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对西学认识的演变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123_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劝学篇》是张之洞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其中,他既批判了顽固派固守传统而盲目排外的做法,又否定了维新派的激进措施,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然而,这一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着张之洞对西学的认识过程而不断发生变化,最后,定型于戊戌变法之际的《劝学篇》一书。因此,文章以张之洞的思想变化为主,探讨张之洞的“治国理政”思想。
其他文献
民国文献存世数量巨大,内容丰富。有关图书文献学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围绕其概念、分类等基本问题的探讨尚有争议。如何对民国文献进行准确的概念界定、科学的种类划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西晋建国之后撰作《新礼》,是西晋统治者为恢复“先王之制”所作的整体政治建制中礼仪内容的主干。它终结了汉魏以来以律令、“故事”、官仪等方式容纳和安排礼仪内容的历史,开启了中古时期以系统化礼典安排礼仪内容并创建体例的先声。西晋统治者借改朝换代之机将儒家经典记载的制度引入现实,进行崭新的政治建制,是为恢复“先王之制”。同时,自曹魏起,礼仪类内容就逐渐从原先的律令“故事”中析出。西晋继承此趋势,并加上儒家经典中的部分礼仪制度,糅合原先的汉魏礼仪“故事”,最终形成《新礼》,并以一种早期的五礼体例来安排,实现了从内容
光绪年间,为挽救行政失误而急欲改善与当地士绅关系的宁波知府宗源瀚。参照上海求志书院的运作模式,创设了宁波辨志文会。在此后的25年间,辨志文会历经四个阶段的变迁,不但演变成为宁波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更在客观上推动了宁波地方教育从重视科举到兴办新式学堂的新陈代谢。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中的“单位文艺”是一种重要的动员手段。在“单位文艺”的动员下,单位人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更为积极地加入到生产和其他单位活动中去。依据“单位文艺”的功能和特点,可将“单位文艺”动员划分为生产激励型、政治动员型和仪式型三种类型。“单位文艺”动员具有高生产强度下的单位人精神需求满足、以文艺为载体的潜移默化情感动员、有组织的内化参与式动员等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和计划经济的消解,国有企业的“单位文艺”转换成了新的组织文化形态,但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文艺”动员仍以路径依赖的方式深深地影响着
2017年6月21日,第六届沿边九省区新型智库战略联盟高层论坛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延边州分院承办。来自中国社科院、沿边九省区社科院、特邀省区社科院以及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各市州分院的领导和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会议,刚绕新型智库促进沿边开放发展等丰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
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经历了10余年的建设发展,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已进入平稳期。文章立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实际,提出以包容性发展理念引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阐述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包容性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困境和出路。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解决农民贷款融资难的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核查成本过高,导致道德风险日益突出,成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健康发展的瓶颈。文章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了衣户和信用社之间的博弈矩阵,分析了因农户谎报项目收益及恶意赖账的违约行为形成的事后道德风险的析出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适当控制好贷款利率、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加大对违约行为的处罚力度,控制好农户自有资金和贷款资金比例,加强对违约行为的核查力度可有效抑制农户事后道德风险,并从强化农户信用意识、构建信用担保机制、加强信用社内部制度建设、建立农业生产风险转移机
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进入了一个被称为“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时期——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同时存在,并各自掌握部分政权。这种情况最终被该年11月(俄历10月)爆发的十月革命所打破、十月革命事件从发生至今已有一个世纪之久,但史学界对其性质和原因研究的争议还远未达成共识。对“十月革命”的定义从“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全方位伟大革命”到“一场文明的浩劫”,显现出了两极化评价特点。何以一场早已过去的革命事件会有如此反差巨大的评价呢?十月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吗?鉴于此,笔者重新解读相关史料,解析工人罢
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在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等因素交织的大背景下,福利依赖问题在美国引发了普遍关注并在福利改革的讨论中占据了核心位置。这一时期出现的福利依赖问题并非之前福利扩张导致的现实结果与社会事实,而是被建构出来以实现福利的保守主义观点的工具。美国福利讨论的参与者绝大多数回避对福利依赖概念的分析和界定,强调福利依赖的主观层面而忽视客观层面,把福利依赖的负面后果等同于福利依赖本身,把所有福利领取者看成行为有问题的“依赖阶级”,通过上述四点策略,福利依赖被成功地建构为急需应对的社会问题。建构福利依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