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微风 拂满课堂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47852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形式,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辅助。特别是疫情期间,微课在各大线上教学平台大展拳脚,教师们录制各种各样的微视频,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由起初的怎样制作微课、如何用好微课、怎样评价一节微课等,到现在的多种方式制作微课、制作不同类型的微课、灵活巧妙的使用微课等,再到“疫”路教学中,线上微课引领学生线下学习,让学生经历了不一样的精彩课堂。
  ● 适时使用,提升能力
  适时在课堂上使用不同类型的微课,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微课利用率,我感受到微课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巨大魅力。例如,预习类微课和拓展探究类微课——借助班级家校群和智慧云教育平台提前布置给学生,利用晚上时间学习;知识理解类微课——在直播课堂进行过程中利用平台互动播放,突破教学难点。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微课使用方式,并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中取得不错的效果。
  1.微课前置——让教学翻转
  通过事先设计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单,录制好微课,使学生在任务单的指导和微课的帮助下完成预习。线上课堂时,学生现场交流心得、释疑解惑,并在教师点拨下获得提升,从而实现了线上教学的翻转。例如,《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练习: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样看似简单的画图问题,却是学生的易错点。所以我先出示微视频,让学生巩固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掌握用割或补的方法解决组合图形,然后学生再做任务单。这样学生通过课前微视频预习,进行“内化”,巩固新知,达到“精熟学习”程度,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微课中置——促目标达成
  根据教学需要,将预先录制的微课随时穿插于课堂环节中,成为强调重点、突破难点的重要“利器”。这样能有效避免线上直播教学“翻车”的可能。根据课堂上的客观需要随机播放、反复播放,实施有效的学习刺激,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圆的面积公式时,我出示“圆的面积计算”微课,引导学生了解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学生在形象直观的视频中观察到,把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从而建构圆的面积公式的模型。学生在第一时间明白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明确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方向,从而使得一堂课的教学主题得以明确,让数学教学过程变得更有针对性。
  3.微课后置——助视野扩展
  微课放在课尾,是课时知识的延伸、学科体系的扩张,以及数学文化的熏染和探究兴趣的延续,凸显教学方式的丰富性。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认识“圆,一中同长”的特点时,我录制了微课,从多边形入手,随着正多边形边数的逐步增多,让学生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视频很好地解决了《周髀算经》中 “圆出于方,方出于矩”这个知识点。学生直观感受,自己发现,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体会数学文化的魅力。
  ● 不同课型,突破难点
  疫情期间,我们大多采用线上直播这样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一开始有新鲜感,参与的人数多,但这需要学生较好的自我管理意识。随着几个月的网上授课,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教师的监管,小组合作、同伴互助无法实现,保持原有的自主性便显得尤为困难,特别是面对数学课堂中的练习,如何吸引学生,让他们没有倦怠感?我尝试了不同课型。
  1.聚焦错题——自主改正
  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是否主动,取决于作为主体的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我充分利用钉钉家校本功能,在学生上传作业,我批改后,首先将学生不同类型的计算题错题类型收集、整理,做成微视频发放到学生群中,提示做错题的学生去观看。接着,上课时我先简单回顾一遍计算题的计算方法,然后让有错题的学生试着找出错误原因,并试着说明正确答案。如果学生找不到自己的问题,其他学生可以帮忙解决,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找到原因,明确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在竖式计算中,找不准商的位置;有的学生个位漏写商;有的学生计算时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等。通过微视频,做错题的学生才能有准备的和其他同学交流,既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还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2.复习巩固——自主理解
  计算题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会感到枯燥乏味,常常是教师反复讲,生怕学生不明白计算步骤,但对于已经掌握的学生来讲,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失去学习乐趣。而对于计算能力差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出现反复听讲也不会的情况。因此,在复习巩固环节,我将练习课制作成微视频,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反復观看,自主理解。
  例如,我将《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串联,做成一个练习课的微视频。首先出示这一单元所学知识结构:口算、估算、笔算、积的变化规律。然后,逐项出示题目,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有思索、有乐趣。
  口算题——我出示一些口算题,给学生一分钟时间,继而公布答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检验自己做题是否准确。做完后想一想自己是怎样进行口算的?口算时要注意什么?
  估算题——我设置了一个投篮的情境,学生连线得数大于40000的,小于40000的,等于40000的,我适时提问学生575乘92是用笔算的方法还是估算的方法呢?在学生的思考中,再次说明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
  笔算题——计时开始,学生做完后,根据公布的答案核对,思考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讲解需要注意的问题。
  积的变化规律——出示一组积的变化规律习题,学生自己思考积的变化规律方法,然后教师说明方法,给学生一分钟时间,独立完成练习,订正答案时,教师结合习题,再次详细说明题目中积的变化规律,加深学生印象。
  像这样系统性的微视频,知识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知识的讲解精准,非常方便练习课时学生即时复习巩固知识。另外,这样的练习课还可以是某个章节某个单元的知识点,也可以是专题讲解、难题突破等。
  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微课一旦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就可以打破传统课堂的框架,达到高效率的学习方式。教师只要把握好微课的运用时机,让微课用在关键之处,就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数学课堂增添光彩。
  点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信息化步入深水区,学生拥有移动终端成为趋势,自带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以下简称BYOD)学习应运而生。本文使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自带设备学习中家长参与的实际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渐进式推进方式导致了学业水平考试问题。本文站在新课程教育教学的立场上,客观分析考试面临的主要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行动准则,提出首次学业水平
丫丫猫以为这个网络游戏的第一个任务是打怪,结果却发现,最先要做的,是在村庄中寻找和争夺装备,简称为夺宝任务。装备包括武器、护具和药剂三类,其中,武器有宝剑和弓箭两种,
自周以真教授正式提出并明确定义“计算思维”后,“计算思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发展成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为了让图形化编程教学贴近实际生活,更聚焦学生计算思维
点餐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新课改、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或系统根据大数据和学生以往学习情况,利用服务器、网络、终端等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以菜单的形式向学生精准推送学科核心
HSE(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环境(Environment))体系,就是以安全生产、员工健康、环境保护为主旨,是组织化、结构化、程序化、信息化和全员化的系统管理模式。论文通过对东方公
让儿童从小开始学习人工智能已成国际趋势。世界各国都在教育体系中加入了人工智能课程内容。人工智能课程已经从概念走向了实践。  为了进一步探索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什么”和“怎么教”等问题,广东省中山市的黄伟祥名师工作室团队,围绕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踏实的实践,并形成了体系化的理论成果。  本期專题特别邀请黄伟祥名师工作室成员,就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分享和交流。首先
汽车倒车时倒车雷达能发出警报(如图1),当距离后面的障碍物较近时,倒车雷达系统发出滴滴的警报声以警示驾驶员。下面,我们用Arduino来制作倒车雷达系统,在机器人车体倒车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