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好客与永久和平——与德里达一起思考勒维纳斯与康德在和平观上的对立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ndb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世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文明对抗愈演愈烈,以康德为代表的启蒙理性所倡导的和平理念似乎与今天的人类渐行渐远,难道理性乃至启蒙理性出了问题?勒维纳斯起而反思康德的和平观.归纳起来看,勒维纳斯和康德在和平观上存在四个方面的尖锐对立:在和平的起点上,康德认为和平始于公民社会,而勒维纳斯则诉诸前自然状态;在和平的根据上,康德认为其基础在于理性和自然的合目的性,而勒维纳斯则归之于脸和他者;在和平的实施与人的道德(善)之间的关系上,康德认为人类的进步与道德的提升没有任何关系,而勒维纳斯则指出,没有善就无所谓和平;对于和平的核心概念,如相邻性、好客等等,康德将其认作有限的权利,而勒维纳斯则把它们视为无限的责任.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些对立与其说是对立,不如说是补充和深化.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把勒维纳斯的"好客"理论变成康德"和平论"的基础,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文明之间是否会从对抗走向对话?从解构理论的立场上剖析,勒维纳斯的和平观也蕴涵着另一种危险.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现代建筑中因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而呈现统一化的状况,结合对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山陕会馆文化背景的分析,提出作者对现代建筑文化定位的思考和对建筑文化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四点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在于运用马
江泽民同志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三卷《江泽民文选》生动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从其内容顺序来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
卫国战争初期,由于苏联没有战争准备,乃至遭到重大损失,斯大林便连续3次打算与德国媾和。这些媾和打算与列宁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性质不同。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传统教学模式在高职建筑类CAD课程中存在弊端,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有着自身的创新点。本文对高职建筑类CAD课程翻转课堂实施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从“以人为本”的观念是“建设和谐世界”新理念的基础,全面准确地判断国际格局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前提,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地发展对内对外关系是“建设和
本文运用阿伦特的“政治”概念重新审视文学和文学理论的政治性,对于长期流行我国文艺学界的文学——政治关系观进行了反思。文章认为把文学的政治性和文学的自主性对立起来
吴晓明教授提出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是“意识内在性”,因而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分别以对象性的活动和此在走出了意识内在性,实现了现代哲学革命,这是因为对象性的活动和此在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在苏俄存在着两个马克思及其理论的神话:一是英雄的神话,二是观念的神话.在上一世纪8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尚被看作是改革的一般思想基础;90年代初开始,
马克思主义作为追求共产主义和人类自由解放的理论航标,一直是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深入使之不断具体化中国化的追求之一,其中马克思主义自由思想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之一。本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