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中学业延迟的形成机制与消解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su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是学生思维水平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同时,受升学压力的影响,此阶段的学生往往面临着内、外环境的双重压力。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克服拖延行为在初中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初中生学业延迟的原因、延迟行为的差异化比较和学业延迟的建议三方面予以讨论,以期了解初中生学业拖延行为的形成机制与消解策略。
  关键词:依赖;差异;建议;压力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2-0001-02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Resolution Strategy of Academic Delay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ZHANG Yazhuo  (Siyuan Experimental School,Huining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nking level,as well as a key period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students' body and mind.At the same time,affected by the pressure of entering a higher school,students at this stage often face the dual pressur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How to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overcome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 appear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academic dela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the differentiation and comparison of delayed behavior and the Suggestions of academic delay,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resolution strategy of academic dela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Dependence;Differences;Advice;Pressure

1.初中生学业延迟的分类研究
  笔者结合以往关于学业延迟的相关研究以及个人的观察体验,根据拖延行为特质将初中生的学业延迟作了如下分类:
  (1)厌学性延迟
  厌学性拖延是初中学生中最常见的拖延行为之一,其产生大多有着深层次的心理学背景。讨厌学习,不愿意接受老师的作业安排,拒绝与学习相关的一切事物是厌学性拖延的典型行为特征。有研究表明,厌学情绪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学生自身的智力因素、情感因素、学习经历以及个人所遭遇的学习创伤等都有可能导致厌学。厌学性拖延不是对某次作业没兴趣,也不是对某一科作业没兴趣,而是对任何常规的学业任务中都丧失耐心和热情的消极学习行为。
  (2)忙乱性延迟
  与厌学性拖延不同的是,忙乱性拖延行为的产生不是主观故意的结果,而是学生本意是不想拖延,但是由于生活和学习自理能力不足,导致时间大量的消耗浪费。这种学生在学习行为的发生过程中,经常会处于忙乱的状态当中,忘记了作业内容、找不着文具、写错了地方、钢笔没有了墨水、铅笔断掉了笔芯等等。这样的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突发情况不断,意外不断,虽然感觉很用心,但是学习效率低下,成绩堪忧。
  (3)磨蹭性延迟
  磨蹭性拖延是指学生主观上有快速完成作业的强烈愿望,但是在作业过程中,过于追求字体的工整和书写的规范,不敢急于下笔,下笔之前总会想如何落笔、收笔,每个字一笔一划,写完之后不满意还会擦擦改改,这种拖延对初中生而言更加致命。初中阶段受到中考升学压力的影响,作业量比小学更多,作业难度会更大,过于追求完美主义会增加学习的时间,消耗学习精力,而且也不是十分必要。有研究表明:磨蹭行为的发生与学生过分期待教师的表扬有关,内向性格的学生大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磨蹭倾向。
  (4)依赖性延迟
  依赖性拖延比较少见,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对外界环境有着严苛的要求,当该条件不具备学习行为就不能够进行。如有同学表示:他在学习中必须要用特定的文具才愿意写作业,只要文具不在身边,他就感覺浑身不舒适,写作业的速度就很慢;也有同学说:自己在写作业的时候妈妈必须要陪在旁边,如果妈妈有事离开一会,他要么是静不下心写,要么就溜出去玩,这样的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较差,严重的依赖外部环境,自我约束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克服依赖是解决学业拖延的关键一步。
  (5)学困性延迟
  不同学生学习的能力有好有坏,写作业的速度有快有慢,学习的效率也有高低之分,家长要承认这一客观事实。除去主观因素,学困生的学习受智力因素、知识基础、思维习惯等多因素的限制,加之初中作业量大,学业延迟的发生也是情理之中。当学困生有学业延迟行为时,一方面,教师要换位思考,多理解学生学习的难处,为学困性拖延的产生寻找解决方法,鼓励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勤于反思,自己布置的作业的量和作业的难度是不是适合所有的学生,这其中也包括学困生吗?自己的讲课速度是不是太快,讲课方法有问题,只考虑了班级中成绩靠前的同学,忽略了后面学困生的学习感受,导致学困生掉队越来越严重。

