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刻 塑造合格人才——谈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来源 :辽宁高职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1976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系统的知识体系,精简适度的教学方法,严格的实际训练,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精雕细刻,塑造合格人才的途径.
其他文献
专业建设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之一。它对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服务水平、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专业设置、专业教学改
【正】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中旬在北京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参加了会议,足见中央对城镇化工作的高度
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从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对省内外高职院校的机电类专业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该专业设置及改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933年梁漱溟在邹平从事的乡村建设实验开始转入县政建设实验阶段。其县政建设实验方案中的核心环节就是建立村学、乡学制度。邹平的乡学、村学,既与梁漱溟以前所设计的乡农学
本文通过建立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模型,分析了教学团队建设的任务、特征和目标;从教学团队的设计依据、教师个人的培养机制、教学团队的运行方式、教学团队的资源整合、团队建设
目前,在我国农村,由于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加之农民的再就业能力较差,导致大量的失地农民成为无地可种、无工可打、无保可依、生活水平较低的弱势群体。本文分析了制约失地农民社
高职事业近几年发展很快,但是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凸显,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制约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文章对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从就业观念、专业设置、
本文运用利益归宿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农村税费改革前后公共义务教育支出利益归宿的地区、城乡和地域分布及其变化。农村税费改革后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全国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