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与信息技术的互补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c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初中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教师应当把握这个机遇,对初中音乐课程的教育进行信息化的改革和创新,建立更先进的初中音乐教育新体系,学习国内外的音乐专家和音乐爱好者的先进教学。就音乐教学而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无所不能。计算机既可用来进行信息处理,也可以下载图片、音乐;既可以听歌曲,又可以创作和剪辑音乐片段。总而言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出现,为音乐教育教学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尤其是音乐表现力上的改变,可以使音乐更具感染力。在平时工作中,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给音乐教师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然而实践中可以看到,因国内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较之于其他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有许多工作需要进行总结和探索。在这个方面,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教育步伐,将初中音乐教育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在一起。
  1.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学存在问题
  为推进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应以信息技术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音乐课程实施。一是选好音乐课与信息技术整合好,让学生在音乐课堂活动中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音乐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典型引路。新的音乐课程与信息技术结合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顺其自然。采用典型引路给学生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
  如何来开发音乐与信息技术整合活动,课程资源呢?《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同时,这些基地类别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还可以邀请基地上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目睹了高科技生产的神力,体验到生活的真谛。把这些内容结合信息技术导出,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对于音乐而言,中国的音乐可谓源远流长,音乐教学至少也有数千年历史积淀。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国内音乐教学已经非常盛行,古时期的乐官可进宫传授音乐技能。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其他的一些学科相互融合,比如礼、乐、数、书、御、射等门类学科,乐即为音乐教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开始走向世界,与世界的艺术教育结合汲取营养,这对我国学生音乐教育的快速进步、缩短与先进音乐教育的差距,起了很重要的催化剂作用。但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西方国家的音乐教育早已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各个学校都建立了资源丰富的信息数据库。音乐教学网站逐渐成熟起来,不同的教学软件制作越来越精致,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音乐教育的网络辐射面。受它们的影响,我国部分有条件的初中学校均已设立了本校的网站,教学效果非常的明顯。作为初中音乐老师,实践中应当注意的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给初中音乐教学带来的发展契机。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络,与发达国家共享音乐教育的信息资源,及时了解其他国家音乐教育的经验。
  2.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
  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唱歌教学作为其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应当加强重视。实践中常采用电子设备、教师范唱等方式进行教学,该种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学生已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感到乏味或者厌倦。事实上,应当立足学生实际情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视听通感之作用,同时音、画结合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奋度。实践中可以看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即可将听、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唱歌教学质量提上去。
  3.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音乐教学模式
  多媒体信息技术转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同时也对教师和学生的传统角色提出新挑战,教师的主要工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讲授,而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为学生的学习准备和设计方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主动参与了知识的建构和积极地参加了学习组织活动。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当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后,除固定时间学习外,还可以进入教师发布的空间里,在QQ群和微信群中通过积极的学习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所涉内容的认识。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不仅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且表现为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不仅有小组内部的评价,而且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条件下的教学与学习评价而言,其所强调的是过程评价,考试评价只是其中的辅助性评价,同时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也可以实现互动、引导、刺激学生继续学习和发展,以求达到教学的目标。同时,网络的公开性,有利于评价的公开、公正,教师、学生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大胆地去尝试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实践,从而为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创造一个声情同步和声形并茂的美妙音乐空间。
其他文献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为炎症性关节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关节强直,由免疫遗传与生物或感染等多种因
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满腔热情地学习,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诸学科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下面就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略抒己见。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心理基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面,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最微妙的能力就是爱的能力。爱能够揭示出人的内心深处的泉源,
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思维更加严密,同时对数学知识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  1.一题多变。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在涉及到应用题的求解问题上,变式是非常多的,在一个题目情境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道题目的延伸和变化,只需要对题目中给出的条件稍作调整,整个题目需要求解的未知量就会发生变化,所以说审清题目是关键。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地
目的测定结肠癌患者血清中3'sulfo—Lewis^a的含量及其潜在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建立人血清3'sulfo—Lewis^a抗原的测定方法,对不同年龄、性别的非肿瘤健康人血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基因对小鼠实验性老年性肺气肿样改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15d及4月龄野生型小鼠和u-PA基因敲除小鼠肺组织,HE、Weigert弹力纤维染色
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扎雪乡中心小学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师德又融入了培养创造性、开拓性、实践性人才等更丰富的内涵。从教师的道德追求到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师德修养不论是提高认识、培养情感,还是确立信念、锻炼意志都离不开理论的学习、实践的锻炼以及师师互动提高。  【关键词】师德修养 基本途
自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部2001年秋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中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具体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其中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
目的建立人牙咬痕模拟系统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自制人牙咬痕模拟系统,运用该系统在活体乳猪腹部形成咬痕,记录咬痕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人牙咬痕模拟系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基本要求,小学数学不但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还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是从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这一转变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重视学法,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二是提倡愉快教学,强调减轻学生的学习
几乎所有中国的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缺乏必要的英语语言环境。学生的英语学习变得困难,学生听得少、讲得更少,就更别说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了。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课堂教学很难实现小班化,班级的学生人数过多,教学的效果比较差,再加上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比较弱,学生听英语的机会太少。这样如果教师不注意这方面的教学的话,就很容易导致绝大部分的学生产生一种心理障碍:由于学得不好,害怕讲不好而不敢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