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民主与文明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31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4年,《泰晤士报》刊文预计,到1950年时,伦敦将被9呎厚—约合2.74米—的马粪全部覆盖。
  纽约也好不到哪儿去。“纽约市没有煤气、自来水或者下水道体系。”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在1877年的一份报告中描述此前的城市北扩,“清理化粪池时就需要用桶盛装粪便,穿过房屋然后运到街道上;房屋里的垃圾和脏水通常倾倒到门前的街道上,被猪当街吞吃,在当时街道上常常任由猪群乱跑吞吃垃圾。”
  19世纪中叶,美国大城市的人均寿命远不如乡下。污浊的空气,潜伏的瘟疫,紧张的人际关系,以及猖獗的犯罪活动,时刻威胁着城市的居民。奥姆斯特德看到了这些危险,认为如果不加控制,它们将“使得文明的前景非常暗淡”。他将这种城市弊病归因为人工设施的过度堆积。“在大城市中,一个人的眼睛如果只看到大量人造事物,或那些人工环境下的自然事物,不可能不产生有害的影响。它首先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或神经系统,最终将影响到人的整个身体健康。”他写道,“大城市弊病最容易给人带来的是紧张不安、过度忧虑、急躁易怒和多愁善感,而几乎公认的是,令人舒适的乡村风景将产生相反的效果。”
  他试图将乡村风景引入城市。1858年,奥姆斯特德与合伙人沃克斯在纽约中央公园的扩建设计赛中胜出。此项工程历15年施工,至1873年终告完成。7年后,在向波士顿城市公园管理委员会作报告时,奥姆斯特德不无得意地指出:“经常有人说,中央公园使纽约变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城市。”
  公园为曼哈顿带来了清洁的空气,开阔的视野,愉悦的风景,供人散步、野餐,甚至疗养。不仅如此,它还为纽约带来了可见的经济收益。仅4年时间,便有3000万人次入园。有了中央公园,不仅纽约的富人不必再逃离这座城市,到欧洲去度假,外州甚至外国的富人也受吸引,从此定居纽约。
  更重要的是,公园在文明教化上所起的作用是巨大而有效的。奥姆斯特德说:“没有哪个曾近距离观察过纽约中央公园游客行为的人,会怀疑中央公园可以对纽约市最不幸的、最不守法的阶层产生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使他们与其他人群协调,并变得文雅高尚——这种影响有利于形成文明礼貌、自我约束、自我克制。”
  奥姆斯特德是19世纪最有影响的景观设计师之一,被公认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他将公园视为“所有可能的形式中最有价值的公共场所”,由他主持或联合设计、修造的城市公园,除曼哈顿的中央公园外,还包括布鲁克林的展望公园、蒙特利尔的皇家山公园,以及更为复杂和精细的大波士顿都市公园系统——别称“翡翠项链”。
  景观设计的核心要义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具体实施起来,又往往体现出人与社会的关系。奥姆斯特德以城市公园系统谋求社会风貌的改变,而这一文明化的过程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
  汉语中的“公园”大约由日语舶来,但“公”字的意义相同。
  中国旧有皇家苑囿或私人园林,没有公园。近代的公园最早出现于租界,而后才扩展到全国各地的城市,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公园不仅是休闲娱乐、教化民众的场所——园内常有各式展览、表演和讲座——它本身也是民主文明的窗口,随着民主精神的传播而发展。辛亥革命之后,皇家苑囿也成为公园,对所有阶层开放,再不因贫富或官阶取人。
  今天的公园却在衰败。伴随着中国城市的辐射式急剧扩张,公共空间不仅越来越少,而且被围墙圈入了一个个封闭式的住宅小区,退回到旧日的私家园林。一方面是对公共性的回避,另一方面是对公共空间的掠夺。这成了中国城市特有的现象。不久前媒体广泛报道的北京“楼顶别墅”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中产阶级的“私园”既将穷人阻隔在外,互相之间也少有往来。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显然是缺少文明教化的。他们冷漠、自私,眼界狭窄,缺少公德,软弱却又自以为是,而且安全感不足。
  奥姆斯特德于1903年去世,《美国城市的文明化》由他生前的部分工作报告和书信组成,系身后成书,SB·萨顿编选,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于1971年。可惜的是,中译本并未提及萨顿女士的工作。
  奥姆斯特德认识到了城市长远规划的重要性。“对一个已经实施的蹩脚规划的调整是不可行的,”他说,“现在,我们明白了这种情况,所以无论在哪里,一定要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尽量防止在城市建设方面犯错误。然而奇怪的是,在美国有超过一百个大城市正在形成,却根本没人关心如何去避免劣质的规划。”
