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灵感思维 成就生花妙笔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xin_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感又称顿悟,是人们对某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某个时候却突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答案和新假设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作文和灵感密切相关,为什么有些学生作文时愁眉苦脸,不能快速进入写作状态,原因就是缺少灵感思维。笔者多年的实践说明,只有展开灵感思维的翅膀,点燃灵感思维的火花,才能文思如潮,妙笔生花。
  一、激发兴趣 在愉悦中唤醒灵感
  培根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几千年前的孔子也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了习作兴趣,就打开了迎来习作灵感的通道,作文便成功了一半。当然,习作兴趣也不是坐等就能够形成的,也需要老师的培养促成。一般说来,要使学生产生习作兴趣,就要矢志不渝地坚持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当代少年思维独立性强,反应敏捷,对生活中盎然的生机尤感兴趣。写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自然就能爆发出高昂的写作热情,就容易产生写作的灵感。教师应当熟知他们心理,要尽可能顾及学生的口味,布置学生写感兴趣的文章,并及时加以适当的引导和点播。自始至终贯穿着“注重兴趣”。从要求“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到“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到“写自己喜欢的景或物”。这是很有深意的。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所写的事物有深切的感受,才感到有话可说,才能激发写作灵感,才会“乐于书面表达”,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来。我们教师既要坚持让学生写感兴趣的事物,又要善于引导启发,给学生创设产生灵感的契机。
  二、注重积累 在厚积中孕育灵感
  写作离不开材料,材料是文章的支柱,是文章的“血肉”。积累材料是激发写作灵感的基础。清人袁守定说过“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学生只有在大量的阅读和生活中摄入大量的信息,让它转化为深层的潜意识,一旦得到恰当的契机,就会迸发出灵感思维的火花。积累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写作材料的积累。首先是阅读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写起文章来才能厚积薄发。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材料库,作文时才能文思敏捷,信手拈来,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其次是生活积累,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陶行知也说“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来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无论是花草树木、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霜雨雪等自然景观还是丰富多彩的人生内涵,如果能拨动我们的心弦,生命的灵性与活力就会得到凸现,灵感也会油然而生。虽然如此,但作为学生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亮点。应让学生回到大自然中,回到真实的生活中,留心身边的自然,关注身边的人事,熟悉社会现象,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有意识地捕捉生活热点。二是写作语言的积累。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读书看报,碰到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听广播看电视,甚至听到别人说话,得到的美妙言语,都要记下来。而且要多背优秀文章、精彩片断、优美语句,使学生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平时碰到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只要自己认为美妙的,就积累。这样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建立自己的语言词典。
  学生有了较深厚的积累,往往易于顿悟贯通,触发灵感,当作文题目出现后,大脑中与创作有关的信息会迅速集中。做到了以上方面的积累,是拥有了捕捉灵感的材料动力,要使其能够激发灵感,更重要的还是写作者与材料在情感感受、观点方面的沟通。
  三、投入生活 在体验中抒发灵感
  生活和实践是艺术灵感的源泉。在社会生活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各种事物的感染和熏陶,因而就摄入了大量的潜意识的信息,在某个瞬间,灵感会闪现。在学校中,学校每年都可能举行交流会、春游、运动会、作文大赛、辩论赛、朗诵会、元旦晚会之类的大型活动,班级也会有畅所欲言的班会,热闹非凡的茶话会,自己动手的大扫除,以及平时的集中上课、做练习的生活场景;在家庭中,可能会在春节访亲拜友,元宵赏灯猜谜,三月踏青观景,四月感受清明等。各种活动富于生活的气息,等待我们参与和关注。师可以先引导学生 “心动”,而且知道让人心动的事物就是“美”。心动其实就是被感动、有想法、认识等,如喜爱、赞美、震惊、苦恼、紧张等。理解之后就可以设置情景让学生回忆,思考在广阔的自然美景中找出能让自己感到心动的事物,哪怕是一棵小草、一片落叶、一滴露珠或是一声鸟啼、一只蚂蚁等。并试着讲出心动的原因,即使就一句话也是进步了。老师让学生明白把这些事物描述出来了,讲出了心动的原因了,就是表达了“美”,就是创作了。这样就会激活学生心中的写作意识,就如点燃了星星之火,这就是创作的灵感。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组织学生冲进大自然,在早已熟悉的环境中搜索更有价值的东西,因为他们懂得了什么是“美”,什么是能让人“心动”的东西,有着别样的心情和目的就一定有别样的收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生活呈现给我们的是五彩斑斓、绚烂缤纷,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洞察细微的变化,用积极参与的心态在转瞬即逝的机会中躬亲实践,相信,生活会赐予你无限的激情与灵感,写作从此变成一种表达真知、展示自我的享受生活的愉快过程。
  四、创设情境 在感染中 激发灵感
  情境具有重要的智能暗示作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一种气氛、一种氛围,在这种情境的感染之下,诱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激发灵感思维。如改写苏轼的《惠崇山春江晚景》,可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和感悟,让他们亲自体会“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春天的气息和生机:改写《我的叔叔于勒》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使其站在这个角色的心理位置上体验。情境提供的种种表象,使学生的灵感来潮,似有聪慧之神启开心扉,记忆的大门打开了,联想的脉络沟通了,想象的彩翼张开了……刹那间,心物交融,一系列的开窍效应翩然而至,激情如开闸的洪水倾泻于笔端。
  五、捕捉时机 在启发中诱发灵感
其他文献
通过在皖南烟区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间试验,研究烤烟成熟期(移栽后103 d)的农艺性状、养分吸收、积累及分配规律和烟叶质量特征,从而指导烤烟的优化栽培.结果表明,固定行距下,不
为了探明油菜新品种秦优1699的适宜种植密度,同时保证双低品质和优良抗性,通过田间密度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秦优1699产量、品质和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
对学习者面部表情进行识别,能够判断学习者的情绪状态,分析其学习效果。针对面部表情具有持续性和时序性的特点,采用表情图像序列作为表情识别对象。通过组合网络的方式,将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 LSTM)与VGGNet组合成VGGNet-LSTM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表情识别,显著提高了识别准确率。借鉴迁移学习方法,将VGGNet通过基本表情数据集CK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理财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我国供电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为了满足天津电力可持续发展和财务管理的内在需求,通过管理创新,进行持续
学位
气象标量场的可视化仍有着许多效率、交互性和准确性上的欠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多层次体绘制技术的显示方法,对空间场数据进行处理,形成三维空间网格,通过标量值与颜色值、透明度之间的动态映射,实现气象标量数据的三维动态可视化效果。针对传统MC(Marching Cubes)算法存在的插值方法不适用于气象数据,连接方式具有二义性的问题,提出MC算法的改进方法,完善了MC算法在气象可视化领域的不足。实验
库存管理在商业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调节和维持各项经营活动顺畅进行的功能。在一定的规划期内,库存过高将大量占用企业运转资金、增加管理成本、并加大经营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当今教学的条件以及学生各方面条件的改变,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不和谐的师生关
本文介绍了假山的概念的分类和施工技术,并结合实际工程论述了假山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控制要点,可为相关技术人员参考所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