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劳动主题引论——兼与吴晓明教授对话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2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晓明教授提出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是“意识内在性”,因而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分别以对象性的活动和此在走出了意识内在性,实现了现代哲学革命,这是因为对象性的活动和此在都具有“在外性”。但笔者认为,“在外性”并不是问题的根本,它很难破除内在自我意识的“总体性”。走出意识内在性的根本在于找到与自我意识相对立的异质性存在,只有走向异质性存在才能真正否定意识的内在性。“在外性”的实质即是异质性或否定性。黑格尔的否定只是在同质性范围内的否定,因而不是真正的否定。马克思哲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在于确立了物质生产劳动的否定性意义,这是他走出意识内在性的基础。 Professor Wu Xiaoming put forward that the basic system of modern metaphysics is “the internal consciousness,” so Marx and Heidegger realized the modern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with the object-based activities and the externalities of consciousness, respectively, because the object-oriented activities and This is in the “outside”. However, I believe that “extrinsicity” is not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It is hard to get rid of the “totality” of inner self-awareness. The essence of getting out of the intrinsic of consciousness lies in finding the existence of heterogeneity opposite to the self-awareness, and can only really negate the internal of consciousness only if it goes to the existence of heterogeneity. The essence of “externality” is heterogeneity or negativity. Hegel’s negation is only a negation within the scope of homogeneity, so it is not a true negation. One of the major contributions of Marxist philosophy lie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gative meaning of the material productive labor, which is the basis for him to get out of the internal of consciousness.
其他文献
为解决公共工程资源配置的市场失效以及政府治理失灵问题,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资源基础理论、治理理论以及公共工程理论,提出了社会公共工程会计主体概念.文章通过对其会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炎症介质过度释放的全身炎症反应,文中探讨严重烧伤和内毒素对在体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CD14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调控作用以及体外培养AM的CD
在一书中,诺齐克试图通过论证社会主义是不正义的,来证明社会主义是不正当的.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立者和首要代表,柯亨反驳了诺齐克的这种论证.与诺齐克针锋相对,柯
本文针对现代建筑中因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而呈现统一化的状况,结合对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山陕会馆文化背景的分析,提出作者对现代建筑文化定位的思考和对建筑文化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四点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在于运用马
江泽民同志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三卷《江泽民文选》生动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从其内容顺序来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
卫国战争初期,由于苏联没有战争准备,乃至遭到重大损失,斯大林便连续3次打算与德国媾和。这些媾和打算与列宁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性质不同。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传统教学模式在高职建筑类CAD课程中存在弊端,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有着自身的创新点。本文对高职建筑类CAD课程翻转课堂实施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从“以人为本”的观念是“建设和谐世界”新理念的基础,全面准确地判断国际格局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前提,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地发展对内对外关系是“建设和
本文运用阿伦特的“政治”概念重新审视文学和文学理论的政治性,对于长期流行我国文艺学界的文学——政治关系观进行了反思。文章认为把文学的政治性和文学的自主性对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