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w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接壤,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反思以往的语文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学习习惯差,语言的表达运用能力都不尽如人意,综合水平不高。究其根本原因,我们的语文教育只盯着仅有的几本教材,脱离了生活的大课堂,语文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新鲜的活力。由此,笔者对生活化语文教学作了有效的探索与尝试。

一、建立生活化的师生关系


  教学生活中的学生和教师都应是生活中本真的、真心真意的、有真情實感的人。我们要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就必须构建一种以生活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是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前提。我从事低年段教学时,每次接手一年级的时候,那些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孩子对一切都感到很陌生,对老师也感到有所畏惧,甚至有小朋友不肯上学,坐在教室里郁郁寡欢。每当这时,我便常常在课间逗留于教室,摸着一个个小脑袋轻轻地问:“一年级好玩吗?”“小辫子谁帮你梳的?”找出各种话题与孩子们交流,孩子都会仰起小脸看着我,或者跟我交谈,或者羞涩地低下头,或者露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再上课时他们的眼睛会闪闪地看着你。上课时一个轻轻的抚摸、一个赞许的目光、一阵热烈的掌声,都能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鼓励、赞美。这些愉快的情绪体验消除了孩子对新环境的焦虑感,能使学生更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来。

二、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一)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1.立足家庭,学习语文。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家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没有多少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愿意为教育孩子出力,愿意配合学校让孩子获取更多的知识。课堂上的40分钟毕竟很有限,社会和家庭才是最好的课堂。针对孩子学习内容掌握不够牢固这一问题,家长可以让学生回家做做小老师,教教你的爸爸妈妈或者邻居家的小弟弟小妹妹,用这样的方式巧妙地使孩子巩固所学的知识。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学校开展的“跳蚤市场”,让孩子也体验一下买卖的乐趣。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设计店名、广告词,明确分工,体验做促销员、会计等角色。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学习、运用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起点。教师设计学习方式时,要尽可能把学习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联系在一起,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充满童趣与乐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再现生活,为“生活化教学”丰羽添翼。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生活化教学是一种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因此,教学时可以借助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体验生活,理解文本,让“生活”与教学相融相辅。低年段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体验。
  语文教学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愿生活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源头!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西平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常常从问题开始。问题设计的关键,是要精心设计主问题。本文想就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与老师们商讨。    主问题设计有多重要?    我们先来回顾2008年在江西南昌市举行的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的几堂优质课。  比如《花钟》一课,教师设计了两个主问题:1,(教师用课件把花开的时间列出后)“读读这些写时间的词语,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读后发现:作者是按花,开的时间顺序写的;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平时听课,我观察到有些教师比较习惯口头布置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但是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尤其中年级与高年级学生相比,很明显前者记忆持续时间较短。所以教师口头布置问题的结果往往是,学生还没有思考完就忘了题目是什么,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没听清楚题目,这就导致为数不少的同学达不到围绕探究性问题自主阅读文本的效果。如何改变这一状态呢?根据文本的特点,我尝试在课堂教學的相应环节引用探究性的表格引导学生阅读品悟。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消减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共读——班主任、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童书,共同经历一段旅程,那样我们就会在书的世界里“相逢”,共同编织美好生活.rn一、共读——共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每事问》这首诗中说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上教师提问“问得巧”,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近日,从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寓言:一群青蛙要越过丛林,跳的过程中,两只青蛙突然掉到井里。这个井不是太深,它们好像可以跳出来,但是试了几次还是没有成功,其他的青蛙就围住这个井。两只青蛙就一直努力地跳,想跳出来。它们跳得很辛苦,但是不放弃。看着太阳快要西下,其他的青蛙就说:“不要跳了,不要跳了,再跳你们会累死的,跳了也是白跳。”但是这两只青蛙不肯放弃,努力地、使劲地跳。这个时候有一只青蛙就决定放弃,它就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