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导向式教学,让数学课堂闪动创新的灵性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456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项目导向式数学教学以主体教育思想与人文教育思想为核心,突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育的本质和目标的教学模式,本文以“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为例,运用项目导向武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新天地,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创新的主阵地和学生能力提高的好场所。
  [关键词]项目导向式教学;数学课堂;创新
  
  项目导向式数学教学以主体教育思想与人文教育思想为核心,突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育的本质和目标的教学模式,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在教育过程中,项目导向式教学符合文化课服务于专业课的教学宗旨,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笔者以项目导向为主线设计了“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一课,并尝试在课堂中实践,下面就是其中的几个主要活动,权作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课堂活动一:情境创设——项目导向式教学的序幕
  
  源于解三角形应用举例中的具体测算项目,课始我由情境逐渐引出具有新奇性、挑战性的项目任务。意在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明确任务主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常熟的美景,比如尚湖、方塔等,美丽的家乡风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我抒情的介绍和学生的赞美声中,有学生茫然发问:老师,你今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怎让我们欣赏起美景来了?一语点醒梦中人。学生们开始猜想我将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或者任务,于是,我乘机引出本次课题,为明确项目任务作好铺垫。
  
  课堂活动二:方案构思——项目导向式教学的尝试
  
  解三角形的项目任务分三个子任务“距离”“高度”“角度”问题,下面节选“高度问题”中的部分进行介绍,为完成任务“高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若给你测角仪与卷尺,如何求方塔的高度?
  因本题具有开放性,所以我安排了充裕的时间让学生酝酿、讨论,课堂上学生探究的热情很高,其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大胆构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欣赏着他们出色的设计草图,我决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请小组派代表展示其设计方案,介绍设计思路和算法,让学生分享成果,体会心得,优化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小组1:在方塔一边取两点C,D,使C,D与塔底部中心A在同一直线上,测得CD=a,∠BCA=a,∠BDA=β,设塔高AB=x,则由AD-AC=a,可求得x。
  小组2:在方塔一边取两点C,D,但C,D的延长线不过A点,测得CD=a,∠ACD=a,∠ADC=β,∠ACB=y,先求出AC,再求AB。
  小组3:设身高为a的某人站在河边,测得塔顶端的仰角为a,又测得塔在河中倒影的顶端的俯角为口,设塔高为h,河面宽为b,则6tga=h-a,btgβ=h a,消去b,即得h。
  学生在展示、介绍、点评,我则在一旁“煽风点火”:“他们的设计什么地方考慮比较周全?计算起来是否简便?……”在师生和生生的智慧碰撞中,学生的设计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合理,考虑问题更全面了。我暗自窃喜:项目导向式教学,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了!
  
  课堂拓展活动:实践探究——项目导向式教学的优化
  
  进行实践是项目导向式教学的根本,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任务,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去测量方塔的高度,亲身体验实地测量的过程,体验原先无法估计的问题和困难,检验谁的方案更合理,更能有效减少误差,并完成实习报告,最后回到课堂进行交流。
  一到方塔旁,学生就开始跃跃欲试了,我介绍完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后“顺水推舟”,让学生去实践,因为此时若再“啰唆”往往事倍功半,不如让他们碰碰“壁”也好,实践操作毕竟与方案设计不同,不到10分钟,学生们额头上开始渗出汗珠——此时指导学生实践正是时候!我及时叫了“暂停”,请测算比较顺利的小组谈谈成功的经验、克服困难的过程,也请望“塔”兴叹的小组说说碰到的难题,组织大家集思广益,集体“攻关”。
  因有亲身实践的体会,故尝试后的交流变得更加理性,更具操作性,学生们侃侃而谈,在听取其他小组的经验、教训、窍门后,着手对自己的测量方案、步骤进行调整、修正,校外课堂一派忙碌、融洽的景象。
  最后的评价在一种欣赏、肯定、鼓励的气氛中进行,学生细心挖掘同学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创新性和实践操作时的规范性、高效性。诚恳地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改进意见,我的点拨引导则穿插其中,根据学生的评价,我“大张旗鼓”地表扬、肯定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项目导向式教学下,轻松愉快和谐的数学课堂成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新天地,成了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创新的主阵地,成了学生能力提高的好场所。
  
  反思与感悟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项目导向式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新课标》明确提倡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节课从问题情境的创设到项目任务的确定和完成,都对教材作了一定调整和拓展,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提升能力。
  
  2.学习成果体现为多样化
  项目导向式教学创造了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的宽松环境,其学习成果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能力的提高,每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给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与策略,学习成果呈现多样化。
  
  3.建构完善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自信心的绝好时机,因此,评价体系应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评价应以鼓励和引导为主,重点关注并指导学生本人的自评以及小组成员间的互评,注重对学生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以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
其他文献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necrosisoffemoralhead,ANFH)是一种隐匿起病的慢性致残性疾病,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致残影响和疾病预后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联合主办骨科康复系列学习班,本届学习班内容为脊柱脊髓伤病康复,2014年9月13—17日在北京举行。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具有语文阅读能力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比如: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看不懂产品使用说明书等,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各学科的阅读就显得尤其重要,我在数学教学中教会学生数学阅读,  【关键词】阅读的兴趣;阅读的能力;阅读的方法;阅读的习惯
【摘要】几何画板“功能强大、简单易学、流行通用”,其特殊功能大致体现了画图的准确性、图形的几何关系不变性、强大的度量、计算和解题功能、巧妙的图形变换和动画功能等。方便实用,功能不凡.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多媒体CAI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可以进行课堂展示.配合师生课堂教学活动,化解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疑点和难点,还可以充分体现师生学习的个性化.凸现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几何画板;中学数学教学;应用功能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第三次全教会也指出,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仅是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其今后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一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训练对痉挛型双瘫学龄期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与步态的影响.方法:将30例痉挛型双瘫学龄期脑瘫患儿采用电脑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
小学数学活动课是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研究问题,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分析日常事物的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师要富有创新精神    在数学活动课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在小学阶段
[摘要]初等数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是不变的量,而高等数学则以变量为研究对象,所谓函数关系就是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反函数是函数中极重要又难于理解的课题,本文通过函数及反函数的概念和实例介绍反函数。  [關键词]函数;单值函数;多值函数;反函数;单值分支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笔者经历了“一根粉笔,一本书”的老式教学,素质教育理念下的目标教学,课标理念下的新课程教学。一直在不断地剖析着自己的课堂教学:多年来,借助中考指挥棒给予的惯性,我们习惯于沿袭思维“深挖洞”的训练模式,熟悉于对方法技巧的全新包装。形式上的“戴帽穿靴”,使我们显得尴尬难堪;内容上的“枯燥乏味”,使学生显得苦不堪言。苦恼彷徨中,我对照新课标进行反思、试验,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下面仅就新课标理念下教材的使
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叫做退化,如鲸、海豚等的四肢成鳍状,仙人掌的叶子成针状,虱子的翅膀完全消失,那么数学题目在推理分析的过程中能不能类似生物体一样,把一些条件退化,使得构造简化?本文以解析几何为背景来阐述数学中的一些退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