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伦理原则”笔谈:民俗学伦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ofu0q84313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民俗学伦理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1999年8月在芬兰图尔库参加第五届民俗学者暑期学校的课程培训,其中的第四工作坊专门致力于“民俗学研究伦理”(Folkloristie Research Ethicso印度学者萨迪哈纳·奈沙尼(SadhanaNaithani)将该工作坊的有关讨论抽绎为一个非常直观的关系图,后来我在研究生田野调查的课程教学中也使用过这个图。
其他文献
元好问的民本实践业绩突出,金末国土日缩,军费日增,竭泽而渔,弊政百出,他宁为循吏,不为能吏,难能可贵;汴京围城中,外无援兵,内无粮草,为解救百万京民,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向宰执建议以降求存,与以君国至上的传统士人迥异;金亡后,他以史易诗,旨在为新朝提供蒙汉合作、以儒治国之史鉴,使人民免遭奴隶制残余之苦,其忍痛割爱为时而著的贡献后世莫及;他上书耶律楚材、觐见忽必烈,直接目的是保护儒士,延续儒道,而最终还是旨在储蓄治具,推行仁政,救民于水火之中,其不惜名节,忍辱负重,堪称达节。
伯颜子中是元末明初著名的遗民诗人。当明廷征聘者莅门之际,他饮鸩而死。其不仕新朝、不惜以死抗争的决绝态度,受到明清士大夫的赞扬,《明史》为之立传。本文对伯颜行踪有所考证,指出其在至正十八年后曾分别寓居岭南和进入广东帅幕。伯颜子中曾将自己的诗歌结集,但散佚不传,存世仅14首诗。其诗以临终所作《七哀诗》最为著名,至哀至恸,清人称之为“沉痛郁结,令人不忍卒读”,甚至有将其人其诗比于文天祥者。其余诗亦多抒发亡国之痛,有黍离麦秀之感。
从文体形式来看,《艾多斯舒立凡》具有词典体小说的特征,同时又杂糅了史志、歌谣、论文等文体。文体的特殊性与其寻找、确认民族身分的过程实现了深度融合。元叙事策略保证了叙事者自由地讲述“个人经验”,民族经验与个人经验的融合有效地克服了“民族经验”遮蔽“个人经验”的弊端,也使文本呈现出一种“百科全书式”小说的气象。
西部诗歌拥有独特的烙有西部地域特征的意象体系。西部诗歌在意象上自觉地进行了探索:让诗歌在诗意中栖居、走终极关怀路线、防止诗歌过度陌生、意象和意义的内里高度融合。西部诗歌敬畏神灵、仰慕自然,因而西部诗人在诗歌中通过意象艺术做到的“天人合一”既不同于中国古人的“情景交融”,也不同于西人和汉语新诗中的“情”“景”二分,它是人和景的共同体验。
期刊
该研究所描述的是《以色列传讯报》办报初期(1904—1910)、办报中期(1918—1933)、办报后期(1933—1938)记载的上海巴格达犹太社群的音乐生活.三个时期记载的音乐活动大致分为:1)国内外(含本埠)乐讯与文论;2)犹太教仪式与其他日常用乐;3)音乐会(含国际与本地名家)演出;4)音乐广告.从这些有关音乐的报道里,可以窥见上海巴格达犹太社群的音乐生活的特色及其音乐观念的概貌,从中也可窥见租界音乐生活的点点滴滴,故有助于今后进一步的上海犹太音乐史方面的深入研究.
作为防范苗族而出现的湘西地方部队箪军,是近现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悲剧和历史悲剧的缩影,箪军作为群体,其命运充满了鲜明的悲剧色彩,其历史就是一部湘西民族地区的近现代史。刘萧的小说《草军之城》具有深刻的悲壮审美意蕴,演绎了浪漫与激情,充满了神秘与想象,彰显了湘西文化重情爱美浪漫、雄强刚直彪悍的精神特征。小说作品用审美的方式再现了这一悲剧群体形象,以此来对湘西民族地区近现代历史与社会进行深入的艺术思考。
《江城子》是陈其钢根据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创作的交响合唱,它通过"合式"(1)的音乐修辞彰显了诗词的人文意涵,又超越了诗词的语言意义.作曲家对诗词意涵的拓展,不止于儿女情长的表达,更融入了生死观的哲学思考,歌唱出超越生死的情感存在与永恒尊贵的生命价值.在这部作品中,显而易见的是现代器乐的精湛技艺,它"孕育"于人声却又"反哺"了人声,使得音乐最古老的抒情达意功用焕发出全新的时代精神.《江城子》中清晰可辨的"氤氲"声态,是中国气论哲学在音乐上的典型表达,由此引发"响晕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兰德尔·奥尔索普教授深刻继承了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理念,经过多年实验性音乐课程实践后建立了其独创的开放音乐教育哲学,对当代学校音乐教育和器乐音乐教育有着重要启示作用.通过对开放哲学三大要点—民主教育、创新传统和综合能力的剖析与解读,探讨开放哲学的核心内涵与存在问题,试引起中文语境下音乐教育从业者的广泛思考.
周传瑛是百年苏州"昆剧传习所"首科"传"字辈杰出代表,当代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作为改制后的浙江昆苏剧团团长,参与编导并与王传淞等领衔主演新编昆剧《十五贯》成功演出,复活了昆曲,赢得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之赞誉.60年昆剧艺术生涯,周传瑛艺术造诣精深、舞台经验丰富,演唱表演艺术风格独具特色;其行腔咬字凿实,念白高亢有力,注重顿挫的节奏感;表演巧妙化用戏曲表演程式塑造舞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生动.60年昆坛守望,周传瑛承传南昆精华、锐意进取,形成了唱做俱佳、儒雅清逸、出神入化的南昆浙派生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