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成功的奠石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他父亲和妹妹眼里是个音乐白痴的小伙子,因拉小提琴像是在锯床腿而感到沮丧,不敢在家里练琴,便跑到楼区后面小山上的林子里拉,可拉了一曲后又懊恼得流泪,诅咒自己“我真是个白痴,这辈子也甭想拉好琴!”当看到静坐木椅上的一位老妇人时,更是抱歉,觉得难听的声音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破坏了来人独享的幽静。可老人却说:“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音乐。”就这样,小伙子又鼓起勇气拉起琴来。每当小伙子拉完一曲后,老人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这样练习了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小伙子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逼问是得到哪位的指点时,才说出每天早晨面对那位“聋子”老妇人练习琴的事,而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她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这个故事至少给我这样的启示:教师应该树立起学生的的自信心,鼓起学生的勇气。因为自信是一个人最优秀的品质之一,是成功的基石。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发现:自信的孩子会更快乐、更独立,并且更容易取得成功。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得到他人的认同与赞赏。某一行为倘若得到他的肯定,人的自信心也会由此大增。我班解同学,胆子特别少,自己会的题也不敢举手回答,怕答错后同学们取笑她。我经常找她谈心,经过一段时间,终于在数学课上,她胆怯地举起手,我立即叫她回答了这个问题,她回答得很正确。我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她,并亲切地抚摸着她的头说:“解××的解题思路很清晰,语文简炼,回答得多好啊!请同学们用掌声鼓励她,并向她表示感谢吧!这时,我看到了孩子倾刻间放松的神态,窃喜的表情。渐渐地,她在这样尊重与赏识氛围中树立了自信心,人也开朗了,与小伙伴们打成一片。
  二、要用慈爱来温暖孩子,不要不切实际地要求他们
  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作为教育工作者,绝不能因学生暂时的不觉悟、不开窍就失去信心,不闻不问,批评埋怨。试想,你总去要求他们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事,那孩子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就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自卑,认为“我不行”。我们要有宽容之心、忍耐之心,让孩子跟自己比,这次比上次进步了,就是一种成功,在这种做法中,让他们知道“我行”、“我能行”,从而产生自信,获得发展。
  三、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要只盯着学习成绩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一面,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专长,这样即使孩子学习成绩不佳,也不致因此而灰心丧气,反而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奋发努力,或许能做出一定的成就,因为他们有了上进的动力,所以他会越来越自信。
  记得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不但要时刻欣赏、拥抱、赞美学生,在学生成长道路上,更要格外细心地呵护和培育学生那颗积极向上的种子,使之自由地发芽和生长,长成参天大树,使之挑起一片天空。
  为此,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积极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法、学法,更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其他文献
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教师的信心 。信心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一个前提,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因为学生不听话而丧失对于自己教育能力的信心,但是我们有必要认识自己教育能力不足,才能有改进,才能增强信心。其次对学生也要有信心,我们相信没有培养不好的学生,没有哪个学生天生注定教不会,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的品性、能力、进步都与老师有很大关系,只要方法得当教育就能成功。  2教师的爱心。教育就是一
期刊
一、对教师进行正确的合作意识引导  合作是一种能力,需要培养,需要发展。从学校竞争性的文化氛围过渡到学校合作性的文化氛围,教师们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既是观念转化的过程,也是合作能力的发展过程。集体活动是合作观念转化为合作行为的媒介。在活动中,人与人的行为关系既可能是竞争性的,也可能是合作性的,或互不干涉的个体性的,但只有在共同的活动中,教师之间才能互动,才能沟通交流。只有沟通交流,教师才能求
期刊
1 在讲评试卷之前,教师应认真仔细地批阅试卷,对每道试题的得分率进行统计,对每道试题的错误原因进行准确分析,对每道试题的讲评思路进行精心设计。一般来说,每一张试卷通常会覆盖测试范围的绝大部分的知识点,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同,在教材中的轻重地位不同,不同题型考查的能力层次不同,能力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从头到尾逐题讲解,没有重点;也不能仅仅对、抄答案,
期刊
有一种幸福是学会忘记,有一种快乐是共同分享。那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忘记了年龄,每天与孩子们一起开心游戏;我们快乐着,因为我们分享着课堂上的点点滴滴,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觉得作为教师没有什么比上好一堂课更为幸福了,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集体教学活动尤为重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更是一个幼儿园教学质量的生命源泉。  “常规培养”是后盾。  在我们幼儿园,老师各就
期刊
一、知学生  (一) 知晓学生的心理渴望  学生的心理千差万别,不论是在认识、情意上,还是在兴趣、性格上,都存在着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在内心深处,都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理解与尊重学生,就是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把学生放在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上,进行生命化合未来化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 知晓学生的学习水平  如今的学生处在信息纷繁的时代,所了解的知识、事件、新闻与我们老师并不少,备
期刊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一切创造活动的起点,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可并非所有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我想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生往往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或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这就要求我们教
期刊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大自然千奇百怪,奥秘无穷,教师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学生。所以,这就需要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探求大自然。此时,学生可以对实际生活中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和问题,进行思索,带着问题自己到网上去查询科学知识,并借助各种网络资料,付诸于探究,将自己置身于多元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之中,自主地汲取知识,从而丰富了学习的体验,享受了成功的喜
期刊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内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它的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解读课标、背景分析、资源整合、有效预案等)、有效的教学实施(即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评价。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施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课堂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学目的,教师有效的教
期刊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小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认识到了学习习惯与人格养成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人格的培养。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短期看是一个隐性的因素,容易为大家所忽视。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重视这个隐性的因素
期刊
一、教师成为促进者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做的是“授人以渔”的工作。特别重视引导幼儿通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自主、有效地探索周围世界,获得有用的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尽可能地开发孩子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地有效教育行为。教师能够根据教育要求、幼儿不同的个性特点、认知类型、认知风格和学习进度等,进行“对症下药”,做到真正意义上地“因童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