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痴》教学设计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qq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2个成语,先让老师测试一下你们是不是已经能熟练地认读这些成语了。(幻灯出示12个成语)开火车读成语。
  同学们掌握的很好,那么成语所表达的意思你能正确理解么?让我们做一下练习。(幻灯出示连线和填空)
  二、进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幽默这一版块《书痴》一课,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这个题目很有趣,同学们痴是什么意思?那什么样的人叫书痴呢?
  这节课和我们以往学习的内容有点不同,他是有一组漫画和12个成语组成的,同学们一定会奇怪了,那我们怎么读啊?不用着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把这六幅图读懂,只要你大胆的张口,积极的交流,你这节课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你们有信心么?
  好,让我们来看第一幅图。
  教师引导:图上画了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要把话说完整。你怎么读懂的?怎么看?板书:仔细全面 准确理解
  真是简单啊!让我们在来读第二幅图。
  图画是有限的、静止的,不可能把事情完整的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图意把故事想清楚,在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体会它要表达的幽默。板书:合理想象 体会幽默
  同学们真是了不起,我们继续看下一幅图,通过我们总结的读图方法试着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不错我们继续看第四幅图,注意我们这节课还学习了12个成语看看你能不能运用上。
  真是有趣啊,让我们继续一起看看第六幅图画了什么。
  同学们老师要表扬你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能够自己总结方法读懂了这六幅漫画,多了不起啊!是啊,只要你能做到仔细看图准确的理解通过合理的想象就能体会其中的幽默。你们多聪明啊!
  刚刚我们是一幅图一幅图的看现在我们把这个故事连起来看一看,你已经能一幅图一幅图的看懂了,那你能不能把这一组图完整的说一说?谁想展示一下你今天的学习成果呢?有信心吗?谁准备好了?
  三、教师总结
  是啊,读书能给我们带来乐趣,让我们充实,英国的哲学家培根就说过这样一句话,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幻灯出示)请同学们齐读。
  四、布置作业
  《父与子》的漫画给了我们快乐,让同学们在笑声中知道了读书的乐趣,老师也希望聪明的你也能成为这样一个爱读书、读好书的人。今天的作业就是继续坚持每天读好书半小时。能做到么?
  《书痴》教学反思
  今天的这节课是幽默这一单元的《书痴》一课,在教学中我按照备课时地想法进行了本课的教学,虽然备课时做到充分和详尽,但是在授课时难免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在这里我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及时课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在教学中的课件出现了一处不明显的错误。我把如痴如醉打成了如醉如痴,虽然没有什么知识性的错误,但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备课要严谨的教学理念。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汲取经验做到尽善尽美。
  2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12个成语一直在漫画的旁边出示出来,但是由于出示的成语过多,学生对于成语的运用上没有做到运用自如,在这里是不是能教师根据图画的内容指导性的出示几个成语,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的去应用?如果指导性的出示了成语之后能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这是值得我在以后教学中要不断地摸索的问题。
  3课堂出现了一点点的误差,就是学生在合理想象时有的孩子提出了最后一幅图父亲是摔倒在浴缸里的,我对这样一个问题的出现感到很惊讶,但是我及时地指导学生要观察人物的表情来合理的想象。虽然及时指导了,但是对于孩子的这一想法我没有制止,致使学生在怎样合理想象上没有明确的思考。在同组教师的研讨后,我们认为对于这种偏差应该及时制止。
  4在本课教学中我校的语文教师还及时对我的授课进行了论课,研讨在教学中赢紧紧抓住主线“痴”。虽然在解题的时候强调了“痴”,但在教学中没有更积极主动的去让学生从痴中去准确的理解图意。如果在教学中能更积极主动的就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字来看图收效会更大。对于这一点提议我很赞同。
  5在教学中学生在表达时,用“完了……”这样的词语是没有及时更正,对于学生的语言规范上还要加强。
  6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上,我只在最后运用了培根的一句名言做了强调,但是落实的还是不到位。
  经过这样的一节公开课和及时的反思以后,我觉得我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升华。在名校长和名师的带领和同行教师的及时论课的帮助下,让我受益匪浅。我相信我会在这样的不断总结失败下,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下,迅速的成熟起来的。
其他文献
1 在讲评试卷之前,教师应认真仔细地批阅试卷,对每道试题的得分率进行统计,对每道试题的错误原因进行准确分析,对每道试题的讲评思路进行精心设计。一般来说,每一张试卷通常会覆盖测试范围的绝大部分的知识点,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同,在教材中的轻重地位不同,不同题型考查的能力层次不同,能力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从头到尾逐题讲解,没有重点;也不能仅仅对、抄答案,
期刊
有一种幸福是学会忘记,有一种快乐是共同分享。那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忘记了年龄,每天与孩子们一起开心游戏;我们快乐着,因为我们分享着课堂上的点点滴滴,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觉得作为教师没有什么比上好一堂课更为幸福了,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集体教学活动尤为重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更是一个幼儿园教学质量的生命源泉。  “常规培养”是后盾。  在我们幼儿园,老师各就
期刊
一、知学生  (一) 知晓学生的心理渴望  学生的心理千差万别,不论是在认识、情意上,还是在兴趣、性格上,都存在着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在内心深处,都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理解与尊重学生,就是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把学生放在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上,进行生命化合未来化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 知晓学生的学习水平  如今的学生处在信息纷繁的时代,所了解的知识、事件、新闻与我们老师并不少,备
期刊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一切创造活动的起点,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可并非所有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我想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生往往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或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这就要求我们教
期刊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大自然千奇百怪,奥秘无穷,教师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学生。所以,这就需要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探求大自然。此时,学生可以对实际生活中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和问题,进行思索,带着问题自己到网上去查询科学知识,并借助各种网络资料,付诸于探究,将自己置身于多元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之中,自主地汲取知识,从而丰富了学习的体验,享受了成功的喜
期刊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内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它的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解读课标、背景分析、资源整合、有效预案等)、有效的教学实施(即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评价。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施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课堂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学目的,教师有效的教
期刊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小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认识到了学习习惯与人格养成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人格的培养。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短期看是一个隐性的因素,容易为大家所忽视。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重视这个隐性的因素
期刊
一、教师成为促进者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做的是“授人以渔”的工作。特别重视引导幼儿通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自主、有效地探索周围世界,获得有用的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尽可能地开发孩子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地有效教育行为。教师能够根据教育要求、幼儿不同的个性特点、认知类型、认知风格和学习进度等,进行“对症下药”,做到真正意义上地“因童施
期刊
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他父亲和妹妹眼里是个音乐白痴的小伙子,因拉小提琴像是在锯床腿而感到沮丧,不敢在家里练琴,便跑到楼区后面小山上的林子里拉,可拉了一曲后又懊恼得流泪,诅咒自己“我真是个白痴,这辈子也甭想拉好琴!”当看到静坐木椅上的一位老妇人时,更是抱歉,觉得难听的声音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破坏了来人独享的幽静。可老人却说:“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期刊
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著名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教育基本原理”之中的“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中谈到:教育与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的。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