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树莓派的无人机飞行监控机载系统设计

来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q2006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无人机作业过程中存在信号干扰导致失联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树莓派飞行数据监控机载系统.系统实现了机载系统自启动、飞行数据实时采集、飞行数据4G备份链路传送以及应急电源增设功能,以增强无人机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机载系统运行稳定,性能良好,数据传输可靠.
其他文献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离子掺杂的BaZr0.15 Ti0.35 O3(BZT)陶瓷.研究了La离子掺杂对BZT陶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表明,所制备的BZT陶瓷均为钙钛矿赝立方相,La离子添加后衍射峰向高角度偏移;拉曼光谱测试表明,[A1(TO3)]拉曼峰加强,且没有杂相生成,La离子掺杂后BZT陶瓷晶格常数减小;SEM观测结果表明,晶粒尺寸由8μm减小至2μm,孔洞减小密度增大;EDS测试表明,Ba、Zr、Ti、O和La 5种元素均匀分布,并未出现明显团聚,证明La离子较好融
利用NCEP 1°×1°再分析数据资料、国家气象站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安康及汉中多普勒雷达站资料,对2015年6月28日和2016年6月23日发生在陕西南部的由西南涡引发的两次暴雨过程(下文分别简称“6·28”过程和“6·23”过程)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过程都受地形、西风槽和中低层低涡影响,“6·28”过程系统移动缓慢,低层水汽输送更强,整个过程降水时间长;“6·23”过程中低层的比湿梯度大,除了受低层低涡的辐合作用,还受锋面次级环流的动力抬升作用,垂直上升运动强烈,雨强更强.两次过程中
半导体异质结是当前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环境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以六水合硝酸钴、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等为原料,室温合成了ZIF-8/ZIF-67复合材料,然后以其为前驱体,采用自牺牲模板法制备了中空ZnO/Co3 O4半导体异质结材料.利用XRD、SEM和N2吸-脱附等对样品进行表征.最后,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测试了中空ZnO/Co3 O4半导体异质结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并推测了其光催化降解机理.
水下主动电磁探测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事领域.结合实践教学需求,设计一种水下主动电磁探测信号处理实验教学系统.系统以典型接收机为核心,通过操作面板,为学生提供信号处理过程中关键信号的观测接口.配合上位机的使用,可对接收机的工作原理、信号处理流程、接收机主要技术指标和抗干扰能力进行实验教学.系统还可外接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实现水下主动电磁探测技术的全流程实验验证.系统操作方便,人机交互性好,具有较高的可拓展性,能为高校相关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硬件支持.
以海藻为碳源,采用KOH研磨-熔融活化法制备了比表面积2190 m2/g的海藻基活性炭(AC),并利用仿生钛化的方法实现TiO2纳米粒子在AC表面原位生长.进一步复合铜离子获得TiO2-Cu-AC复合光催化剂,用于可见光照射条件下的污染物催化降解.表征结果显示,复合材料中AC、Cu2+与TiO2紧密结合在一起,可见光区吸收较纯TiO2明显增强,禁带宽度降低到2.38 eV,电子-空穴的复合得到了有效抑制.与纯TiO2纳米颗粒相比,TiO2-Cu-AC在可见光照射下降解污染物模型分子罗丹明B的一级反应速率常
结合高频电信号采集器、网络传输平台等硬件设备搭建了非侵入式电信号采集装置,该装置可屏蔽各类噪声从而实现高频率电信号采集,并通过网络实现数据传输,降低数据传输线材成本.在获取到电信号数据后,通过在上位机的数据接收与存储软件,实现了电信号高频数据的完整接收并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存储.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网络负荷识别准确率达到98.7%,满足在线监测需求.
以国产TK13系列数控转台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数控转台振动特征为协变量的比例故障率可靠性分析模型.建立了基于转台振动特征的威布尔比例故障率模型,用于转台的实时可靠度评估.为了分析该方法在转台可靠性评估中的有效性,搭建了数控转台运行状态可靠性评估试验台,通过将转台在不同工作状态下求得的振动特征代入威布尔比例故障率模型的协变量,进行数控转台实时可靠度评估,验证了该方法可用于数控转台的可靠性分析.
基于Arduino进行了智能植物培育体的设计,基于机械结构设计技术及磁力控制方法设计了“电-水-土”分离式渗透给水结构实现系统的给水功能,通过设计两种工作模式——托管模式与辅助模式平衡植物远程自动化培养与用户参与度;应用物联网技术结合Blinker平台与ESP8266实现植物的远程智能培育的同时增加了联网对时、天气预报、植物状态显示等辅助功能.系统测试分析表明系统不仅能够实现智能化的植物培养,且创新性的渗透式给水结构解决了传统水泵灌溉式给水的积水、板结等问题,大大降低了系统功耗.
提出了一种由4个纳米棒组成的类似矩形的四聚体结构,该结构可通过偏振角的变化实现对光开关的控制.利用有限元法对偏振角为0°和90°时的透射光谱、电场及电荷分布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四聚体结构的透射光谱对偏振角的变化相当敏感,一旦偏振角发生90°的变化即可实现该结构对光开关的控制,且开关比高达27.81 dB.该结构的开关效应主要是不同的偏振态导致横竖纳米棒具有不同的耦合强度.然后对比研究不同的结构周期和参数对透射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光开关的响应特性均可通过改变结构单元周期、d1、l1、l2
基于LabVIEW软件的图像处理功能,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对现有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功能拓展,建立人机交互标准化电子衍射标定与分析系统.首先通过透射电镜实验拍摄得到了金多晶电子衍射花样和不同晶带轴的硅单晶电子衍射花样,然后借助LabVIEW软件的图像处理功能,分别对电子衍射花样经图像预处理、阈值分割、形态学处理、图像特征提取与量化计算,将图像处理的结果输出与相关标准衍射指数进行参数匹配,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衍射指数的测量值均比标准值略低,且测量误差均在5%以内,此研究标准化了测试分析流程,提高了选区电子衍