塬上(组诗)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v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守 岁
  火塘里的炭火一拢再拢
  父亲的身形也一小再小
  暗影自身后浮动
  时光浓稠,我和父亲
  用低声的话语
  试图把某种不能到达的终点
  推得更远
  没有一个结局是我想要的
  零点的钟声就要敲响
  父亲起身去厅堂焚香祈愿
  留下一个更深的黑洞
  黑麻麻的,在我的对面
  相 遇
  这是最好的相遇
  绿皮火车在黄土高原上行驶着
  我靠在窗口,一脸倦意
  窗外,一条土路从天际线挂下来
  一個骑摩托车的男子
  在高原巨大的背景下
  神态安详,衣着干净
  火车带着我驶过的几秒
  我们都微微侧了一下身体
  轻巧地,让过了
  彼此的一生
  伪装者
  一只苍鹭捕食的过程
  一只站在淠河边水草丛中的苍鹭
  伸长的脖颈像一截枯黄的树枝
  黄昏时的淠河,渐渐秋深
  一只苍鹭,因入戏太深而忘记飞翔
  一个人一生的过程
  一个人,我,站在离一只苍鹭
  很近的岸上
  心底的杂念被秋风一点点清空
  一个人活着,也不过是
  上帝把一束光,暂时落在
  我的头顶
  塬 上
  一骑黄土也有跑累的时候
  它停下来,并把我
  置于高处的边缘
  如果正好赶上秋天
  草叶枯黄,阳光沿着向南的陡坡
  倾泻而下,薄雾把土地还给溪水
  紫色的浆果,挂在枯萎的藤蔓上
  仿佛在那一片草丛中
  依然珍藏着谁的童年
  盛大和空旷的事物
  总会让人生出漂泊的感觉
  我站着土塬边缘,眼中
  几座灰色的石碑,分散在坡地上
  一个比一个低
  曲 径
  采回来的野果放在桌子上
  出门左转,那条荒草过膝的小路
  让人瞬间亲近,又最终
  独自走远
  秋天在自己体内
  留下很多这样的设问
  挂在树上的果子
  都有过自己的一段美好青春
  秋天,每一寸光都值得珍惜
  曲径漂浮在那些光里
  谁走上去
  光就只照着谁
  游 戏
  秋夜里最好的游戏
  是用细线串起地上的橡树叶
  然后站在高处,把它点燃
  由大一点的孩子抡起来
  一圈圈划圆
  我们会围在旁边,在火光中欢呼
  在橡树叶噼啪的声响里
  辨认彼此模糊的脸庞
  那是很早的时候
  乡村的夜晚没有多少光亮
  为这个游戏我们围在一起准备很久
  而树叶会在几分钟之内烧完
  光亮过后,短暂的失明
  让我们惊喜和无措
  直到后来,有了更多的失明时刻
  直到后来,为了准备下一次游戏
  我们花去一生的时间
  月 亮
  月亮升到天空,在水中看
  是它从岸边
  逐渐走到水面中央的过程
  这多像一个人中年的困境
  另一个中年人,在水边看月亮
  干净的天空,因为失败的表达
  而更干净
  他有时看看天上的月亮
  有时看看水中的月亮
  慢慢地,就有了
  透光的身体
  责任编辑 陈少侠
其他文献
紫荆山公园有一株古槐,我坐在古槐下,心无旁骛地刷抖音。一个五岁的女孩突然跑过来,使劲儿地推拉我。  “一块儿喂鸽子,”她稚声稚气地说,“一块儿喂鸽子。”  我听见女孩的邀请,但眼睛仍没离开有趣的短视频,只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下她。  “我不想喂鸽子。”  我感觉女孩气嘟嘟地噘了嘴唇,自个儿跑走了。  我刷着的短视频大多二三十秒,或高雅或媚俗,或幽默或悬疑。一条一条,一条又一条,还有各种产品广告,还有
期刊
上篇昨夜星辰  腊他们在水房里相互吆喝着到夜市吃东西。  屠岸早已洗完,躺在寝室床上胡乱翻看手机。最近,他迷上一个女主播,只要一打开她的界面,就看见她在吃东西。此刻,女主播正在吃一个热气腾腾的象拔蚌,肥硕的肉溢出蚌壳,她蘸上辣椒面,伸到镜头前故意馋观众。斩获一波打赏后,女主播準备开吃,刚凑到嘴边,象拔蚌遽然从象鼻中滋出水来,她毫无防备,脸上瞬间被喷湿,等意识到去堵象鼻时,象拔蚌已变作失控的水枪。 
期刊