  这番话几乎是正确的。我们今天的城市弊病似乎出在没有长远规划和朝令夕改之上。但已故的加拿大记者简·雅各布斯(1916?2006)将矛头指向了埃比尼泽·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构想与勒·柯布西耶的“辐射之城”,他们对规划的强调不比任何人差。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一书中,雅各布斯指责这些“非中心主义者”们唯以摧毁城市系统为己任,“把目标锁定破旧的老城”,一心建立新的城市秩序,搞旧城改造,整体搬迁,把某一区域完全清空,通过建立地标式建筑,开展城市美化运动。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是切断了人脉,铲除了社区,最终杀死了城市。
  雅各布斯就此质问:“为什么有的城市花园赏心悦目,而有的则是藏污纳垢之地和死亡陷阱;为什么有的贫民区永远是贫民区?”她痛心地看到:“人行道不知道起自何方,伸向何处,也不见有漫步的人。快车道则抽取了城市的精华,大大地损伤了城市的元气。这不是城市的改建,这是对城市的洗劫。”
  奥姆斯特德的成功只是局部的、个别的成功。事实上,在他死后不久,非中心主义者们便主导了汽车时代的建设,由此产生了大量丑陋的美国城市。它们本来不该成为、却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榜样。
  雅各布斯与奥姆斯特德是两个时代的人,他们的观念常常出现有趣的错位。对于公园,雅各布斯便另有见解。“一般来说,街区公园或公园样的空敞地被认为是给予城市贫困人口的恩惠。”她说,“让我们把这个想法颠倒一下,把城市的公园视为是一些‘贫困的地方’,需要生气与欣赏的恩惠。这种看法与现实更加相符,因为事实是人们赋予了公园用途并且使其成功地发挥了作用——或反之:拒绝使用,公园由此被废弃或不能发挥作用。”
  较之建筑的破旧,对城市更致命的威胁有可能是雅各布斯所说的“单一、僵化和粗俗”。面对老城时,大部分规划者往往和暴君无异,他们总是追求秩序、美观和地标式的建筑,为此不顾城市需要的复杂性,牺牲掉街区生活的多样性,在市中心、郊区和半郊区制造出一个个没有活力的孤岛,同时幻想用不断增多、不断加宽的道路来保持联通。后果我们已经看到了:对秩序的向往反而带来了混乱,对整齐和美观的追求则造就了千篇一律的城市图景,丑陋而令人压抑。
  没有包容性和多样化,也就没有城市的文明化。
  (作者为《中华读书报》编辑)
  美国景观设计之父,纽约中央公园、斯坦福校园和国会大厦广场等著名景观设计者F.L.奥姆斯特德对人居环境与城市文明的思考。
  《美国城市的文明化》
  [美]FL·奥姆斯特德 著
  王思思等 译
  译林出版社 2013-04
  《谁收藏了圆明园》
  刘阳 著
  金城出版社 2013-10
  海内外第一部圆明园流散文物图录。
  《预见未来——思考力时代与全球五大浪潮》
  王伯达 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08
  贸易壁垒兴起、1%与99%的对立、人才争夺战、科技交替下的大崩坏,以及小个体时代的来临,将会是未来全世界最重要的五大浪潮。
  《底线——默多克与<泰晤士报>之争背后的新闻自由》
  [美]哈罗德·埃文斯 著
  黄轩 译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9
  本书作者回顾了这桩报业史上极富争议的并购案,真实呈现了巨变时刻的媒介业态。审查限制、劳资纠纷、技术换代带来了外部压力;更深远的问题,正埋藏在新闻观念本身的嬗变中。
  《叛逆者:塑造美国自由制度的小人物们》
  [美]撒迪厄斯 ·拉赛尔 著
  杜然 译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3-09
  这是一部历史学家宁愿忘记的历史,它深入到美国社会的底层,讲的是那些“坏”美国人的故事,并展现出他们是如何塑造美国社会,创造新的愉悦,以及如何拓展自由。
其他文献
2014年1月7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荣誉主席邵逸夫走完了传奇精彩的一生,享年107岁。连日来,香港与内地、官方与民间多方追念。  是什么让一位娱乐界的大咖,获得了社会各个阶层的认可和怀念?网友自发搜索、整理的一张“逸夫楼”在线地图,揭示了邵逸生的济世情怀。地图上的逸夫楼,密密麻麻近3万座,遍布中国。  邵逸夫超过65亿港元的捐赠中,大部分投给了内地。20多年来,他向内地捐赠了34亿港
期刊
京津冀地区近年来持续恶化的环境污染,已广为社会各界垢病。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已制定相关措施,筹划综合治理。但沉疴久矣,根本性的治理非朝夕所能见效。国庆假期,走出北京几十公里,就可看到河北区域内的许多乡村破败不堪,有些村落甚至贫困凋零。我认为解决京津冀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与环京津贫困带的命题同时破解。  环京津贫困带的新闻已多次见诸报端。几年前有资料说,环绕京津尚有3798个贫困村,272万贫困人口,它
期刊
第21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结束了,两件事给人深刻印象:一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带去的“中国信心”,二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缺席。奥巴马缺席可能是偶然事件,但世界对中国信心的增长,却已是必然。  过去一百多年来,在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先是在固执拒绝中落后,接着在与日本的现代化竞赛中落败。一再挫折让一些中国人越看自己越不顺眼,放眼望去,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叫中国,一个
