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化学困生的三部曲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356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由于我们总会遇到基础相对薄弱、英语素质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认为英语太难学,知识点太多,课文太长无法理解更别说背诵了,因而缺乏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并逐步发展成为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将其称为“学困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是说,学校教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学困生来说,这一点就尤为重要。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新课程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树立信心,弹好“前奏”
  学困生往往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严重,总以为自己低人一等,他们常常遭受到好学生的歧视、家长的打骂,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加上英语知识比较多、凌乱,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以致越学越差。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树立他们自强的信心。作为教师,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对学困生用心要精、要细,不可打击、挫伤,要像慈母一样,把全身心用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间接喜欢你任教的英语,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学习上,教师要耐心帮助他们,要善于抓住他们身上一个个小小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切忌训斥、恐吓、体罚。初26班万学院,英语成绩很差,为了树立他的信心.首先我就告诉他,老师永远相信他能够把英语学会,其次,从这学期开始,只要有试卷,我就会把他的试卷单拿出来,并且主动的给他讲解,同时再次进行鼓励,对他加以肯定。原来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他总是抄别人的,而现在,他却总是自己查书或笔记。实在不会的就到办公室找我来帮忙.我对他的进步感到很欣慰,他当然也会因为会做的题越来越多而变得喜欢英语.他现在还有时把英语拿回宿舍加班呢。在生活上,教师要关心、体贴他们,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二、激趣、指导,弹好“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模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学困生,对英语毫无兴趣,有一种消极情态,抵触、厌倦,这种消极情态阻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因此,要想转化学困生,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找准联系,以故事引新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起“学困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改变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教学,讲一些与所讲内容有关的知识或故事。比方说在讲八年级上册Lesson 5 The best clothes的时候我是这样开始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田径运动员,在他要参加比赛的头天晚上,妈妈把两双他都很喜欢的鞋放到了他的床边,等待他的第二天选择,可是第二天他起床晚了.在匆忙中他穿了一双不一样的鞋子,大家猜猜怎么样了?穿穿不一样的鞋子竟然成了一种流行.今天咱们这节课就讲一个类似的故事,大家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这时候,同学们的情绪很高涨.我顺势就说.很好,为了更好的了解故事,咱们是不是应该先把生词念会呢,就这样一整节课同学们情绪高涨,效果好的不得了.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多说贴近他们生活的英语,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和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英语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享受,他们越学越想学,越爱学。
  2、明确责任,督促学生生趣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责任感。即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知道英语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兴趣。
  3、体验成功,引发兴趣
  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要和更浓的学习兴趣。教师对那些学困生要低目标、小起点,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用目标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在实现这些学习目标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与他们一起共同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小目标,用这些目标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在实现这些学习目标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初26班张泽,他对英语的兴趣就是从念课文开始的.从初一下学期开始我实行了分层教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拿背课文来说, 优秀的学生要求背熟,中等的学生要求会背.基础差的同学要求会念就可以了,张泽属于第三种要求会念的同学,这样在同桌的帮助下第一次有了完成任务的尝试,慢慢的就对英语有了兴趣,一入初二的第一次考试他竟然就及格了,他现在的热情更高了.这样,就会使学困生感受到学生的成功感,就会逐渐对英语产生兴趣。教师再不适时机地帮助、鼓励,便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向更深更广处发展。
  三、持之以恒,弹好“尾声”
  造成“学困生”学困的原因有多种,如先天性弱智或存在生理缺陷、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不妥等,加上受年龄、知识、性格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今天认识的东西,明天又会忘记,刚刚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不怕麻烦地耐心疏导,要允许学生多次反复,事情的发展往往会有曲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一样,我们在做学困生转化工作时,不能企图通过几次谈话、补课、家访就立竿见影,对他们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应客观地加以分析,明确“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点,作为教师,应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恒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弹出意犹未尽的“尾声”。
  总之,转化英语“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我们每一位英语老师时刻面临的艰巨任务,真正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具有渊博的知识、无私的爱心、奉献的精神,更要求我们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不辱没我们英语教师的神圣使命。
  
其他文献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高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严重威及母婴健康。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仍不是十分清楚。  大量研
【摘要】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儿歌因其简单、易上口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明朗的节奏,隽永的韵味而深受小学生,尤其受到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有效的儿歌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优化教学过程,巩固所学知识。如何提高低年级儿歌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觉得应该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在儿歌教学中的现
语文能力是大量阅读积累后形成的,孩子阅读的最佳时期是9到15岁,也就是初中三年是学生阅读积累的黄金时节,所以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结合我校开展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的课题,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加大阅读写作的力度。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首先在初一坚持每周至少上两节阅读课积累课,并根据各班情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