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880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它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触手可及,每时每刻都离不了。因此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语文的特点,了解语文本真的意义,这样才能学好语文。
  一、要树立大语文思想
  大语文思想,是说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局限于语文课本,因为语文课本本身它只是精选的几十篇优秀作品,远不能作为我们学习语文的全部,它的量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把它作为全部的话,我们的知识面会很窄。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它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围绕这些基础很好地做好知识的延伸,博览群书,才可能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妨自己多阅读多学习,像《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书贴近生活,文笔也很美。另外要尽可能地多读名著。
  二、要确立目标意识
  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想考出好的成绩当然是需要的,但它不是唯一的选择,因为我们若把考试成绩作为我们生活的全部,作为我们的唯一选择的话,我们的生活本身就很黯淡了。我们是来创造并享受生活的,不是来考试的,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给自己做出合理的定位,如若没有目标,我们就不知道我们学习语文有什么意义了。
  我们要结合实践的需要,做好两点:一是练好嘴皮子,二是练好笔杆子。这里所说的嘴皮子不是让你去胡侃说话,去大吹特吹,不着边际,而是注重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很好地体现自己的内涵,说出来的话尽可能有效,有实际意义。至于笔杆子,主要的就是写一手漂亮的字,让人一看就觉得神清气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文通字顺,审美性强。
  三、要有良好的心态
  学生发展的好坏,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先成人后成才,我们教育每个学生,不做对集体和他人有害的事,要有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做一个高尚的人,教育学生遵章守纪,团结友爱,积极进取,拼搏向上,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多动脑筋,妥善地处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积极心态可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出积极向上,勤奋进取,思维活跃,自信乐观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更好发展。
  四、要承担起呼唤人文精神的重任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语文不可避免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识文断字,知书达礼,甚至于一考定终身,而现在语文教学又为“急功近利”的高考所累,语文成了挥之不去的鸡肋。我们的学生把它当作一门副课学习着,把语文课当作休息课享受着,而我们的一些领导也将其当作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应付着,我们的语文老师则无可奈何地面对着这令人窒息的语文学习空间,眼在流泪,心在滴血。
  上世纪末期,北大学子清醒地意识到“人文精神”失落所带来的恶果,毅然决然地重举“五四”旗帜,响亮地提出了“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这一口号,呼唤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旨在将我们那“空虚”的内心世界重新填充,使得我们能在发展经济之余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文素养,展现一个大国的精神风貌,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传统“礼仪之帮”的形象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当代的我们,站在教育的第一线,所承担的不应只是“才”的培养,更重要的应是“人”的培养,我们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能力的同时,更应力争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一撇一捺这一“人”字的重大分量,使他们认识自我,提炼自我,成为一个彻底的支撑我们民族发展的支柱,因为他们应该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我们要教会学生做人,这是最高境界;我们要教会学生做文,这是第二境界;我们若是只教会学生考试,这是最差的。”
  惟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深入人心,既推动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又带动整个人文精神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李娌,教师,现居辽宁鞍山。
其他文献
埙 ,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从考古发现证明,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后,已出现了埙的初形,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黄河流域的半坡等古化遗址中均有发现。 最早的埙只有一个吹孔,经过
语义连贯  例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
摘 要: 新时期学生的学习要实现全面综合地发展,中职美术教学应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美术人才。美术对陶冶人类的性情、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中职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贯穿一定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实现各种能力的锻炼和发展。基于此,作者就如何实现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对中职美术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