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同學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元曲欣赏。”5月5日晚上10点多,61岁的万雪琴有了空闲时间。她点开微信小程序“网上老年大学”,戴上眼镜靠在客厅的沙发上,继续看头一天没学完的网络课程。一个多月以来,她已完成了160余门网课。 小程序有项激励措施,学员点击一门课的某一集后,便开始记录学习时长,学完这门课所有集数的时长,会自动弹出一张“学习标兵”的证书。茶艺、隶书、唐诗宋词、楹联、中国画……3月16日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學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元曲欣赏。”5月5日晚上10点多,61岁的万雪琴有了空闲时间。她点开微信小程序“网上老年大学”,戴上眼镜靠在客厅的沙发上,继续看头一天没学完的网络课程。一个多月以来,她已完成了160余门网课。
小程序有项激励措施,学员点击一门课的某一集后,便开始记录学习时长,学完这门课所有集数的时长,会自动弹出一张“学习标兵”的证书。茶艺、隶书、唐诗宋词、楹联、中国画……3月16日以来,万雪琴获得了160多门课程的“学习标兵”证书。
《药膳宝典》《孟子》《服装搭配》……万雪琴上网课用的笔记本上,记载了几十门她上过的优质网课。一个多月以来,她每周会给同学推荐4-5门课。“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到了这个年纪睡得少,有时间可以多学些知识。”万雪琴说。(武汉晚报)
话题拓展:学无止境;求知和探索
其他文献
有人说,我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江河的汹涌,甚是遗憾;见了江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依然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星空的璀璨,仍旧遗憾。 幸运的是,来到大学以后,我不仅见到了江河的汹涌和大山的巍峨,也在许多个夜晚见到了星空的璀璨。 比起学业沉重的高中,大学的课程轻松了许多,我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同时,和室友们相处的时间就多出了许多。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朝夕相处下,我们
内容提要 药卫生体制改革核心是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基本医疗保险。福利制度创新、社会公正目标、卫生改革、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不约而同”聚焦如何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以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在描述当前四分五裂的医疗保障状况,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诸多结构性弊端的基础上,本文首次提出“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改革思路,探讨“一个制度、多种标准”模式的
内容提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沈从文与张爱玲都是属于深度关注“人”的作家,在他们的创作中,除了表现“人性”的主题外,对生命本质意蕴的思考,对人的生存之痛的感受与言说,构成了其重要的创作旨向。正是由于他们创作中透射出的对人类生存境遇的追问,以及追问中所呈示的浓郁的悲剧性倾向,使得沈从文与张爱玲表层相去甚远的作品有着深层的契合,也使两位作家在对人的存在本质意义的揭示上有了可比性。 关键词 生命本质 存
内容提要 抗战时期中国文学地理的艺术表征主要体现在各个区域迥然不同的文学创作上,即最适宜这块文学土壤生长的那些艺术品种。各区域文学的主体艺术表征是在行政当局所制定的文艺政策这一大框架下,经过多种文学成分之间的冲突和碰撞,最后在达到某种平衡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取自区域统治者、文学家和读者三者需求的平均值,是它们相互妥协、接受和适应的产物。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文学地理 艺术表征 〔中图分类号〕I
内容提要晚清时期,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有一个从“华夷秩序”向“战国秩序”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契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晚清士人以中国历史上列国竞争、兼并为特征的春秋战国时代拟之,并以此认识为基础,提出了变法自强、联络与国以抵御外侮的建议,促进了中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关键词华夷秩序战国秩序晚清中外关系 〔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8)12-0089-08
内容提要农民—革命、乡村—建设,是中共革命历史进程中难分轩轾的革命取向,同时也是农民从乡村传统走入现代革命,从被动客体变为革命主体的历史逻辑。而“授权给农民”则是中共乡村革命与乡村建设的逻辑基础和最佳结合点。其中乡村权力的重塑与乡村秩序的重构,底垫了这一逻辑的前提,乡村民众的参与和乡村建设的展开,则是这一逻辑的必然结果。但是革命与理想的交织,尽管描绘出乡村中国绚烂多姿的革命画卷,而战争与动员的对接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30年,西部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出现了快增长与慢发展相背离的矛盾。虽然传统结构主义能够较好地解释了增长与结构的关系,但是却无法合理解释结构演进产生的增长与发展的矛盾。基于此,本文陕西省为例,采用制度一结构演进的方法分析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系。本文认为制度决定和影响着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和方式,从而产生了其经济效果差别——经济增长和发展。所以,西部要实现包括收入平等、资源节
内容提要 本文从时下流行的“宋以来的宗法理论是服务于亲族结合的思想观念”这一观点出发,批判性地指出该观点缺乏从思想史脉络的有效论证,由此追根溯源,详细梳理张载、程颐、朱熹等宋代道学代表人物有关宗法的理论及其形成背景,同时深入辨析嫡长子继承制、主祭权、宗法实践的对象等宗法核心制度对宋以来亲族结合的实际影响,提出了宋学主流思想的宗法论,仍然只是道学家们基于“复归经义”所阐发的主张,并未能推动当时现实中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村家庭养老条件变化影响老年贫困的一般机制,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农户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村家庭养老条件变化对老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村家庭养老条件变化显著影响了老年相对贫困的发生率,成为老年贫困的主要诱因。基于此,本文对新农保制度提出改革建议:应加大对新农保的财政补贴力度,并逐步建立以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内容提要 借鉴卡茨尼尔森等关于阶级形成的比较研究框架,本文对农民工阶级形成在文化层面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考察了三方面的内容:阶级话语的消逝及其对农民工阶级形成的影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农民工”的话语建构及其悖论;打工文化的兴起与农民工阶级形成中的“发声”。本文的研究发现包括:其一,阶级话语的消逝导致了农民工问题表述中的“去政治化”与“政治化”的并存,造成农民工的阶级形成历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