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遗体验到非遗传承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j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非遗技艺的特色出发,提出用非遗体验吸引参与者。分析了“非遗”体验对象,提出了“非遗”体验情境,最后总结了“非遗”体验推进非遗传承发展策略。
  【关键词】非遗;体验;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0078-02
  传统技艺类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是关键,传承人的优秀与否,与传承人的数目有密切的关系。传承人数多,在多数的传承人中总有出类拔萃者;传承人屈指可数,传承的技艺就前途堪忧。如何有更多的传承人,这就需要深入挖掘传承技艺的特点特色,让技艺本身吸引爱好者,让更多爱好者加入,才能从爱好转为从事传统技艺者,在诸多从事传统技艺者中,优秀人才才能出现。如何让传统技艺吸引爱好者呢?传统技艺的体验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非遗”体验对象
  (一)幼儿园教育中的亲子活动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国的非遗文化博大精深,非遗技艺对于儿童的动手能力有促进作用,不仅让儿童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还能让儿童在一个轻松欢快的教学环境中,了解中国非遗文化。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是家长参与下幼儿的学习交流活动,它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非遗技艺体验融入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可以有效地搭建起非遗文化与幼儿及其家长、家长与传统技艺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从而能够让家长也参与到非遗传承的了解队伍之中,既满足了幼儿对于非遗技艺的探索欲望,又能够让幼儿对于非遗技艺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制作过程中因为有亲人的呵护而保证非遗技艺的顺利实施。该活动也不仅仅限于幼儿及家长,少儿与大学生也可以实施。
  (二)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体验相结合的实践
  1.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
  我国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涉及广泛,工业造型、视觉传达等。本科院校、专科院校都有相关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让“非遗”文化走进课堂,基本是在通识教育公选课中加入部分非遗类基础课程,或者在专业基础课中(必修和选修)加入非遗类专业课程作为专业的拓展课程。非遗传承人的授课方式也基本以理论为主,非遗体验(实践)为辅。也不排除一些艺术类院校的专业就与“非遗”紧密相关,比如景德镇陶瓷大学、陶都中等专科学校等。
  2.高校中校园文化“非遗”体验活动
  很多高校组织“非遗”进校园系列,学生成立 “非遗”爱好组群,部分大学生开展“非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非遗”体验,同时也将“非遗”文化渗透到美育活动之中,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三)城市居住区老年活动中心
  我国目前已有一定数量的老年人活动场所,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扶持。“非遗”体验走进老年活动场所,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设置体验流程,在相关工作者的协助下,在社区组织内开展“非遗”体验交流活动,有利于增强老年人的肢体活动、培养老年人的兴趣,也使非遗文化有了更加宽泛的传播。
  二、“非遗”体验情境
  (一)高校艺术人才培养课堂中线上线下培训
  当前高校,师生们对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并不陌生。由于中国高校慕课课堂中资格考试、技能考级的人群较多,而导致“非遗”文化在慕课中比例较少。但还是有部分高校教师在校园网内开设了相关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郭琳教授在江苏理工学院开设SPOC课堂“留青竹刻鉴赏与技法”,同时,开设留青竹刻技法选修课程。在学生学习网络课程中,利用线上答疑、线下指导等形式教授学生学习留青竹刻的刻作。有部分学生先是因为学分而来,看了部分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中刻作的物品较为简单、成效较快,就有了竹刻体验的冲动,要求线下指导刻作。当学生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时,就会有一部分的学生喜欢刻作、爱好刻作。这些学生会继续报名SPOC课堂,继续刻作作品直到学业结束。还有少数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继续刻作,通过网络与教师联系,继续制作留青竹刻作品。甚至于再次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完全以刻作谋生。
  (二)社会组织的文艺活动