蚁楼与医院一墙之隔,但要去医院,得从泥水泛滥的巷道出去,绕到大门口。张龙新每次背着秀去医院检查,过巷道就会骂,没得屁眼的,也不修修……有人搁了一溜火砖,进出的人像跳房子,样子滑稽。秀就在背上流泪。  蚁楼不是楼,至少不算楼。蚁楼是烂尾工程,修到二楼就戛然而止。有人租过来,在楼顶铺上防水布,远看像个包裹。屋内隔成十几平大小,租给住不起院的病人,久了人们就叫这里“蚁楼”。张龙新不喜欢这名儿,当初住进来
期刊
一  窗外是别的世界,弥散一股浓浓的阴森,好像鬼东西们正聚在雨幕之中,眨着邪恶的眼睛,会随时找机会扑上来似的。天阴,湿冷,大雨狂泻。这样的天气一直持续,仿佛永无止境。网上消息,鬼东西们狡猾,会变异。靳小枫吓得不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干瞪着眼,瞅着冰箱逐日见空。封城之后,靳小枫一直没出门,之前办的年货塞满冰箱,她把冰箱的东西大概分了十四等份,天天按计划吃。满以为省着点吃,就可以度过十四天。但她无论
期刊
张爱玲的世界,于我,除了遥远还是遥远。  第一次读到她的小说,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收获》杂志上的《倾城之恋》。读时,很茫然,有点儿傻眼,久久回不过神来。可还是忍不住,读了一遍,再读一遍,来来回回读了好几遍。小说里的十里洋场,旧式大家庭,少爷小姐,还有上海和香港,离我都是远而又远。  很陌生。  出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我们,和张爱玲笔下的那个时代是非常隔膜的,没有见识过繁华,也没有念过几本
期刊
烈风中  裂开的  风中,露出小镇、河湾、林木和浆洗的妇人。   大运尚待转折,麦田  盛开,稀稀落落;  南船与北马,盛开,起起伏伏。  它们构成行将过去的时代。烈风终有一枯。   漕运萎缩,  运河中  大鱼和小鱼被鼓动着跃  出水面。  源于体内的惊慌,它们竞相飞入天上,跌   落云中,得以观看  无穷种类的风。  西瓜地  帝国的旧哲学在运河中翻滚,  隐约如煮破之鱼头。河边  昔日村里的
期刊
当救助艇沿一个大浪边缘滑下去时,我就开始了默数,果不其然,数到22时,前方救生艇小小的橘红色平顶出现了。说明我们跟它的距离又近了一海里。  天渐渐大亮了,从救助艇上看去,貌似平静的印度洋其实是那么崎岖不平,如巨大灰色锯齿般的东方水天线上展开着略带羞涩的粉色天幕,更为耀眼的红色来自于天幕以下,红日以欲点燃天幕的方式不住地向它逼近,随时准备喷薄而出。海面持续吹拂着三月份印度洋特有的东北风,正是它掀起了
期刊
春 望  这个春日,我在透明的音乐里漂浮  被湖水、树叶和翻拂纸张的微风  吹动。我感受到石头热起来的速度  迫不及待的人们从地下和屋子涌出  含着婉转的词,从我的窗前走过  空气中飘满了花朵和口香糖的甜味  那些粉颈和手臂,那些短裙和长发  经过春天的街道  经过我犹自怀抱不肯放手的琴  在存在的暗影里我仍可以想象  飘过城墙的纸鸢,湖堤上的游人  花瓣一样绽开的陌生笑脸,以及  湖心中那只慌乱
期刊
1  收到江珊珊好友申请的时候,黄一诺正坐在北濠桥的栏杆上,双腿晃悠着胡思乱想。  他已经一个人坐在那里一个小时了,这一个小时里,他在脑海中匆匆回顾了一遍自己潦草的人生,最后停留在了自己的童年。那时候父亲还活着,只是在这个家里已经形同虚设。有一天父亲突然把他叫到病床前,从枕头底下掏出一本又破又皱的黑皮书,封面写着“圣经”两个烫金楷体大字。黄一诺认得这本书,父亲还没有整日躺在床上的时候,总爱饭后坐在
期刊
龟  缩手,缩脚  缩身,缩心  一再缩让的存在状态  酿出日月芳华,海阔天空  酿出浑圆的岁月,扩张的年寿  毫无波折的命运  以及大智若愚的生命哲学  春  三人为众,泼绿成春  岁月醒来的时候  热闹是此时突出的关键词  如果再盛放多彩的鲜花  群舞嘤嗡的蜂蝶  一个季节的精魂  便在有声有色中被彻底点燃  七步诗  一步一道平仄  一脚一行声韵  一个王朝的命运  就抵押在那短暂的步伐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