见,患病率高达3%-21%,早期临床病理表现不显著,隐匿性较强,极易被患者所忽视;于临床检出时,患者伴有明显疼痛情况,因病灶生理结构的特殊性,结石根治难度较大,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临床首选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责任制在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0月到2020年5月共计80例肝胆疾病患者进行探究,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个小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性的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护理责任制护理,观察两组的实际护理效果。结果:根据两组实际的护理情况对比可见,观察组护理效果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展对肝胆外科患
摘要:目的:研究在甲亢患者中使用心理干预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94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7),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降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显著提升,数据差异明显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当前,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空前改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生活水平得以提升的同时人们的饮食习惯却未见改善。在平时的生活上,有很大一部分人会有胃胀消化不良的感觉,轻重程度不一,症状表现不大的会影响到食欲,而严重的情况对生活及工作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去护理胃胀消化不良,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是当
摘要:目的 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收的急性心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全部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纳入患者50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优化了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抢救时间及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抢救效果好于对照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