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的陌生人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你好,我叫苏也。”
  这是一般与陌生人头一回见面时我常用的开场白。紧接着,一连串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你是哪里人?”
  “你多大了?”
  “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我一一如实做答,感觉像是面对每从一个学校毕业时就要给同学们填写的“同学录”。各种各样的地名、数字、名词都构建起了一个“我”的样子,好像这是认识一个人的必经之路。是不是多少年过后你想起一个人,也只能借助同学录或是其他的“官方”文件上出示的信息去回忆起他或是她。哦,对啦,她是天平座。
  最近,常有好友劝我在网上写文章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护好我的个人信息,微博微信啥的也该清理一下,该删的言论和照片都要删掉,以免日后落入坏人手中,成为威胁我的把柄。我嘴上答应得好好,但心里却不屑一顾,就我这点儿无聊的隐私,就算是写成大字报贴到街上都没人看,我巴不得生活里来一点猛料,完成我出人头地、一举成名的梦想。
  好在我也就是白日梦想想,平日来还是读书码字,按部就班,一日复一日地望着外面人来人往的街道。
  二
  就文化上来说,隐私还真不是中国人的传统。
  小的时候写一本日记被妈妈偷偷翻看,我气得大哭,喊道,“你侵犯了我的个人隐私!”我妈不屑地一笑,丢下一句话,“小孩子哪儿有什么隐私?”就跟那句著名的,“小孩子哪有什么腰”一样脱口而出。想想曾经的街坊邻居、胡同内巷、单位同事,哪一个不是隔墙有耳,人云亦云,闲言碎语的发祥地。说到底,还是中国人太多了,每家每户都住的那么近,每天和乌央乌央的人群一起挤公交、坐地铁、吃食堂,哪儿有谈论隐私问题的空间和条件。我们就爱扎堆儿,我们就爱热闹。
  相比之下,西方人简直是追求和崇尚个人隐私到了一种矫情的地步。谷歌街景目前就彻底放弃了欧洲大陆,这也不让放,那也不让放,这生意没法儿做了。于是现在用Google Earth看欧洲大陆,居然是雪白白的一片,跟白纸一样,与周围层次丰富的卫星视图相较,这片空白显得很是神奇。我2011年暑假去欧洲学摄影,才知道街拍的规矩。原来,在巴黎你如果要给一个当地人照相必须通过人家的许可,否则他可以按照侵犯隐私和肖像权喊来警察。于是,喜欢疯狂扫街的摄影爱好者们可要小心了,尤其是那些一发现沧桑老人和可爱婴儿就忍不住拿起长焦镜头对着人家一通十连拍的人,你的创作“对象”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和蔼可亲”和“容易侵犯”。
  “对象”(subject)这个词很有意思。
  它既是一个主体也是一个客体,既是一个本我也是一个他者。
  于是,和自然地,我就想到了我最喜欢的行为艺术家苏菲·卡尔(Sophie Calle),她是法国巴黎人,出生于1953年,是现在活跃在艺术界的著名女作家,摄影师,行为艺术家,她的作品除了文学创作和艺术评论之外,还包含了摄影、行为、装置、电影短片。作为一个法国女人,浪漫和幽默是苏菲的天性,所以在她的作品里,虽然讨论的是十分严肃的隐私问题和身份问题,但在艺术手段和表达语气上却都显得格外的天真和温暖,有时像个小女孩,有时又像个母亲。
  三
  从“隐私”的话题入手,苏菲·卡尔一直在探讨一个“个体”身份在社会层面的构成,一个“私人”和“公共”、“群体”、“社会”等概念之间的微妙关系。苏菲·卡尔的作品的讨论范围包括了私人信息,个人纪录,以及公共监视等社会话题。她的作品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独一无二的、极其主观的判断标准和衡量参考。从摄影到装置,她的视觉作品总是由图像和文字共同构成,关于人物或事件的照片纪录总是伴随着她详述的私人笔记,文图并茂,一个个作品都可以拿出来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参考案例。
  同时,除了视觉作品之外,苏菲·卡尔的艺术理念,包括她的文学创作还参与了发生于法国文学界的“欧丽珀运动”(Oulipo),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潜在的文学运动”。作为一个女性,她的作品展现了一种个体的人在群体的社会生活中呈现出的一种敏感而脆弱的属性,其中包含了对于个体身份的构成的反思,和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社会忧思。
  我尤其喜欢苏菲·卡尔早期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充满了简单、天真、浪漫的气息,而且带有孩童般的好奇心和幽默感。她在毕业后的七年时光里,四处游历,去到了世界的很多角落,最终于1979年回到家乡巴黎。她说,那时的她刚回巴黎,也没什么朋友,所以每日闲得无聊,就一个人去咖啡馆坐着,点上一杯咖啡喝一天,并有意无意地观察周围的人。
  久而久之,她发觉了观看的乐趣和窥探隐私的神秘魅力。于是,她决定每天都跟踪一个陌生人,人家去哪儿她也去哪儿,人家干什么她也干什么。她从一开始毫无目的的跟踪,到后来有意识地从另一个陌生人的角度去探索巴黎这座她自认为很熟悉的城市。她一边认真地写下跟踪日志,一边偷偷摸摸地给被跟踪对象拍照,像个私家侦探一样记录下她看到的一个陌生人在一天之内的一言一行;同时,也快速写下自己的解读和想象。由此,她的笔记和照片构为了一个主观臆想里的人物对象(subject),并产生了关于这个对象在文字和图像上存在的客观记录,构建起了一个没有内核只有表象的个体存在。
  这样的实验让她完成了《请跟随我》(Suite Venitienne,1979-1996)这个作品。
  她在文字记录中写道,“我在街上跟踪陌生人好几个月了。这是为了跟踪他们的乐趣,而不是因为他们对我来说特别有趣。我在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拍摄他们,记录他们的行动,然后最终失去他们的踪影并忘记他们。1980年的1月末,在巴黎的街道上,我跟踪了一位在几分钟后消失于人海中的男人。那天傍晚,很巧,有人在一个开幕场合中向我介绍他。在我们的谈话中,他向我说他正计划到威尼斯旅行。”
  最终,卡尔居然跟随着这个陌生男子去了威尼斯,在作品的纪录中还给他取名为“Henri B”,从图像到文字,从地点到时间,给这个虚无的亨利·B建构了一个白纸黑字、图文并茂的社会档案。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前,国内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层与层之间的接触界面没有处理好。研究人员针对路面结构的层间状态评价主要采用力学和试验两
期刊
声乐是一门音响科学,不管是意大利的美声唱法还是我们中国的民族唱法,在它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一定是漫长而又曲折的。时至今日歌唱这项事业,已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正是发育长身体的时候,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教学育质量,更要让学生健康成长。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如稍有考虑不周,就易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压波动和短时的停电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需要结合电网改造在配电网中实现配电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寓教于乐”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效果,要求在无穷的乐趣中学习相关知识,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通过快乐课堂,学生无需有意识的努力就能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学习兴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锤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个性。孔子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课程,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途径。在当代,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