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差异探析

来源 :青年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liang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乎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伟大工程。这一工程的蓝图是由中国设计,但工程的实施,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因为这不是哪一个国家的事,也不是哪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完成的事。为了能够使世界各国在这一工程实施中共同采取行动,首先需要世界各国对这一蓝图达成认知上的共识。中外学者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中西双方“认知图式”或“范式”的不同,是造成双方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差异形成的直接原因。
其他文献
1月10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2011年处级领导干部“金色六分钟”述职述廉活动。与以往不同,此次述职述廉与脱稿演讲相结合,登台的16位处室负责人在六分
城市安全有生态安全、建筑安全、绿化安全、消防安全、社会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消费安全、土地安全、能源安全、公共安全、旅游安全、网络安全等
本文分析了桂林市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整合城区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发展新型处理方法、探索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的规划思路,以抛砖引玉。
清华大学古建筑研究所原所长楼庆西认为,保护古村落比保护故宫还难。故宫的价值大家都知道,但乡土民居的价值不一定知道。古村落最怕的是被拆,而且是老百姓主动将老房子拆掉。这
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马清运在德国做“建筑无边”的演讲中倡导“无尺度实践”。他表示,“无尺度实践”是他每目的工作,对他来说,设计一个咖啡杯同设计一个城市的工作是一样的,这就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认为,不少地区正致力于生态城市建设,其中存在着大量问题:目标缺位、理论缺失、定义不明、规划不足等,甚至出现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做着反生态事情的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凝心聚力的重要精神力量;爱国主义同时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党的十八以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
目的:综术关节软骨自分泌调节的进展。方法:通过研究在局部环境中,关节软骨的主要自分泌因子在细胞分子水平对关节软骨的代谢、复等方面的调控。结果:ICF-1,TGF-β,FGFs和BMPs是病损致软骨基质降解时
【摘要】多媒体技术进入小学语文课堂,能够使学生脱离枯燥的教学情景,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更生动活泼、更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它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随着科学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的应用已被大部分教师认可。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90-0
为增强新形势下干部职工的新闻发布能力,11月9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有关部门举行模拟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