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鱼生态种养双增效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idzhang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田养鱼是种、养业的有机生态结合,鱼类能充分利用稻田中的杂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昆虫等作为饵料,从而可以起到节本养殖的作用;而水稻则能利用鱼类粪便、残饵作为肥料,也能起到水稻优质增产的作用。实践证明,稻田生态养鱼,每亩可增收稻谷40~50千克,节省施肥和农药折款50~70元;养鱼可获纯利100元以上,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一、养鱼稻田的选择和田间工程建设
  
  1. 选择适合养鱼的稻田。①要有无污染的充足水源,且水温、水质适合鱼类生长,水的pH值为6.8~8之间。②地势平坦、灌排方便,不受旱、涝影响;土壤为黏土或壤土,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2. 建好田间工程。①加高加固田埂:田埂要加高至0.8~1.2米,宽为0.6~0.8米。作业时应夯实,确保不塌也不漏。如在田埂上铺1层松肥泥,可种植瓜菜类等,既能增收,又能防鱼跳出稻田。在田埂的一侧还可种植南瓜、东瓜等藤类植物,可为鱼、虾等在高温季节遮阴。②鱼凼和鱼沟的开挖:鱼凼一般占总面积的6%~8%,建在田中央、田边或田角都可以,开挖成方形或圆形,挖深为0.8米,与鱼沟相通。鱼凼要在栽秧前30~40天挖好并修整3~4次。③开挖鱼沟:鱼沟占总面积的3%~5%,沟宽为0.4~0.5米、深为0.3~0.4米。鱼沟要根据田块的大小、形状开挖成“十”字、“井”字或“田”字形,使纵、横、围沟相通。围边鱼沟应离田埂1.5米。④灌、排水口和拦鱼栅施工:进排水口应开挖在稻田相对应的两角田埂上,以使灌排通畅。灌排水口最好用砖和水泥砌成,大小据需而定,以安全不逃鱼为准。拦鱼栅可用铁丝、竹篾等做成,长度为排水口的3倍,使之成弧形,高度应超过田埂0.1~0.2米,底部插入硬泥0.2~0.3米深。
  
  二、水稻栽培要点
  
  1. 选用良种。应选用抗病虫和抗倒伏的杂交稻等优质、丰产品种,以减少或不用农药,避免或减轻对鱼类的为害。
  2. 精心整田。整田前每亩要施入腐熟厩肥200~300千克,磷肥20~25千克,饼肥15~20千克,翻、耙两次,力争田面平整如镜,土碎无硬块。若不慎破坏鱼凼、鱼沟,应抢修好。
  3. 抓实栽插。使用适龄秧苗,插秧前2~3天细心喷1次长效杀灭病虫药,做到不将病、虫带入大田。抛秧栽培具有早生快发、有效分蘖多等优点,最适用于养鱼稻田。无论是人工栽插还是抛秧栽培,都应保证每亩栽有两万蔸基本苗。
  4. 抓好田间管理。养鱼稻田的施肥量要比普通稻田少,追肥可采用每次施半块田,1周后再施另一半的轮施法。施追肥时,先排浅田水,让鱼集中于鱼凼、鱼沟中。追肥一般1~2次,以用农家肥为主,每次施腐熟厩肥100~150千克,若用化肥也要用尿素,不可用碳酸氢铵、氨水和氯化铵等。水稻生长前期要浅水分蘖,保持水深3厘米以下,水稻封行后田水深为5厘米,稻穗勾头后加深到16厘米。晚稻收割后要尽量加深田水。高温季节10~15天注新水或换新水1次(每次换、注水1/3~1/2)。养鱼稻田可以不晒田。水稻病虫害防治必须使用对鱼类高效无毒或低毒的多菌灵、苏云金杆菌、富士1号、井冈霉素等农药,并尽量减少用药次数。
  
