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en91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的普及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将文字、声音、视频等综合在一起,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从创设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重难点、提高师生素质四个方面谈谈恰当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习并非简单机械地接受,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用脑筋去思考、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嘴巴去诉说、用心灵去感悟。这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多媒体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广大专家再三斟酌保留下来的,文章优美,有的歌颂壮丽的祖国河山,有的托物言志,有的抒发真情实感……然而社会飞速发展,有些文章的意境并非教师的三言两语就能让学生领会。为此,运用多媒体能根据课文内容选配合适的音乐,选取相关的图片和影像,使视听结合,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境氛围。如教学《再见了,亲人》这篇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感情这东西,有时候教师就是磨破嘴皮子,学生仍然无动于衷,借助多媒体播放解放军战士即将离别的场景,创设情境能有效促进学生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还可以再辅加煽情:“志愿军战士为了朝鲜人民,离开自己的亲人来到朝鲜,抛头颅,洒热血,在朝鲜的土地上洒下了鲜血;大嫂、小金花她们在抗战中也巾帼不让须眉,为了志愿军宁可牺牲自己,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这份感情多深呀,如今他们要分别,此情此景,怎能不流泪?”最后,再配上火车的汽鸣声和汽车启动的声音。顿时,学生如临其境,个个热泪盈眶,激起了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与作者及文中人物的情感已融为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境界。
  二、化抽象为具体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重视学生的朗读,在读中感悟,然而方法却一成不变,久而久之,学生对朗读失去了兴趣。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课文内容化作形象、具体、生动的素材,学生就不至于理解课文内容完全靠想象来完成。如教学《乞巧》一诗时,牛郎织女的故事本身就是神话传说,并非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诗句“牛郎织女渡河桥”中的“渡河桥”指的是“鹊桥”,也就是由喜鹊搭成的桥。如今的社会,孩子平时几乎看不见喜鹊了,更难想象喜鹊搭桥是什么样的,牛郎织女又是如何走上鹊桥相会的。笔者就特意利用Flash软件制作了一个动漫课件,许多喜鹊飞到银河上来,在牛郎和织女之间一只叠一只连成一座桥,牛郎挑着自己的孩子从喜鹊搭成的桥上轻轻走过去和织女相会。学生看着形象的动漫,不用笔者多言语,一下子就弄清了“渡河桥”之意,也切身体会到牛郎织女的情浓意切。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直观、形象化,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能把一些抽象、枯燥、深奥的知识通过视频、音频、动漫等形式展现出来,空出重点、突破难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想象力十分有意义。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笔者借助PPT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京张铁路的线路图,并且介绍了它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让学生体会到修建这条铁路的重要意义。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两部分的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笔者抓住契机,播放居庸关的地理位置,让学生轻松地认识到居庸关的特点——山势高,岩层厚;八达岭——连绵不断、长的特点。借助Flash软件,设计开凿居庸关、八达岭的过程,特别形象生动,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至于爬坡难的问题,也是以课件演示的形式再现了火车在“人”字形线路行驶的情形。这样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对教学难点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对课文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全班学生对詹天佑由衷地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感,有效突破了重、难点问题。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帮助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提高师生素质
  这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笔者发现教师运用课件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对广大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师生的自我危机感。教师想要制作出精美的课件,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是前提,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制作的PPT课件可以保存在电脑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使用、修改,甚至有的教师还自学了Flash、3DMAX等动漫软件,不断地加入新的教学思想进行创新教育,还可以相互之间交流学习,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在制作课件时,要求教师能恰到好处地处理好画面的美感、动感以及所选择的音乐和整体的协调性,创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独具优势。多媒体可将文字、声音、图像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把图中的事物做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的处理,指导小学生反复观察,从而使小学生的观察分析逐步做到有序而细致,优化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潜能。
  当然,每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其优点也必有其缺点,语文教师要善于吸取其中的有利因素,摒弃负面影响,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促进语文教学,使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价值最大化,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贾晓娟.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J].祖国(教育版),2013(4):179-180.
  [2]李俊.计算机辅助教學的教学论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6(8):88-89.
  [3]陈俊英.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的正确运用[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7):104.
其他文献
公共财政不仅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理论法学也越来越关注。由于我国传统上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国家财政,所以在国家和社会转型到市场经济背景下,依然带有很多"计划财政"的影子,
摘 要:核心素养的发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理解学习阅读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语文理解和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要尊重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就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
中学体育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其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有较高的要求。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体育教学效果差的现象,体育教师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根据多年的教
简要介绍氯碱行业盐水精制的两种工艺及膜分离技术在盐水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并分别对膜过滤脱除Ca^2+,Mg^2+,SO^2-2 SO^2-4技术和膜过滤盐水精制技术进行了概述。
针对新课改下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结合初高中英语教学差异,提出了明确教学目标、加强教材系统学习和注重教学方法衔接等对策,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所谓学习习惯,就是指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所养成的一种自然规律、自主意识,是学生在学习上所保持的一种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够使学生积累大量的知识,还能够间接地
廪基是原盐的库房,廪基的好坏直接影响海盐的质量,用粉盐做廪基就如将泥土库房铺上一层洁白如玉的地板,将很大程度上提高海盐的质量。
本文在分析已有的深耗尽态下半导体表面产生区宽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用于由MOS结构的电容时间瞬态特性直接计算产生寿命的新模型。该新模型可以看作是Rabbani Rabban
由于高中教学的特殊性,课程容量增大,学生需要面对高考的压力,并且课时有限,因此,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课堂学生在课
政治秩序规范和引导人们应该怎样生活。随着社会转型的到来,政治秩序引发的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康德政治哲学为我们理解政治秩序问题提供了学理资源。一方面。政治秩序的伦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