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ang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对UC患者(58例)、非UC患者(43例)及健康献血员(58例)进行血清ANCA检测。结果 ANCA对UC诊断的敏感性为37.93%,特异性为100%。UC患者中依据病情分为轻、中、重度组,ANCA的阳性率分别为17.65%、41.67%和52.94%。ANCA阳性肠黏膜炎症III~V级者占78.95%,黏膜血管炎发生率为78.95%,而ANCA阴性者分别为37.04%和44.44%。髓过氧化物酶(MPO)、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PI)、乳铁蛋白(LF)、组织蛋白酶G(CG)、蛋白酶-3(PR-3)5种ANCA抗原与UC患者血清的结合率分别为13.79%、13.79%、10.34% 、10.34%和8.62%。采用Western blot法对UC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发现显示特异蛋白条带者占48.28%,其中显示分子量为47000条带者最多,占22.41%。结论 ANCA检测可作为UC的辅助诊断手段。目前,UC相关ANCA的靶抗原仍未明确,研究发现47000蛋白可能是UC相关ANCA的靶抗原之一。ANCA可能参与UC的致病机制。

其他文献
7月中旬,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加强并向北抬升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2016年入汛以来首次范围广、强度大的降雨过程,原本就不平静的汛情变得更加危急。7月19日凌晨,在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习可以分为活动式探究与案例式探究两种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两种探究性学习形式能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
介绍了2013年度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以及基础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南京江宁"全国初中特色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会"中3节"微粒观建构"特色化学课的教学设计,并分别做了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