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改进小学科学课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小学的教师也越来越重视自身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课程。科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性的发挥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的教学设计中,不断尝试探索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途径。所以,本文主要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出发,旨在探究如何提升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思维能力;小学科学课;教学改进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水平是开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育目标,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因为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而目前的科学课堂教学教师主要以探究性的教学方法为基础,并且无论是在提出问题与预测和猜测方面,实验设计以及寻求实证、数据收集和分析、结论和表达等等其他步骤,教学的过程都是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的过程,而学生活动的核心方面是独立思考,这也是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它还包括在新旧经验的冲突中所引起的自我观念的改变以及重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师要学会创设趣味的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由于传统的科学知识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对科学知识内容方面的学习产生兴趣,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培养,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能适应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要求的。而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以及自身教学目标的完成,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并且在课堂学习中也会感到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小学的科学教师应创设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例如,在教科版的科学教材中关于“植物生长与变化”内容的教授中,老师就可以在课前提前制造自己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进来,比如问学生:大家都想一下,植物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健康生长?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是什么?大家都养过哪种植物?能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种植植物的过程吗?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先自己探究这些问题,并在大概五分钟的时间内向其他同学分享出自己的经验。而通过开展问题情境的参与活动,能够让学生认真的思考植物生长的全过程,并且有部分植物种植经验的同学还可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这样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创造的一个个问题情境中展开积极的思考与学习。这样,教师就可以为科学知识的课堂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發散思维进行锻炼,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而科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可以借助实物还可以借助当前的多媒体技术,对于植物方面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植物生长过程的视频,这样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但在展开多媒体内容的播放教学之前,教师自己也必须设计一些涉及短片中内容知识点的问题,用来吸引小学生在学习课堂上的注意力。与此同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使小学生们能够在老师的教学课堂中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开始学习新的科学知识。这样,我们就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树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要多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结合提问以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创造富有趣味性以及科学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新课标要求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要求。当然这就要求科学教师要不断的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得到科学知识内容学习的同时还能够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的开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也让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二、教师要学会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的互动,进而开展科学知识的课堂教学活动
   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就需要各方面因素的配合进行。在科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也应注重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成长特点的有机结合,然后精心设计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不断的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学知识的课堂学习中。而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和独立思考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比如,当教授“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特点”的方面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梧桐树生长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表达出他们所看到的特点。教师还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探究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进行单独讨论并做好记录,对于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做好总结。并且活动开展前,对于组内的各组员职责要进行分工,比如由XX同学进行观察,XX同学进行记录等等。然后等准备完全之后,再全班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探究活动。
   然后等到小组讨论之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别读出自己的观察结果。例如,每个小组可以分享他们观察到的东西特点,而他们观察得越仔细,得到的特征越多的小组就能够获胜。这样,可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心理,他们也就能更积极参与课堂知识学习中的互动;而通过开展教育课堂的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们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就能有效的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再比如,当教师在上节课讲解了“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这方面的内容之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以探究小组为单位,每组种植不同的植物并做好记录。而且学生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种类,对于种植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要及时报告,让老师和学生进行帮助处理。
   最后,教师在每个课题结束的课堂上,就可以对每个学习探究小组的植物种植总体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价。而在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应采取多样化,多角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植物种植整体过程以及结果都进行评价,并在课堂上可以将一些优秀小组的植物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观看。这样,班里的每个学生都能在自我不足的反思以及总结中产生进步。而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其他学生的优良作品来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经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重构自己的知识网络,进而帮助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提升。    三、教师要学会优化科学实验的课堂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众所周知,科学课程都离不开实验,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因此,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展不能没有实验教学的参与。而在实验教学的展开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提升,也是任何其他纯理论知识后的教育方法无法比拟的。而通过实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情况下,合理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安排紧扣主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运用所掌握到的知识,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和借助已有经验总结出结论,解释了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不断的学习了解充实自己的思维,不断提高思维的创造性,也能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思考模式。因此,教师应注重科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通过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磁铁磁性”内容的教学中,老师就让学生进行分组准备,在实验前准备好回形针、木屑、弹簧等实验材料物品。而在实验开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猜测哪些被测试的项目会被磁铁所吸引,而哪些被测试项目不会被磁铁所吸引。然后让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验器材进行分组实验。并且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还应给予适当的实验过程指导,并督促每组的学生做好实验过程记录。当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后,教师就要让全班同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报告自己的实验结论,然后再引导全班同学进行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具体的科学规律。而在关于“磁铁两极变化”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实验前进行猜测:“比如要是把小钢球放在磁铁的中间会发生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在每组开展实验,学生们就会发现小钢球总是在向两边进行滚动。而此时老师要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做进一步的磁极实验。学生们就会发现磁铁的两极位置是最具磁性的,也就引导出本节课的知识点了。这样也就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而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指导,学生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中来,从而保证科学知识课堂教学的质量。而教师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的实验,还能够让学生在各种实验中学习新的知识。然后通过独立思考,锻炼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并且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用到双手以及大脑的配合,这样也可以锻炼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科学知识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师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因此也就赋予了学生学习上极大的自主性。在自主思考和实践中学生不断学习发展,最终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对于小学科学课程,教师自身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要求,还要深刻了解学生实际的知识储备水平和生活经验,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解读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课堂,通过趣味的实验和积极的互动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而经过十几年的新课程标准改革,在课堂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已深深扎根于人心。而越來越多的小学科学教师也以此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实践中进行努力探索,不断创设能引起学生认知变化成长的趣味情境,在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思考,并且更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对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进行建构和整合,不断追求科学知识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安晔.关于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J].家长,2021(13):111-112.
