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牧区学生阅读能力

来源 :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在交际语言中以藏语为主,藏族孩子从小也只接触藏语,所以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汉语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难度。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孩子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现如今的孩子喜欢看电视、打游戏、泡网吧等等,唯独不爱读书。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那么他们将受益终生。我们知道,书作为知识的源泉,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钥匙。读书能够启迪孩子的心智,能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能提高其写作能力,使之才思敏捷,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使其温文尔雅。现在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谈些看法。
  一、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必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如今的孩子读书习惯不好,原因之一是兴趣欠佳。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式很多,比如故事激趣法,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老师可选择益智、有趣、充满幻想等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等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引导他们自己去看看;再如课文引趣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逸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
  二、多读
  “多读”即不断地进行反复历练,阅读习惯的养成多读是基础,没有多读就不可能更多了解思路、结构、语言、风格等文章诸因素及内在联系。多读实质上也是一种思维训练过程,每一次实践使知识得以迁移,形成习惯,提高能力。为此,叶老批评不读书,少读书的风气,认为“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它的书,越多越好,应用研读国文教本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它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
  三、读书指导不可或缺,它是垫好学生阅读习惯的基石
  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好读书、读书好、多读书,但很少予以指导,学生读书处于盲从,难以成“型”。常言道:“不成规矩难成方圆。”所以我们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籍,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会读书学习的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生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从而养成读书动笔、读书思考的习惯。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勤动笔勤思考,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好摘录、记好笔记,并及时写下心得体会。从本质意义上讲,阅读的过程实际就是思维的过程。这样以来,学生读书积累就有目的,写作实践就会得到历练,思维感悟就能得到提升。在平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读书习惯。指导学生积极思维和逆向思维——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或“为何不”,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同时,应用能力随之会有很大提高。
  四、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要强化一种意识,必须营造相应的氛围,使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断受到这种意识的提醒和冲击,这样才能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烙印,由无意注意逐步形成为有意关注。因此,要特别注重校园书香氛围的营造。如:定期利用板报开展读书的名人名言,利用展窗开没读书交流园地,让孩子们一走班级,马上就会被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所包围。
  五、激励评价是孩子爱读书、形成读书习惯的兴奋剂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不假,因为孩子的心理意愿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悦纳。赏识教育是激励性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我们多赏识激励学生,他们就会燃起自信的力量,心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像是沐浴在春风之中,感到无比欢欣和幸福,从而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有了追求上进的信念。家长对孩子身上某个闪光点的赏识,实际就是对孩子的评价与肯定。“罗森塔尔效应”告知我们真挚的爱与热情的期望,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新的生命和动力。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其实就包含对学生的关爱与期望。他们在获得赞许之后,心怀一种成就感,故而读书学习的欲望会更高,这样更加激起他们在某一方面向纵深发展,使其个性得以发展,潜力得到挖掘,读书习惯自然成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终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他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如果我们要实现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而且学得比我们强,我想,我们需要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从热爱读书和主动读书开始,从小就做一名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新时代少年。
其他文献
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选怎样的文章组成“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又起着关键作用。选文应该努力做到多角度,以小见大;选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选文应有明确的意图。群文阅读教学不只是为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更是为了激发他们发现、探索与积极建构的原动力,从而让他们真正地
期刊
在教授小学汉语文课程中我们教师常常会遇到选词填空题,在讲解这些题时我们许多教师会要么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要么翻译一下题目在告诉答案,因此由于学生自身知识水平的受限及教师简单了事的教学方法,造就了学生死记硬背答案亦或者遇到此类题目时“碰运气”的答题方式。还有许多教师习惯性地认为语文就是要“死记硬背”才能学好,其实不然在学习汉语文中有许多的规律可循和掌握,倘若能掌握这些规律对学习汉语文是“有益而百无害
期刊
我常常问自己: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上你呢?记得王崧舟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是啊,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
期刊
在一个鲜活生命呱呱落地,学会哭,动手,婴儿在刚学走路的时候,是拒绝你去抱他的,跌倒,起来,再跌倒,再起来,如此,不知疲倦地尝试。迈开步子时的那种极度兴奋和喜悦会使他用不了很长时间便走的稳稳当当。这不只是一个纯生物学方面的问题。同样地,当他学说话的时候、对周围世界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的时候,便什么也问,真是千奇百怪的问题,我们也不厌其烦地尽我们的本事去回答。而当他能背几首唐诗或是跳一段不知什么舞的时候
期刊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意义  20世纪20年代,欧洲的新思潮层出不穷,人本学兴起,哲学、心理学也取得新的成果。人们更关注人和人自身的发展,一种“回归自然”的思潮产生,影响着社会,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开始产生探索“动作与音乐教育彼此交融和补充”的想法,想由此建立起一种“新的节奏教育”。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奥尔夫的这种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也逐渐被学生接受,并逐渐掀
期刊
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小学生学好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口算能力是小学生最基本的一项素质,口算能力差,会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而小学低年级孩子60%的数学学习都是计算学习。另外口算的练习过程也能提高孩子的记忆力,特别是三位数的加减法,只有把数字都记对才能计算正确;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思维灵活性。  如何提高口算能力?家校连心桥说:家长在辅导孩子口算时
期刊
幼儿教育不仅对幼儿的白身发展,对于国家整体的发展、强盛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国际局势复杂的变化,重视幼儿教育,培养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幼儿教育是多方面的,在幼儿教育单位不但要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还要有各个方面的技能、特长认知等的培养。  一、我国公民的素质的提升依赖于幼儿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
期刊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的方法和体验,强调从单纯的积累知识到探求知识的转变,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培养出的人在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自然会有差异,部分学生只是“观察者”而不是“探究者”;只是“驗证者”而不是“实践者”,生活中的直接经验没有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环节,造成学生对教学认识活动的参与性不足,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学校里不可能学到所有的知识,物理教师通过教学应该
期刊
教学目标:(l)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的劳动;(2)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尊重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对他们心存感谢,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引导学生尊重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并珍惜劳动成果;(2)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导入课题  1.幸福生活哪里来  
期刊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水螅的形态特征(重点)。  2.识别常见的腔肠动物(重点)。  3.掌握腔肠动物的总体特征。  4.了解腔肠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5.理解珊瑚礁及珊瑚岛的成因及现状难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腔肠动物是离学生生活较远,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都不熟悉的一类动物,但是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本节内容对学生理解动物的进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