  各地博物馆、图书馆、文化(群艺)馆等属于社会文艺活动组织场馆阵地,很多地区利用这些场馆面向少年儿童举办非遗体验,有的城市还在“老年大学”开设非遗体验、非遗学习班。此类非遗体验基于学员对于技艺本身的兴趣,但是限于时间短促和场地的限制,不能够形成体系化的培训机制。但是,参与“非遗体验”的人员越多,对于了解非遺的人也越深入,对于从事该非遗技艺人也有更多的尊重。实践中,对于非遗技艺人良好的沟通,也是对非遗的进一步宣传。上海嘉定竹刻博物馆利用本博物馆竹刻艺术的优势,经常举办关于竹刻文化的讲堂、活动。在竹刻艺术亲子活动中,利用10-15分钟简约介绍一下留青竹刻的刻刀用途,分发竹片,教导学生刻作。如果时间充裕,刻作图形可由儿童自己决定,有的参加者就刻作出了海绵宝宝、铜钱等图形。现场气氛融洽,参与者和举办者都收获良多。
  (三)旅游中的非遗体验组织
  现在的体验基本上渗透在很多旅游之中,但作为非遗体验还是一种新的旅游模式。这种活动渗入到体验式旅游之中,又能够将地域文化进一步宣传。留青竹刻是常州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拉动旅游经济的机遇下,外地游客来到常州,游玩恐龙园、嬉戏谷、春秋淹城,其他地区很少涉足。皆因为常州市没有着力打造本地区的“常州旅游文化生态”。常州留青竹刻从业人数近百人,完全可以组织留青竹刻体验旅游,邀请老一辈的刻作人讲讲刻作的历程,看看中层刻作者的刻作室,体验一下留青竹刻的刻作,结束时每人都有自己刻作的小作品,集游览、鉴赏、听讲座、刻作体验为一体,全方位地宣传常州的非遗文化。   三、“非遗”体验推进非遗传承发展策略
  (一)保留非遗技艺中实践的特点与特色
  本文所述的“非遗”体验是指将繁复的传统工艺简化后,使之保留相应的趣味性流程,让有好奇心的人们易于上手制作,让人们在了解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传统技艺体验。它有时效高、易操作、流程快的特点。
  以留青竹刻为例,留青竹刻的刻作流程包括:采竹、煮竹、晾晒、保管、制器、回稿、刻作、上光等工序,其中的每一道工序又分为诸多小知识点,一件作品的成稿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如何将如此耗时的竹刻技艺传达给参加体验的人员呢?这就需要找出工序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刻作。参加体验的人员都是对于刻作有一定兴趣的人员,有的人员刻作过木刻,有的人员学习过篆刻。体验时效较短的状况下,教师讲解一下刻作的流程,刻刀的使用,注意的问题,就可以安排学员参与体验了。有时面对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员,刻作的图形可以因人而异,基本以图形简单、内容单一为主。刻作时没有太多的图形绘画基础要求。安排一个文字(如福)、一个简单的图案(如梅花、海绵宝宝)等较为适宜。
  (二)着重突出非遗技艺体验的互动性
  把繁复的流程简单介绍,重点讲述非遗体验中实践操作的部分,能够更多地吸引参与者。非遗体验的核心是通过人们的参与,提高参与人员对该技艺的兴趣,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员持久的刻作。如果讲述文化内容太多,刻作时间太少,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互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在留青竹刻之中,竹刻历史、竹文化、竹人介绍等内容繁复,如果非遗体验中不能抓住重点,会让听众一头雾水。留青竹刻体验中,教师应该讲述简短的开场白,重点讲述刻刀的运用。详细地讲述刀具的刻作方法、刻作效果即可。安排更多的时间给参与者刻作,在其中进行良好的互动。只有参与者第一次刻作的作品较为完整,才能激励参与者对该技艺的信心。
  (三)非遗体验需要依据非遗本身的地域性特色,才能够提供具有特色的体验活动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非遗文化也呈现出多层次、多类型的形态,展现出了相应的地域特征。竹刻艺术基本上产生在南方竹林较多的区域: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方,地域艺术形式特征浓厚。安徽的竹刻艺术以陷地深刻、高浮雕为主,江苏的竹刻艺术以留青竹刻、浅刻为主,上海的竹刻以薄地阳文、透雕为主。不同的地域,竹刻艺术呈现的形式也不一样,使用的刀具也不同。非遗体验也应该因地制宜,各个地区依据本地域的竹刻特征,设计不一样的竹刻体验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竹刻体验者在不同的地区感受到竹刻艺术的魅力。
  “非遗保护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自觉的培育过程,非遗是文化延续的根脉,一种文化要想长盛不衰,必须整理、保存并保护好這些真正能代表本民族或地区文化特色的非遗,才有条件在这个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无论非遗用什么样的形式传播,非遗体验的最终目的还是非遗的传承。把非遗技艺中最引起观众兴趣的部分、最有特色的部分简化后与参与者互动,满足参与者的成就感,继而引导参与者爱好技艺,最终成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1]刘鑫,苏俊杰.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内涵辨析与实现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
  作者简介:
  丁大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班2020届学生。
其他文献