   [2]张芳.从问题思维轨迹中锻炼思维能力——小学科学教学三个节点的设计[J].教育观察,2021,10(11):96-98.
   [3]陈娉娉.基于思维建模的概念学习过程探析——以小学科学课为例[J].教育界,2021(12):8-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思考与实践,小学阶段是智力和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使小学生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主要研究核心素养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意义与方法,以及在实施阶段出现的一些问题,希望对一些教育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
目的 分析非AIDS相关隐球菌脑膜炎(隐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997年至2007年住院治疗的154例隐脑病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对不同初始治疗方案的疗效及转归作进一步分析.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离散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根据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 154例患者中51例有一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1]推荐的治疗丙型肝炎的标准方案.我们对7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感染途径、发现病情年限和治疗年限进行了调查,并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现报道如下。
期刊
说明:①主题词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②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排序,如汉字相同,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③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后;①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期刊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炎性指标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脓毒症、病毒性感染、肺结核和淋病各100例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结合珠蛋白(HP)、铜蓝蛋白(CER)α1-酸性糖蛋白(α1-AAG)α1-抗胰蛋白酶(α1-AAT)、WBC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各项指标在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最佳临界值,并计算各项炎性指标的灵敏度、特异
【摘 要】教育改革持续推进背景下,幼儿教育作为个体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而推动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现已成为展开幼儿阶段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在幼儿教学过程中需重视趣味且具備教育价值民间游戏的引入,丰富幼儿日常生活的同时,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幼儿活动;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除为传统文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外,同时也为展开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途径。因
患者男,49岁,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农民.因乏力纳差1年余,间断发热3个月,加重4d入院.体格检查:消瘦,双肺呼吸音粗,余无阳性发现.实验室检查:WBC3.21×109/L,中性粒细胞0.763,RBC 3.82×1012/L,Hb106 g/L,PLT 70×109/L;Alb 26 g/L,IgG 41.96 g/L,IgM 1.40 g/L,IgA 1.25 g/L,血细胞沉降率33 mm/1
期刊
患者男,58岁.因反复左侧腰痛1个月余入院,入院前体温不详.入院第2天起持续发热14 d,最高体温39℃,呈不规则热,伴畏寒、气促.体格检查:颌下、腋下可触及数个淋巴结,0.5 cm×0.5 cm至0.5 cm×1.0 cm.左肾区叩痛阳性.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50 mm/1 h,ALT 77 U/L,IgA 4.18 g/L,IgG 19.23 g/L,补体C40.5 g/L,高敏C-反应蛋
期刊
中国大陆的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疫情已出现二代病例.济南市传染病医院自2009年5月12日收治第1例(全国第2例)患者以来,至2009年8月中旬已收治甲型H1N1流感12例,为提高诊治水平,现将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期刊
颅内感染性疾病和以外周感染为基础疾病的热性惊厥在小儿感染性疾病中各占一定比例,两者在发病早期易混淆,常与细胞免疫的激活和炎性介质的大量释放有关.新蝶呤(neopterin,NP)主要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合成,是一种细胞免疫激活的标志物.为了解小儿颅内感染及以外周感染为基础疾病的热性惊厥脑脊液(CSF)中NP的变化,自2007年以来,我们观察了3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及8例热性惊厥患儿CSF的N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