  三、稻田养鱼(蟹)技术
  
  1. 鱼苗、苗种的放养。
  ①鱼苗的放养。a.鲤鱼水花苗养成夏花苗种,于清明前后,每亩放养15万尾左右,饲养20~25天,可养成规格为2.5厘米的夏花苗种10万尾左右。如只养1季这种鱼苗,稻田可不挖鱼凼和鱼沟,也不需翻耙,直接栽插早稻即可。b.早稻田放养四大家鱼夏花鱼种,于5月中旬每亩放养2000尾左右,既可单养,也可搭配混合饲养。c.二晚田放养秋仔鱼种,于晚稻返青后,每亩放养7~8厘米规格秋仔鱼种800~1000尾,其中草鱼占70%、鲤和鲫鱼占20%、鲢和鳙鱼等占10%。
  ②成鱼养殖。鱼种放养时要用2%~3%食盐溶液等消毒鱼体5~8分钟。a.稻田养常规鱼,每亩放养50克/尾规格鲤鱼种150尾、50克/尾规格草鱼70尾或放养寸片鱼种600~800尾。各鱼种的放养比例为:鲤鱼70%左右、草鱼20%、鲫鱼10%。经过8个月养殖,每亩可收获成鱼100~150千克或大规格鱼种80~100千克。b.稻田养蟹,若要每亩产商品蟹20千克以上,应放80~120只/千克规格蟹种4~5千克;若要产商品蟹30千克,要放上述规格蟹6~7千克。也可据情施行鱼蟹混养,每亩放养上述规格蟹种2.5~3千克,大规格鲤、草、鲫鱼等10~15千克。稻田养蟹田四周要建尼龙网栏,以防蟹逃逸。c.稻田养青虾,每亩放养1.5厘米以上规格虾种1.5万~2万尾或抱卵亲虾0.3~0.5千克,同时适当少量放养鲢、鳙鱼夏花,以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并调节水质。
  2. 科学投饲。饲养鱼苗,以施有机肥或投喂豆浆等培育浮游生物为主;饲养草、鲤、鲫等成鱼,以投喂饲草或配合饲料为主,辅以米糠、酒糟、花生饼等农副产品下脚料。日投饵量要视鱼的种类、密度、水温、水质等而定。春季气温低,鱼规格小,应少投饵;7~9月是鱼类摄食高峰期,鱼生长快,要相应多投饵;10月以后气温渐低,也应渐减投饵量;“双夏”期间,鱼集中在鱼凼、鱼沟,密度大,也要少投饵。日投饵量一般为鱼体重的3%~5%或虾、蟹体重的5%~8%,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每次投饵量以4小时内吃完为宜。田中天然饵料多时要少或不投饵。早稻收割前栽种轮叶黑藻,待其长到15~20厘米高时投放秋仔鱼种,可不投饵。投饵要定时、定量、定质、定点。河蟹、青虾、小龙虾等为杂食性水生动物,植物性和动物性饵料都喜吃,尤其喜食动物性饵料,应在充分利用稻田天然饵料的同时,相应多喂些水草、菜叶、南瓜等青饲料,辅以小杂鱼、螺蛳等动物性饵料。有条件的,可设诱虫灯诱虫喂鱼。
  3. 水质的调控。4、5月份为了提高水温,鱼沟内应保持水深0.6~0.8米;随着气温升高和鱼类长大,水深可继续加深,8、9月份水位可提升到最大。4~6月份每隔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5~1/4;7~9月份,每周换、注水1次,每次换、注水1/3,以后随气温降低而减少换、注水次数。为防鱼类生病,每隔15~20天需每亩用生石灰15~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
  4. 适时起捕。当鱼(蟹)达到上市规格或时间时,可灵活起捕。起捕时慢慢放干田水,让鱼(蟹)集于鱼凼、鱼沟中,再起捕。起捕要做到捕大留小。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 邮编:330700)
其他文献
西兰花色泽鲜绿、营养全面、效益可观,从选用优良品种、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西兰花早春三膜一苫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西兰花的推广栽培提供
鳜鱼的养殖中,应当选择水质相对清新、无污染、保水能力强以及进排水系统完善的池塘进行养殖。今年鳜鱼的饲养中,饲养面积基本上都是15亩,池塘开挖的形状基本为长方形,并采取东西
猪场内生猪排泄的粪便、保温垫料、生产生活垃圾等是猪场主要的污染源。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猪场达不到环保排放标准,不批准发展养猪生产。而猪场要建1座功能齐全的污染处
卤煮鸡是加上各种配料卤煮而成的鸡,制作方法如下:  1. 宰杀 经宰杀、放血、烫毛、煺毛以后,开膛取内脏,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如是隔年老鸡,需在凉水内浸泡2小时,以排出积血。  2. 整形 把洗净、控干的鸡,用木棒将胸部拍平,随后把一只翅膀插入鸡的口腔,另一只翅膀扭向后方,再把两腿折弯,将鸡爪塞入膛内。  3. 配料 白条鸡50千克,晾晒3年的陈年老酱1千克,五香粉50克(其中砂仁、豆蔻、肉桂各
林下经济作为当今时代下一种新型的农林牧产业结合发展模式,对有效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增加农民的就业渠道以及促使林地生物不断趋于多样化发展等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同时,
1概述花椒原产我国,是重要的香料、调料和油料树种,在医药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花椒的主要经济利用部分是果实,其果皮中各种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含量高达4%~9%,是提炼食用
现代林业的发展是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前提和指导的,它主要是针对生态环境,以产业化发展为动力,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并且使全社会都可以参与到其中,加强对林业的保护,并
1. 接种工具及动物的准备    接种工具包括注射器、针头、镊子、饮水器、喷雾器、滴头等,均应洗净消毒。注射器、针头和饮水器的数量应足够,针头的大小、长短要适宜。气雾免疫时要调节好雾滴的大小。滴头的口径要适宜,同时配备足够的酒精棉球。  接种前要对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认真检查,同时清点动物数量。将患病动物挑出,正在发病或不健康的动物在其完全康复前不应接种疫苗。在接种疫苗前应对动物进行定期驱虫,以获得
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饲养管理不善,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