2.初中生学业延迟的分异研究
  (1)学业延迟的性别分异
  首先,初中生獨立和逆反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其行为特点。男生与女生相比,男生生理心理发育较晚,心智更不成熟,心理冲突活动更加激烈外显,在行为上也往往更加大胆,这所有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男生的拖延水平整体水平要高于女生。其次,在行为方式上,男生好动,喜欢挑战权威,女生平静且安稳,习惯于服从。在相同的学业任务面前,女生的顺从性往往更好。
  (2)学业延迟的年级分异
  第一,初一的学生处于中考的起跑阶段,成绩分化还不明显,对未来的学习抱有一定的期待。因此,凡是老师要求的学习要求都会尽心尽力的去完成,学业拖延的主观倾向尚不明显;第二,初二进入学习的分水岭,一方面,由于成绩上的明显下滑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这消磨了原有的学习热情,产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另一方面,初二的学生也正好处于青春期人际冲突关系的高发期,与家长、教师和同伴的冲突增多,这是学业延迟的又一原因。
  (3)学业拖延的成绩分异
  学业延迟情况在不同成绩下的同学身上普遍存在,但是相对而言,学困生的拖延情况更加显著。原因很明显,学优生的学习能力更强,无论是智力因素还是其他非智力因素,与学困生相比都具有碾压性的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到学习成绩上就更容易受到老师的肯定,从而帮助自己建立更加强大的学习效能感。因此,学优生在学习上往往花费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完成同等的任务量,同时,这种优势具有不断累加的倾向,从而产生“滚雪球效应”。
  (4)学业延迟在不同亲子关系上的分异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缓解学业延迟有积极意义,孩子良好的学业表现反过来又会促进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出现。初中生的自主意识逐渐萌发,宽松的亲子关系有利于父母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激发孩子学习的信心和勇气;紧张的亲子关系下孩子的行为方式往往与父母的要求背道而驰,父母要求的越多,孩子的抵触情绪就越多,长此以往,孩子就容易形成自由散漫、不受约束的行为习惯,对家长和教师没有丝毫敬畏之心,对学习也是我行我素,当一天的和尚敲一天的钟,不愿承担太多的责任感。

3.家庭教育中关于学业拖延行为的建议
  (1)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增强时间意识
  不良的作业习惯是导致学业延迟的首要因素,尤其对于忙乱性拖延的学生更是如此。在作业中,如果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削铅笔、找文具、左顾右盼等琐事中,想要按时完成作业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首先,在学习之前,要准备好作业所需的一切文具,提前整理好书桌,削好铅笔,拿出文具,坐到固定的座位上来,避免作业过程中丢东落西,手忙脚乱。其次,在作业过程中,要减少不必要的小动作,随意离开座位走动、东张西望、抓耳挠腮都要逐步减少。
  (2)循序渐进,培养自学能力
  对依赖性的孩子要加以引导,鼓励孩子独立的完成作业。作业时严重依赖外部的客观环境的学生的自律能力往往较弱,对环境的苛刻要求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在引导中,一方面,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工具或者其他的客观环境不是作业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作业完成的好不好关键在于做事的人,而不是工具;另一方面,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如孩子做作业时有意的短暂离开一会,观察孩子在离开后的行为变化,不断强化好的行为习惯,然后适当的延长离开的时间,继续强化孩子作业时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
  (3)积极引导,打消厌学情绪
  由厌学情绪产生的学业延迟作用的时间周期往往更长,处理难度更大,处理失当反而会加剧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恶化亲子关系。因此,厌学带来的拖延问题的解决一定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不可急功冒进。由于厌学性拖延是心理上和行为上对学习的双重排斥,因此,建立师生之间、亲子关系的信任关系是破解厌学性拖延的基础。教师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要真实地了解学生厌学的原因,包括以往不愉快的学习经历或者学习创伤,客观的评估厌学情绪对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然后换位思考,如果厌学的是教师自己,应该怎么走出厌学情绪。在问题找到答案之前,不要盲目下结论,我们不能够做到对其他人的伤痛是感同身受的。要意识到相比学业延迟,成绩不是生活的全部,孩子的健康、阳光、快乐更加重要。
  总之,学业延迟的形成既有心理学因素,又有行为习惯上的原因。父母在处理孩子的学业延迟时,要理清学业延迟的深层次原因,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拖延行为的矫正策略。