期刊
“十次降价”难敌一次误解。  这种现象已经困扰中国移动很长时间。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带来人们的认可。中国移动国际公司业务运营经理葛芯表示,在进入2013年以后,他们纯粹是依靠“企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来面对一次次艰辛的国际谈判。  “10次降价”无人提及  “每次看到新闻说,中国移动国际漫游费用高,各种负面消息,说实话,我们真的很不开心。”葛芯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不开心的核心原因,不是因为
期刊
剃着光头的艾伦·皮思兰看上去并不像是一位以宅著称的工程师,而是一位演艺明星:举手投足间充满自信,侃侃而谈。或许是他所在团队的成功让皮思兰有了更多的自信,作为目前F1锦标赛排名第一的红牛车队的技术合作经理,在车队位于英国米尔顿凯恩斯的总部里,在没有上司在场的情况下他仍把自己的岗位称为“世界上最有趣的工作”。  如果用时间作尺度的话,那么皮思兰所在的F1车队无疑是最争分夺秒的行业之一。在周末一辆辆风驰
期刊
现在看来,中国经济升级版,将从试验区的升级版开始突破。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以来,从各级官员到各路学者,以及各处观察家,都在进行拼图游戏,后来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是—要通过更深一层的改革去实现这一点。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揭牌,让此前的猜测获得了一个方向性答案。  有人认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可与当年深圳特区的成立同日而语。上海自贸区能提到什么样的历史高度?可以从下面几个层面来观察—  
期刊
临近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国企改革成为热议焦点。从开始的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業制度创新,到建立以“国资委”为平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企改革就是不断推动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相融合的过程。  国企改革多年来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亦可用“举世瞩目”来评价。但最近几年来,央企显然成了市场经济改革不畅的替罪羊,不断被口诛笔伐。其中,有些观点呈现出非客观、非辩证、非理性的色彩。实事求是地讲,
期刊
此前一直表态“要努力扭亏”的央企上市公司*ST长油,终于在1月10日发布了2013年度业绩预亏和终止上市风险提示公告。  *ST长油是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旗下公司,主要从事油运业务,经营全球航线的原油、成品油以及化工品等产品的特种运输业务。受国际油运市场运价低迷等影响,公司此前已连续3年亏损,其股票也已于2013年5月14日起被上交所暂停上市。  一旦此次年报经审计后最终确定为亏损,*ST长油将成为首
期刊
自今年7月上海获批首个自贸区以来,中央赋予上海的这件新“外套”,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各地也纷纷表现出对这件新的改革“制服”的渴求与冲动。  自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创办特区以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全国被划分为4片经济大区。在“东部跨越发展战略区”内,又先后形成了珠三角等四大综合发展区。  与此同时,又先后建立了浦东新区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特别是2007年6月至201
期刊
作为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和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是外资投行中国区首席中鲜有的“老外”——纯正的英国人,但却对中国经济有着令人讶异的深度剖析力,围绕利率市场化、汇率改革、地方债、民营银行等中国味儿颇浓的话题,这位“老外”信手拈来。  见面前一天,恰逢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致辞,提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并强调以金融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