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性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特色,而“故事”也是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故事来促进教学,不仅符合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结构,也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基于故事教学法的教学优势,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地使用故事教学法来促进教学,希望为其他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師在使用故事教学法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共鸣;故事选择
  故事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但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还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故事的穿插,一方面能够将故事本身的教育价值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内容,丰富情感的体验,从而实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提高针对性,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丰富多样,在进行不同课文内容教学时,语文教师应当明白故事的选择和呈现也是不同的。首先,教师所选择的故事应当与教学内容是相关的,能够清楚地解释和说明教学内容,引入的故事要有明确的主题和思想,能够很好地与教学内容相互融合;其次,教师在进行故事选择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考虑中高段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的发展水平,使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易于接受故事的含义。例如,在进行《徐悲鸿励志学画》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本文所要讲授的内容,以及现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结构和对故事的认知特点,讲述了“徐悲鸿画马”的故事,使学生在听“徐悲鸿对马有种偏爱,听着马蹄声,看着马儿御风奔腾,他感受到一些精神的享受”的过程中,体会到徐悲鸿像骏马般的精神,从而过渡到《徐悲鸿励志学画》这节课当中,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徐悲鸿为什么会励志学画以及徐悲鸿本身的志气等内容。不难看出,在将故事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提高故事的针对性,使其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实际需求,更有效地发挥故事的优势,促进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凸显情境性,促使学生产生共鸣
  情境性主要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和参与体验到情境中的故事情节,从而深刻领悟到故事当中的情感。同时,故事能够吸引学生兴趣也源于故事的情境性,故事当中包含特定的背景以及人物和事件,富有生动的情节和内容,呈现一定的变化性和新鲜感,能够使学生更为主动地投入到情境之中,经历真正的情感体验。因此,语文教师在使用故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凸显出故事的情境性,从而促进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共鸣。例如,在进行《泊船瓜洲》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使用王安石的故事来促进古诗的教学。在古诗的教学中,学生对诗人虽然十分思念家乡但却迟迟不回家的行为产生不解,教师适时地向学生讲述王安石当时身处宰相重位,一方面政务繁忙,另一方面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改革的过程中遭受到一些阻碍,让一心为国为民的王安石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在当时的情境下,王安石忧愁无奈,同时忍受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使得他处于一种思归不能归的矛盾心理,这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古诗《泊船瓜洲》当中王安石的情感。不难看出,教师使用含有丰富情境的故事来促进语文知识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深入情境的过程中,更好地产生情感的体验,理解作者的思想。
  三、重视启发性,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故事当中包含丰富的语言内容,语文教师在使用故事促进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使用具有启发性的故事,使学生在联系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能够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地思考问题,从而实现思维的发展,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例如,在进行《晏子使楚》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就使用“韩信受辱”的故事来促进教学。故事当中的韩信忍受侮辱,从无赖的胯下钻过,但正是这不堪的经历体现了韩信非凡的气度和智慧,韩信最终以这样坚韧的性格实现了非凡的事业。本文所讲授的晏子与韩信是完全不一样的,晏子无所畏惧,却也实现了最终目的。教师在讲韩信的故事时,应当引导学生思考二者所处的位置不同,背后所担负的责任不同,因此行径也不一样。不难看出,教师在使用故事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故事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对比思考的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故事教学法促进语文知识的教学时,应当在掌握合理的策略和手段后进行使用,才能真正地发挥故事教学法的优势和价值,才能有效地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小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冬霞.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7):307.
  [2]赵静.浅议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89-90.
  编辑 郭小琴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形式新颖、造型美观的桥梁不断出现,有些甚至成为一座城市的风景线。三维变截面鱼腹式预应力箱梁桥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是近几年
随着教学模式革新,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历史故事来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进而促进历史教学效果的不断优化。历
摘 要:前置作业遵循“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可以有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體。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中高段数学前置作业的有效设计和实施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中高段;数学前置作业;设计策略  传统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中后置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巩固与延伸,但由于教师盲目布置导致其沦为“题海战术”,难以获得应有的教育效果。伴随着新课程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学是这两年最热门的教育词汇,是人们通过分析学生的学校发展与终身教育所提出的先进思想。其中,“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方式
佛寺作为对佛教信仰、崇拜与倡导最具代表性的外在的物化形态,是了解佛教状况的重要参照物.从<建康实录>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南朝时期,首都建康在佛寺建造方面呈现出建造时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