【摘要】庐陵牌坊在空间上遍布于全市所辖的各个区县,从宋代一直延续到清代,时间跨度大。作为有特殊意义的庐陵牌坊,它一直伴随着庐陵文化发展至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实地考察,梳理了庐陵牌坊的分布与分类,并进一步探寻其文化内涵,以期能充分运用庐陵牌坊文化资源,创建保护与活化路径。  【关键词】庐陵牌坊;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勐准村傣族的面具独具特色,其面具制作从形制、制作材料和制作技艺上都与其他居住地傣族的面具有较大区别,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田野调查,以期全方位展示这一独特面具的制作技艺及传承人的现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提供田野调查个案。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勐准傣族面具;传承人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
期刊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从艺术生产视角审视文艺与技术、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艺术生产与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文艺消费等问题,表现为文艺创作突出艺术制作的程序以及生产技术等要素的运用,文艺批评旨在揭露意识形态的虚幻本质,以“意识形态的生产”诠释艺术的独特构成,文艺消费使得一切文艺都打上了商业的烙印,成为消费的对象和娱乐的产物。当代文艺创作、批评和消费遭遇市场化、媒介化、商品化的事实,促使我们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人类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期待获得永生,但是效果甚微。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完善,人类对于通过技术直接干预人体进而达到永生的欲望获得了进一步的激发。现代科学认为生命的永生或者避免死亡是一个技术问题,只要技术难题得以攻克,人类就可以长生不死。但是生命科学技术的“可行”与生命伦理的“应该”之间并不是对等的关系,因而需要对人体增强问题进行理性审视,使其符合伦理需求。  【关键词】人体
期刊
【摘要】马克思基于实践的生态道德哲学以实践为中介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今社会所有的生态问题都是人类不道德和不合理的实践活动造成的。所以,只有转变人类实践方式,使其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解决全球生态危机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生态道德哲学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
期刊
【摘要】羌绣是羌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积累、创新、传承而形成的特有的文化象征符号,是羌族人民长期以来记录生产和生活,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汶川作为“刺绣之乡”,其刺绣在造型、色彩、构成形式、工艺特征上都独具代表性。而餐饮器具作为生活中离不开人们的器具,也从单纯满足其实用需求,发展成为满足其物质文化的需求,文化创意的附加值被逐渐展现。本文試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元
期刊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千年传统社会里根深蒂固的主流思想,其相关伦理学说时至今日也对当代中国人有所影响。生态伦理学是20世纪四十年代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为了应对现实生活中日益出现的生态环境危机而产生的学说。本文试从儒家伦理的新视角为切入点,分析出其过去隐含的对于当代有益的生态伦理思想,其所包含的独特的生态伦理思维方式,将有利于解决当代一些生态伦理理论的困境,在儒家伦理思想的视域下为生态伦理提供
期刊
【摘要】贵州民俗文化是贵州对外开放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随着科技的发展,贵州民俗文化借助大数据对外传播,对提升贵州知名度、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目前,贵州民俗文化对外传播存在民俗文化泛商业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对此,本文从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传播手段等方面入手,结合大数据的传播手段,针对贵州民俗文化对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为加大民俗文化传播力度、扩大贵州民俗文化影
期刊
【摘要】陈亮以事功思想立世,曾同朱熹在道、王霸、利义等问题上进行过论辩,透过二人的论辩可以发现,陈亮反对的是南宋以来理学发展的风气以及朱熹学说的部分观点,但是并没有对理学展开全面的批判,与传统理学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相反在陈亮学说的内部是存在理学性质的。  【关键词】陈亮;朱熹;事功  【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00
期刊
【摘要】漫画是具有强烈的幽默性并带有一定的抨击色彩的绘画手法。绘画经常采用的手法有夸张、比喻、象征等,通过组成幽默搞笑的图片,对人物或者事件进行描写,描写的目的是歌颂或者讽刺,通过漫画的形式来感染读者。漫画起源于传统的绘画,和传统绘画有着共同的意义,然而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漫画逐渐脱离出传统绘画,产生了独有的特征。全新的漫画形式逐渐脱离了纸质的内容,向着现代化的新媒体形式转型。本文讲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