参考文献
  [1]胥兴春,王彩霞.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特征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教育科学,2011.27(02):20-23
  [2]唐凯晴,邓小琼,范方,龙可,王鹤,张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05):889-892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业拖延关系的调查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立项号:GS[2019]GHBZX087)。

其他文献
摘要:田径训练与体育游戏有更多对接点,教师要注意选择游戏切入时机,为学生提供更多训练动力。课前、课中、课后都可以成为体育游戏的渗透取点,教师要对体育游戏做创优设计,利用游戏展开教学调度,以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游戏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5-0150-02  【Abstract】Track
期刊
摘要: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可以方便学生去理解,且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倡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是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也是从词汇本身的应用需求出发。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围绕单词设计情景,让词汇拼写形象化;从生活场景引入,让词汇教学接地气;在情景中练习英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理解英语词汇,形成牢固的记忆,并最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詞:小学英语;词汇情境教学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链接形式阅读教学,是以教材为基本框架,反复斟酌文章中所含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开源立本节时共读策略实施。不仅如此,链接是所要阅读的文章与相关文章相关联的阅读方式,是课内与课外不同阅读类型的有机结合。它是在注重课文教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课外延伸,这种阅读方式在教学当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激发学生大脑活跃度,并且可以拓宽学生的视角、让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源立本节时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有许多的教师开始在小学英语阅读课程上使用情景创设的教学方法,以便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小学英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能够得到非常好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英语的运用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英语阅读中,许多教师并没有对情景创设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理解,只
期刊
摘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代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标,小学英语阅读课堂开展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学生英语技能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实现“3S”阅读课堂有效建设,从提高教师自身技能出发,更新教学理念,按照学生发展阶段特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够实现教学活动同时代相融合,良好的阅读氛围影响着学生阅读深入性,通过榜样作用带动学生英语阅读活动开展,最后教师要善于通过反思总结各个教学目
期刊
摘要:“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改变传统的一本教材主宰语文课堂的低效语文教学现状,改变课外阅读在课外的现象,创建了将课外阅读搬进课内的一种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学习环境,是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的有机训练场,是打造适合儿童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做”综合的学习场,从而促进儿童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如何在有效的课时上做到扎实有效地进行1+X模式的教学,将课内外同一主题内容的
期刊
摘要: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变得更加迅速,而与之共同成长的是双方文化的互通。近几年来,中国与世界文化互通程度越来越高,受到世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而英语在以其为母语的国家世界地位的影响下,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语言。在这种环境下,英语逐渐走进了中国义务教育的课堂,而如何体现英语的语言特点以及实用价值,就成为义务教育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价值;策
期刊
摘要:伴随着高考改革的实施与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逐渐被提上了日程。英语作为高中生学习的重要的科目之一,长久以来受到了家长、教师、学生的重视。迎接高考,战胜高考这是大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状态。复述是听说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述作为一个重要的英语学习方法,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还可以有效改善英语教学的形状,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文章将围绕
期刊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民间故事”,其中包含《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三篇文章。本单元的语文元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在教学中,立足语文元素,教好民间故事,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元素;民间故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对教学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对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阅读教育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视角;阅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5-0177-02  【Abstrac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